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p><p class="ql-block">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p><p class="ql-block">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p><p class="ql-block"> ——习近平</p> <p class="ql-block"> 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源泉,是传承文明的导师,更是以身作则的楷模;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蕴含着教育的力量。 </p><p class="ql-block"> 为了提升工作室教师自我专业成长,2022年7月26日广水市永阳学校在余校长的带领下一行6人来到贵阳,参加全国教师专业发展视域下的教研使命专题研修班,我们只为一个目标——学习和提高。为了成为一名学生、家长和学校公认的好老师,我们不远万里,因为我们眼中有光,心中有爱,相信一切美好都会如期而至。</p> <p class="ql-block"> 7月27日早晨,在全国名师工作室联盟常务副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北京中教市培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魏续臻老师的介绍中拉开培训的序幕。通过全国名师工作室联盟带动一个又一个名师工作室,做好名师引领,走向卓越,让名师工作室的学员通过创造、发现、发展、经验学习,走向优秀教师。</p> <p class="ql-block"> 2022年7月28日,贵阳学习的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迎来了全国名师工作空联业理事会常务副理事长,江苏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江苏省乡村骨干教师培青站优秀主持人,常州市特级校长,常州市十佳校长,常州市中青年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常州市教育领军人才,常州市金坛区东城实验小学校长,数学主题拓展教学的创立者蒋守成校长的专题报告《一线教师如何做研究》。</p> <p class="ql-block"> 蒋校长首先解读了报告的主题,聚焦两个关键词:研究,一线教师。帮助大家理清了研究的内涵,一线教师的研究并非就只是课题研究和发表论文,蒋校长提出“教室即研究室,问题即课题,成长及成果”的观点,让我们瞬间感觉研究原来就在身边,而非遥远的天边。</p><p class="ql-block"> 蒋校长通过对4个教学中常见问题的研究过程分析及成果展示,让我们进一步感受到一线教师做研究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p> <p class="ql-block"> 问题1.生字词抄多少遍效果最好?</p><p class="ql-block"> 问题2.为什么两道计算题的得分率差距这么大?</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问题3.孩子的成绩好坏,与抽屉整洁有什么关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问题4.学生在独立的书房作业效果好还是在客厅的效果好?</span></p><p class="ql-block">观点:</p><p class="ql-block"> 研究学生——教师发展的“第一专业”;</p><p class="ql-block"> 研究教材——教师发展的“第一必修课”;</p><p class="ql-block"> 研究育人——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追求”</p><p class="ql-block"> 这4个问题均来自我们的日常工作之中,大家倍感亲切,也得以窥见一线教师做研究的门径,蒋老师幽默风趣的讲解,科学智慧的点评,燃起了我们做研究的心火,让我们跟随蒋校长的问题慢慢走进去……</p><p class="ql-block"> 一线教师做研究的进阶方式:基于日常问题的研究;基于主题进行研究;基于课题进行研究。</p> <p class="ql-block">一、基于日常问题的研究</p><p class="ql-block"> 问题1:学生作业本收不齐怎么办?</p><p class="ql-block">思考:如何解决?</p><p class="ql-block">方法:过程评价,全程记录。</p><p class="ql-block">成果:作业记载,做没做,好不好,改没改,长期情况。</p><p class="ql-block">研究:小学数学作业过程性评价方式的实践研究</p><p class="ql-block">追问:作业为什么会收不齐呢?作业没有吸引力,缺乏挑战性,枯燥,如何设计有意思,有挑战性的探究作业,又可以成为一个新的课题——小学数学探索性作业设计与实施研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问题2.孩子把钥匙丢了怎么办?</p><p class="ql-block">展示:教师一、教师二的两种不同处理方式。</p><p class="ql-block">思考:倾听是一种修为,寺庙里的佛像都是耳朵大嘴巴小,他们倾听人们的心中的苦痛和疑惑,很少说给别人听。倾听是一种能力,倾听,我们需要先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全神贯注地体会对方。倾听不是一件简单的活,倾听是个技术活。倾听更多的让叙述者自我寻找到办法,或在交流中获得更多的信息从而有更好的判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问题3.学生回答问题错了,怎么办?课题:利用错误资源提升数学思维能力的研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问题4:五(1)班成绩为什么退步这么多?</p><p class="ql-block">思考:提出5次为什么?