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同行同学习,且思且悟且提升——张婧初中英语工作坊2022年暑期培训记一(8月25日)

海口市琼山中学王文婷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网络教研培训 助力教师成长——当好疫情防控期间教育“摆渡人”。面对卷土重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海口市骨干教师在教培院的组织下积极投入“隔离不隔专业”“隔离不隔师爱”的线上培训活动中。旨在提高骨干教师队伍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保障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发挥骨干的引领作用。面对这场战“役”,争做“走在前列、干到实处”的教师;争做“不忘初心,以身作则,守护校园、线上培训学习、师生摸排、轮班值守”的教师,要用实际行动书写一名人民教师的忠诚与担当,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筑起一道坚实的防护墙。</span></p> 讲座议程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一)2022年8月25日上午8:00是由深圳市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主持人刘英琦老师带来主题为《研究性教师与专业成长》的专题讲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二)2022年8月25日晚上7:00是由江苏省启东市教师发展中心主任王晓东教授给我们带来主题为《课堂革命:基于新课标的理解与实施》的专题讲座。</span></p> 共谋发展,守望花开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教师的工作就其本身的逻辑、哲学基础和创造性质来说,不可能不带有研究的因素;如果你想使教育工作给教师带来欢乐,使每天的上课不致变成单调乏味的苦差,那就请你把每个教师引上进行研究的幸福之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案例】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原电池》一节的探究性教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2)建构主义理论与课堂教学设计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3)基于理解性教学模式的“物质的量”的教学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4)“四层四环”综合模式与教师专业的高端发展 (5)“文化化学”的教学主张与实践探索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6)基于“文化化学”教学思想的高考复习策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刘教授通过习题研究和课例研究分析与大家分享了作为研究型的教师要研究什么、怎样研究。他以和蔼可亲的态度,简洁明了的语言,高效实用的论文实例、习题和课例,让我们学到了一个教师不仅要做研究型的教师,还要成为反思型的教师,在学习中要提炼自己的教学主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教师课程能力发展:为何与何为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的特色创建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3)初中学会学习校本课程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4)校本课程开发“五环双锥模式”的构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课堂改革的新课标实施,王晓东教授从课堂改革的新课标要求、课堂革命的新课标实施等这几个方面具体向我们传授了课堂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从“双减”的落实,到启润课堂的构建,从学科教育实践化到各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升华为“教学评一体化”意识。朱永新说,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顺应新时代的发展,我们要立足教书育人的本职做出新的改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应由传授知识向引导发展转化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举土为本,呼唤学生的主体精神,即实施“生本教育”,而传统教学往往以教师为本,只重视知识传授,却忽略学生的主体性。因此,教学重点要由传授知识向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转化。课标的颁布预示着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教育之路将踏入新征程。王晓东教授从新课程标准内容中提出各个学科的各类方法、案例去帮助老师们全面理解、深入领会了修订后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变化,把握了教学实践改革的新方向。同时结合具体实例使这些抽象概念更具可操作性。教师要有开阔的视野、缜密的思维。在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研究,就必须自己首先拥有开阔的视野,不能、至少不能完全被自己的学科知识所累,在指导学生时要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富有逻辑性,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实践活动,胜任自己的工作。</span></p> 学员心得 结束语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作为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将不断的学习新的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讨论和探究训练,把科研和教学相结合,向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发展。今日的学习让我们充实,明天的学习值得期盼!仰视星空,名师们身上的那种学无止境的精神和抱负影响着我们。俯瞰大地,我们正把初长的根须努力植入贫瘠的土地!在和名师共舞的时刻,我们一路欢歌!</span></p>

教师

教学

新课标

课程

学习

课堂

王晓东

学生

教育

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