<p class="ql-block">大海,宛若梦中的情人,常常都想去见它,投身它的怀抱,聆听它的声音,感受它的抚摸,任它在脚边欢快的拍打,闭上眼,倾听它在耳边呢喃,完全地放松身心,任身体随波逐流。每一次站在海边,都会想起张雨生的《大海》:茫然走在海边,看那潮来潮去,徒劳无功想把,每朵浪花记清,想要说声爱你,却被吹散在风里,猛然回头你在哪里……</p> <p class="ql-block">所以,只要海,只要海浪,只要海风,还有美味的海鲜!累了的时候,就想去海边,放松一下心情,感受一下大自然的宽广,感受一下自己的渺小。星期六中午,我们临时决定,驱车两小时四十分钟,前往莆田平海镇。</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第二次来平海,第一次是前年的夏天,这是一个未被旅游开发的海滨小镇,全镇有十万人口。进入镇区、过了中学再往前,就到了海边,因为是临时决定的,下午三点多出发,到海边正好赶上日落,我们把车停在路边,换上拖鞋,赶紧下到沙滩与大海来个亲密接触,海风吹乱我的发,海水拍打着我的脚丫,有孩子在追着海浪跑,发出欢快的笑声。整个海面笼罩着红色的纱,海浪褪去时,沙滩如镜面般光洁,人的影子倒映在沙滩上,我感觉到我的影子很美。</p> <p class="ql-block">海边有一排的餐饮店,第一次来我们随便找了家民宿(海岸宾馆)住了进去,一座楼只有一个老人看着,房间挺干净的,每层的房间外有一个大阳台,可以直接看到大海,洗衣服晒衣服极其方便,真正的宾至如归,就如同回到自己家一样自然舒适。这一次去,我们还想继续住那,可惜老人家说没办法管理,已经不开了。</p> <p class="ql-block">海岸宾馆边上有家黄记海鲜楼,也是第二次吃,记得上次他们家味道做得很好。我们点了一份白灼小管鱿、一份酱油水鱼、一份皮皮虾、一份蟹、丝瓜蛏汤,再来一个海鲜卤面,盐水皮皮虾端上来的时候,一股海的味道扑面而来,放到嘴里自然的咸,嗯,对,就是这个味,鲜得不得了;一人半只蟹,蟹脚很长,肉很饱满,小管鱿又Q又脆,鱼叫什么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春子鱼,长得有点像小黄鱼,但不黄,刺少肉嫩,感觉和它差不多,一个字:美!海鲜卤面是莆田的特长,两个字:好吃……我们就坐在店铺外面路边吃饭,没有空调没有风扇,听着海浪吹着海风吃着美食,每一个人都很满足,这就是我们想要的海边旅行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后来我们选择了听涛庄园(一晚只要一百二),在中学的对面小路开进去,听名字以为只能听海不能面朝大海了,真正住下来才发现它离大海不过一百米的距离,一半的房间打开窗,就是大海,住下来后我忍不住还是到海边走走,有几个人提着手电在沙滩上挖什么,凑近一看是孩子们在抓小螃蟹。这个沙滩上有很多的海蛎壳,退潮的时候我看着海滩很平很长,可是涨潮后感觉还是有点陡,所以冲浪不建议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小镇除了海,其它的景点很少,百度搜索只有找到天后宫和朝阳山。第二天上午我们先前往天后宫,它是国家级文保单位,始建于公元999年,殿内有108根木柱,大部分保留至今,门口有口井,是康熙年间施琅将军收复台湾驻扎时挖的供三万多士兵饮用水,施琅将军亲笔书写:师泉。见我们感兴趣,殿内一老人很热情地带我们参观,他说:宫内主供妈祖,这是唯一一个供奉五位阿婆的天后宫,一般天后宫只供奉三位神灵。然后他带我们弯着腰看殿前香炉,他说正中间这根香正前方的海面上有座山,就是湄洲岛妈祖像那座山,三点成一线,这里的妈祖像和湄洲岛妈祖像连成一线,我也如他那样认真地看,也许是上午时间还是还有雾,不够明朗,我没有看到海上的山。想到施琅将军收复台湾,我问那台湾是否经常有人过来祭拜,他说很多,台湾有一千多座妈祖庙,特别是每三年一次的海上祭拜活动,场面非常壮观,<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百多艘船只一起出海,装扮的很美,敲锣打鼓在海上巡游,台湾来几百人,他们也带着自己的妈祖像过来一起朝圣,光是想象着那个场面,我都想哪次祭拜的时候走再来。说到殿内的108根木柱,他说,你看这个殿的结构,非常通风,前面一个天井,后面边上两个天井,所以空气很流通,物资很好保存,这些柱子大部分是当时留下来的。不过也有一些被白蚁咬了,特别是后殿的,所以后面正在重新整装。老人还自豪地告诉我:我这个自然村是长寿村,百岁老人就有七个。我问他您高寿?他说我今年78了,可是看着他的硬朗和精神状态,我说:您看上去好年轻,顶多六十多……</span></p> <p class="ql-block">朝阳山是平海海拔最高的地方,海拔98米,孩子们一听都笑了。