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草决定命运?

鸿烨

今天早晨在湿地公园散步,看到两个穿着红色羽绒服的小女孩捡了一堆掉落的树枝玩的不亦乐乎,在她们眼里,这是可以带来新奇感觉的玩具,他的爷爷在一旁玩着手机慈爱地注视着她们。而我却在思考,她们捡的这堆树枝,能否能烧开一壶开水呢? 时光退回到70年前,同样是比这两个女孩大一些的小女孩,一件露出羊毛、打满补丁的破棉袄裹着一个瘦弱的小身躯,一个和她身高极不谐调的背斗套在后背上,好像要掀翻她娇小的身体,小手早已冻得通红,可依然拿着粪叉,在冬天的原野里一寸寸地扫描着大地,她唯一的愿望,是赶紧拾满一背斗烧煨(当地人在厨房里用来烧火做饭的材料,一般是牛粪、干草,树枝等),如果她见到今天我看到的这样一大堆树枝,那肯定会开心的笑出来。可很不幸,和她竞争的小孩太多了,每一根树枝、每一堆牛粪,都让她的竞争对手捡得干干净净。为此她每天必须起得更早、走得更远。直到现在母亲每每给我们回忆,那时她费力把厨房里柴草拾满,可往往用不了一个星期,就会见底,所以童年没上学以前的她,好像永远在拾柴草的路上奔波,而她也从来没想到,这柴草也会影响她一生的命运。 <p class="ql-block">  现在看来,柴草决定命运?好像这有点耸人听闻,但在那个物质极其缺乏的年代,确实不容置疑,没法选择的,一些现代人看来匪夷所思的细节和元素,在那个时代就会无限放大,确实会影响和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就比如人类在发现火之前,是茹毛饮血的,火的利用,使人们逐渐改变了生食的习惯。熟食能缩短消化过程,更多的养料容易被人体吸收,并使血液中的化学成分有所改变,促使人的体力增加,脑髓更加发达。所以火改变了人类的命运,但产生火的柴草在这里贡献不大吗?任何年代,我们都离不开火的,而火产生的必要条件,就是要有可燃物,而以前最容易得到的可燃物,就是柴草。在解放前的农村更是如此,那时候粮食是金贵的,可柴草照样重要,没有柴草,就无法生火做饭,无法正常劳作,高原上的冬天更加难熬,会导致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所以一些和柴草有关的故事,从那一辈人的口中流传到了现在。</p><p class="ql-block"> 我的外公,是中国传统意义上勤劳善良的庄稼人的代表,在我的记忆中,总是有一张质朴可亲的笑脸,对生活永远充满了希望。他没有一刻是闲的,总是围绕在他的庄稼地里干活,是一个种庄稼的好把式。任何年头,勤劳能干是生存致富金钥匙,外公深知这个道理,所以日子过的还算不错。解放前,外公被过继给他的叔叔当儿子,所以他也继承了好多家业,特别是成百棵的杨树,今天从何家庄到海宴公路两边有好多大树,都是外公的。那时候外公家住在大华乡拉拉口村,虽然属于浅山地区,但他从来不为烧煨发愁,一年那么多树,从树上吹下的树梢就够他用的,可后来解放以后土地改革,那么多树他都不敢承认是自己的,怕划成地主成分,最后这些树一部分让他的同宗弟弟偷卖了变现娶媳妇,还有一部分交公了,老实本分的外公也是没办法,只砍伐了十几棵大树,到大华乡窑洞村盖了几间北房,定居下来。</p> 那时候迫使他到脑山的窑洞村定居的原因有以下几个,一是他的本家都在那里;二是他在那里有地皮和田亩;三是亲生的父母也需要他照料;四也是最重要的是,脑山地区虽然成不了麦子,只有大豆、青稞、菜籽这些粗粮,但满山翠绿,柴草茂盛,可以养好多牲口,烧煨不发愁,地广人稀,容易讨生活。而拉拉口村虽然离县城近,水地多,可烧煨、养牲口是当地人的一个痛点,如今没了那些大树,烧煨问题更是无法解决,综合考虑,外公拖家带口,从拉拉口村搬到了窑洞村。对母亲来说,柴草决定命运第一次发挥了作用。 来到窑洞村,那文章开头的一幕,就成了母亲生活的常态,她的主要任务就是保证家里柴草不断供,使得厨房的炊烟能正常升起,烟火人生从童年就开始,当然大部头的柴草还是外公领着她进山去砍伐一些灌木,像金露梅、银露梅,猫儿刺等灌木都是上好的燃料,每年砍伐后让马驮着走出深山,家里有专门的柴草房,在那里堆得老高。那时候煤是奢侈品,只有条件极好的人家才用得起。母亲最大的愿望,就是每年多砍伐些灌木,但人力是有限的,上了学,学了神笔马良,母亲多希望自己也有个神笔,画出那么多的柴草,让厨房永远满满的,这样就可以多读一会书,在她喜欢的小书包里探索知识。 那时候已经解放了,窑洞村设置了小学,母亲天资聪颖,学习非常用功,她的特长是数学思维强大,别人解不了的应用题,她能轻松解决。在这方面我深有体会,也许受了母亲的遗传,再加上我到湟源一中从初中到高中遇到的数学老师都特别优秀,我认为学数学不是很困难的,高考时数学考出了高分,要不是数学我可能没有考上大学,后来到大学学习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离散数学等都得心应手。