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王力事迹,传承红色精神——玉州区第三实验小学1702班红色学堂教育活动

卷恋

<p class="ql-block">  学习王力先生事迹。由于王力先生当年曾经在博中的前身——县立高等小学堂就读,是博中的校友,师生们主要学习了1984年王力先生为博中60年校庆特地撰写的文章《童年的回忆》,以及1985年王力先生专门为博中学生录制的《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的讲话录音的文稿,了解其与博中深厚的渊源。此外,大家还认真学习了王力先生的主要生平及其在学术上的主要成就。</p> <p class="ql-block">王力简介</p><p class="ql-block">  王力先生(1900-1986)字了一,广西博白人。著名语言学家,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1924年赴上海求学,1926年考入清华国学研究院,师从梁启超、赵元任等,1927年赴法国留学,1932年获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后返国,先后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岭南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等校任教授,并先后兼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文学改革委员会委员、副主任,中国语言学会名誉会长,全国政协第四、五、六届委员,第五、六届常务委员等职。王力先生从事中国语言学研究逾半个多世纪,他在汉语语法学、音韵学、词汇学、汉语史、语言学史等方面出版专著四十余种,发表论文200余篇。他研究领域之广,取得成就之大,中外影响之深远,在中国语言学家中是极其突出的。王力先生的语言学研究始终是与教学联系在一起的,他在半个多世纪的教学生涯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语言学专门人材,为中国语言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王力先生在法国留学期间,翻译出版二十余种法国小说、剧本;抗战期间,写了大量的散文,被誉为战时学者散文三大家之一。</p> <p class="ql-block">  在当年艰难的环境下,王力先生在只有高小文化水平的基础下,通过自学,迈进大学之门,挤身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有幸拜于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陈寅恪四大导师门下学习,继而远渡重洋赴巴黎大学深造,学成归国后,为我国现代语言学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这与他孜孜以求的学习精神、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是密不可分的。师生们议论纷纷,畅谈自己对于王力先生的崇敬之情,深切缅怀这位伟大的语言学家、教育家、翻译家、诗人和散文家。大家表示,一定要深刻学习和理会“刻苦求知、自学成才、爱国爱民、勇于担当、严谨治学、谦虚坦荡、奖掖后学”的王力精神,并把它运用到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当中。学校也将把王力精神作为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激励一代又一代博中人不断奋发前进。</p> <p class="ql-block"> 王力从小有一个梦想:做一名小说家。就读清华大学国学院时,王国维对这个爱好文学的年轻人说:我原本爱好文学,后来为什么研究古文字和历史呢?因为这是实实在在的东西。王力的想法自此有了变化,在“中国语言学之父”赵元任的带领下,研究语言学,追求“实实在在的东西”。</p> <p class="ql-block">参观王力博物馆,王力的生平事迹深深地印记在我的脑海里,深知一种语言的重要性,一种</p> <p class="ql-block">  学习王力先生,刻苦拼搏,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我们要传承红色精神!充实自我,革新自我,突破自我,实现自我价值,为家乡,为祖国,为人民做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我们为祖国美好的明天而奋斗吧!!</p>

王力

语言学

先生

学习

精神

博中

赵元任

语言学家

清华大学

为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