很遗憾,我们没找到指示牌,所以到山上没有看到摩崖石刻和朱德视察旧址,只看到一个碉堡和很多很多的大蜘蛛,每看到一只大蜘蛛我们都惊得大叫,却发现下一头蜘蛛更大,大家开玩笑说我们来到了盘丝洞…</p> <p class="ql-block">下午我们美美地睡到四点多,然后前往市场外面买海鲜,酒店老板告诉我们,下午五点左右又会有一些海里刚上来的海鲜,要在市场外面买,里面的不是天然的。儿子说我就像当地人一样,穿个拖鞋,我记得我好像连帽子也没戴,皮肤黑黑的,很认真地在每个渔民提的桶或者盆面前游走,认真的选择,买了一堆的鱼虾。记得前年去,看到很多很大的皮皮虾,可是今年只在市场里面看到一个人卖一般大小的,我问多少钱一斤,她说四十五,转了一圈我只好找她买,她说五十一斤,我说刚才不是四十五吗,她说我现在不卖了…好吧,至少是明码标价(很想配个笑得表情)</p> <p class="ql-block">买来的海鲜我们交给酒店老板帮我们代加工,然后就去海里冲浪。这一次我们不带手机不带包,放下一切俗世杂念,只与大自然真情拥抱,我套着救生圈闭着眼睛,摊开双臂,任自己在海上漂浮,任海浪一次一次地拍打着我,我想做个梦,梦见婴儿时的自己在爸爸的怀抱里,摇啊摇……因为涨潮,我们不敢走远,站起来,海水只不过莫过膝盖,我想之所以叫平海,是不是因为它的沙滩很平。突然,我感觉到不妙,四肢已经触碰到了沙滩,就这样被搁浅了,海浪嫌弃的把我扔在了满是海蛎壳的沙滩上,我像一只被搁浅的鲸鱼,狼狈的趴在那,身后传来孩子和老公放肆的大笑,赶紧爬起来走向大海,自己也快笑抽了。</p> <p class="ql-block">晚餐我们要求在有ktv的包间吃,满满一桌的海鲜不过三百两银钱,儿子忍不住说应该来点小酒,老板推荐了一小瓶(二两的那种)“台湾”,我们兑了点雪碧,第一次我觉得白酒不那么难喝。吃饱喝足,我点了一首“大海”开唱,孩子居然来了一首国际歌,第一次发现国际歌居然也可以这么嗨……</p> <p class="ql-block">第三天的早上,我们去看日出,四点四十分起床,五点多出发,沿着黄记海鲜楼继续往东方向行驶,沿途经过三个海滩,原谅我不知道看日出的叫什么海滩,可是这个海滩沙子很细腻,沙滩一样很平,海岸很宽,我一到那就把鞋子扔到远处,光着脚丫走在海里,帽子随手一搁,放在了礁石上。太早还没出来,天边早已红了,海边有几个女人在等出海归来的丈夫。眼角瞥见有一个小东西跑得飞快,认真一看发现是很小的螃蟹,我先是轻轻地靠近,然后猛得一把抓下去,抓了一手的沙,小东西不知什么时候早已溜走。五点四十分的时候,太阳开始露出海面,渔船正好回来,女人们赶紧走进海水中,从男人手里接过满筐的海鲜。太阳升得很快,红红的圆圆的像一个红色的球,长在遥远的海边,一点都不刺眼,我只想深情地唱一曲:看海天一色,听风起雨落,执子手吹散苍茫茫烟波,大鱼的翅膀 已经太辽阔,我松开时间的绳索…… 回头的时候,沙滩上躺着一直巨大的水母,我的帽子呆的那块礁石已经被海水包围了。</p> <p class="ql-block">平海最有特色的,应该是早市,每天上午五点多久开市了,在黄记海鲜楼不远处有一个码头,新鲜打捞上来的海鲜直接从渔船提上岸,商贩们就在那交易,去之前我是想好了一定要多拍几张照片的,可是火热的现场我也跟着火热起来,生怕海鲜都被人抢光,这边看看那边问问,挤在人群中不断的询问购买,今年大概是刚开海不久,鱼种类不太多,鲨鱼只见到一个人卖,黄花鱼和春子鱼也没看到,还有那个彩虹雕也好像没看到,剩下的我就叫不出名字了,螃蟹虾也极少,渔民说鱼虾一上岸基本都死了,所以要用冰块冰着保鲜…</p> <p class="ql-block">见到一个卖鲨鱼的,我问渔民那它的头在哪,他说扁扁的这边就是它的头。</p> <p class="ql-block">早餐时有幸和当地一帅哥同桌,我见他吃的白色线面有点特别便询问,他告诉我:这是他们本地人的一种吃法,外地人可能吃不来,是细粉加到都豆浆中,没有什么味道,只有淡淡的豆浆味,但他们喜欢配泡姜,一个平淡,一个酸辣,两种味觉的冲击感觉很不一般。我之所以这么喜欢大海,大概也是这种感觉,海那么宽广,一望无际,风和日丽时它看上去很平静,可是却又那么深沉,那么神秘,包容世间万物;狂风暴雨时,它亦可以摧毁一切,让人望而生畏,喜欢的拥在怀中,不爱的亦可弃之天边。</p> <p class="ql-block">到海边很多次,这一次我终于面朝大海,用尽全力,大声地喊了一次:“啊……”儿子说不敢这样叫,人家还以为喊救命呢!可是我知道,除了身边人听得到,我的声音在大海面前,何其渺小,啊字刚喊出来,早就被吹散在风里,被淹没在浪涛声里, 被消散在无涯的碧波里……大海无声,默默地包容下人世间的所有悲欢离合,酸甜苦辣。</p> <p class="ql-block">日出月落,潮来潮往,我们每个人都在用力的活着,看似无功,实则热烈,这真实的人生,我们来过……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