</p><p class="ql-block">找寻原因课题:教师情绪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研究</p><p class="ql-block">方法:学校在安排教师办公室及排课时,考虑教师的实际行走距离及消耗时间。</p> <p class="ql-block">二、基于主题进行研究</p><p class="ql-block"> 对日常问题的研究是基于个体的独立思考的碎片化的研究。成果一是对学生的日常行为、对课堂教学的相关事件有了自己的观点和思考。成果二是可以基于经验和思考写成论文。新问题:缺乏系统化的研究和理论的引领。我们可以基于日常问题形成研究主题,继续研究,不断找到问题的原因和本质。</p><p class="ql-block">关于五项管理</p><p class="ql-block"> 问题:吃不吃早餐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蒋老师详细介绍了该问题的研究方法,调查数据,初步结论,政策建议和后续研究情况。</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早餐如此重要?(早餐只是外在表征,关键是背后的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p><p class="ql-block">(一)早餐补充了身体所需要的营养,保证了学生在上午学习活动中的精力与状态。相关的研究表明,早餐的量应达到一定标准,至少应占到全天营养摄入的20%以上;同时,更多地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适当摄入碳水化合物,将有效降低早餐后的血糖水平,从而提高上午智力行为的效率。国外有人通过随机实验发现,每天成本仅为0.4元的可咀嚼维生素就可对贫困地区学生的数学成绩产生显著的提升作用。科学调查指出,没有吃早餐的学生,血液内缺乏足够营养应付学习,容易分心。</p><p class="ql-block"> (二)反映一种生活方式。(自律的学生更可能获得成功)</p><p class="ql-block"> (三)体现温暖家庭教育。(既有研究表明,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参与对儿童的学业成就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早餐作为家庭教育时间投入、父母教育参与的一部分,很显然会对学生的成绩产生影响)</p><p class="ql-block">政策建议:</p><p class="ql-block"> (一)在学业竞争过程中,家长应摆脱拼命给孩子增加学业负担以求成绩改善的思维。改善孩子的学业表现,不只有课外辅导这一个途径,通过早餐、食物等改善学生的营养状况同样是提高成绩的有效手段。</p><p class="ql-block"> (二)学校政府亦需对早餐的重要性加大宣传引导的力度,倡导更为健康的生活和学习方式。</p><p class="ql-block"> (三)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上学时间,进一步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确保学学生有充裕时间吃早餐。</p><p class="ql-block">后续研究:</p><p class="ql-block"> (1)就餐方式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2)早餐结构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p><p class="ql-block">结论:</p><p class="ql-block"> 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的生活照养十分重要,营养丰富且充满亲情的早餐,对学生的学业进步效果显著。研究表明:丰富的早餐(8-10种非油炸、方便面类食物)有助于提供学生充分的营养,父母陪伴用早餐的方式更有利于亲情的交流,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p> <p class="ql-block">三、基于课题进行研究,专注研究一件事。</p><p class="ql-block">(一) 好的课题研究的标准</p><p class="ql-block"> 1.研究方案给小偷偷去了他也可以做出研究成果来</p><p class="ql-block"> 2.我们是学会四种基本研究方法:文献研究、行动研究、叙事研究、调查研究,然后综合进行实施。</p><p class="ql-block"> 3.研究成果给小偷偷去仍可以取得相应的效果。</p><p class="ql-block">(二)课题研究的一般流程。</p><p class="ql-block"> 1.确定一个好的选题(课题申报、课题方案、开题报告、开题答辩)</p><p class="ql-block"> 2.运用一种研究方法(一种为核心,其他做组合)</p><p class="ql-block"> 3.经历三年研究过程(学期计划、阶段总结、中期评估)</p><p class="ql-block"> 4.发表一些研究论文(与课题相关的论文。</p> <p class="ql-block"> 最后,蒋校长阐述了关于个体研究和团队研究的观点:虽然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一个人却可以走得更快。一个人的教研,其实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最为有效。那又该如何促进教师一个人教研时的主动性和持续性呢?一个人的教研,才是最高境界的教研,因为他经受了团队的洗礼再脱颖而出,又经得起寂寞默默前行,具备了独立思考、自塑风格、形成个性的教研气质,这往往会成为通向名师、大师之路。</p> <p class="ql-block"> 这段话给我们指出了工作室成员应该走的道路。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但我们应该倡导的是基于独立思考下的团队共同体研究,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是有思想,有独立见解的团队一员。让我们行动起来,用知识做种子,知而行之,行而毅之,毅而远之,远而成之,做一名能研究,会研究,善研究的幸福教育追梦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