那个时代,脑山地区是没有中学的,只有拉拉口才设有完中,如果当时外公一直住在拉拉口村,那母亲上初、高中考中专上大学好像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偏偏柴䓍决定命运,母亲在窑洞村以优异的成绩小学毕业,但到拉拉口村上初中却遇到了难题,当时上中学要带够自己的口粮和柴草,口粮是可以解决的,勤劳的外公起早贪黑,家里收成还是可以的,但这柴草确实难住了他。上中学每学期都要大量的柴草,虽然在脑山地区,但这也是无法解决的,小学的老师动员了好几次,可柴草像一座大山一样难住了外公,在老师的遗憾和母亲的眼泪中,上初中这扇大门就无情地关闭了,这是柴草第二次影响了她的命运,现在想起来,以母亲的天资,最差也能考上湟源师范或是湟源牧校的,那也是体制内的人,但这也仅是想象一下而已,知识改变命运,但柴草抢先一步却挡在了知识面前。 那时候不仅柴草影响母亲的命运,而是影响全中国每个人的命运的,烟火人间,首先人间要生出烟火,就需要柴草或是能提供能量的可燃品。那个时代,经济不发达,城市尚有煤可用,广大农村只有柴草可用,这也是没有别的选择。每到清晨和傍晚,家家户户的烟囱里都轻烟袅袅,仿佛在互相亲热地打相互招呼。这轻烟里,是多少吸收了日月精华的柴草在燃烧,这燃烧的价值就是有热水喝,有热饭吃,冬天可以避免寒冷,可它付出的代价是,多少青山绿水消失,在经济不发达的年代,这也是一个必然的过程。首先生存是必要的,第一位的,烟火永远是人生的第一需要。在马思诺的需求层次中,假如一个人同时缺乏食物、安全、爱和尊重,通常对食物的需求量是最强烈的,其它需要则显得不那么重要。此时人的意识几乎全被饥饿所占据,所有能量都被用来获取食物。在这种极端情况下,人生的全部意义就是吃,其它什么都不重要。只有当人从生理需要的控制下解放出来时,才可能出现更高级的、社会化程度更高的需要如安全的需要。所以食物和加工食物柴草是人最低层次的需要,也是最重要的需要,只有最低层次的需要解决了,人们才有能力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所以柴草在另一个意义上影响每个人的命运,这是有根据的。 那时候我父亲所在的丹噶尔小城,是南丝绸之路上的重镇,贸易流通量极大,素有高原“小北京”之称,父辈世代也是打铁翻砂为主,将铸造好的农具销往农村,让这些农具和大地亲密接触。在某种意义上,柴草也在决定父辈的命运,因为打铁翻砂需要高强度的火,而高强度的火只能由品质高的焦炭来提供,而焦炭若干年前也是柴草所生成的。丹噶尔当地是不产煤的,这些煤和焦炭多是从大通县和山西运来,除了大户人家,一般人家是很难用得起煤的。当时农村里有这样一个职业,就是专门贩卖柴草,从脑山地区将灌木类的植物砍伐后晒干,捆得整整齐齐的,天亮后用小毛炉驮到县城上叫卖。外公当时也是这其中的一员,这也是当时农村人重要的收入来源,用来换取一些生活必需品,柴草参与经济流通,这也不是影响那个时代一些人的收入与命运吗? <p class="ql-block">  去年我和冷老师到北山拉尔贯拍冬青花返回,在饭馆里用手机翻看照片时,偶然让一位老前辈看到,他说冬青花树是最好的燃料之一,它的高度有半人高,枝叶茂密,叶子像唐朝仕女的眉毛一样,粗壮又不失窈窕,非常耐看,树枝的柔韧性极好,以至于当地人用它来雕刻印章,但它的优点却是它最大的缺点,当人们发现这些优点以后,首先是感觉它是做烧柴的最佳选择,因为它的火头很硬,可以连续燃烧很长时间,足以和当时价格高昂的大通煤相媲美,于是它的厄运就来了,好多人纷纷跑到拉尔贯砍伐,在六、七十年代,几乎把当地的冬青花树都砍光了,我听了以后不胜唏嘘。冬青花我最喜欢和敬重的花,它只在崇山峻岭中生长,花开时,高雅脱俗,洁白的花蕊里升腾着紫色的雾点,朵朵花瓣风铃似的簇拥在一起,感觉人们精心侍弄的牡丹、芍药都会被她高雅气质打败,在它面前显得艳俗,她还有一个习性是,只生活在阴面的半山中,当有爱好者把它迁移到花园时,她只长叶子不开花的,所以要欣赏她的美丽,就必须要跋山涉水。我感觉她的花品早已超过了我们尘世中普通人的人品。就这样一种高雅的花树,在人类的利益和生存面前,它也是无法控制自己的命运的,所以说柴草决定人的命运,反过来人类更是决定了柴草的命运!</p> 那位前辈说,当六、七十年代人们生活困难的时候,柴草更为缺乏,农村人还可以自己上山解决,城里人只能凭票供应一些从外地拉的煤,那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想办法从贩卖柴草的农民手里购买,甚至亲自跑到山里砍伐,当时有好多城里人跑到哈城去拾牛粪、羊粪、捡柴草。在池汗村的小孩有一个重要任务是捡铁路上运煤的机车漏下来的煤渣,所有的办法想尽,只是为了保证一日三餐有口热饭吃,冬天不至于挨冻,我上小学的时候,秋天还经常到人民公园去扫树叶,然后母亲将树叶和大通煤混合起来煨炕……,所以七十年代以前人们,谁小的时候还没有和柴草有关的故事呢? 我听到和柴草有关比较有特色的故事还有一个,就是我们丹噶尔文学苑的一位编辑老师,在中师毕业后分到城关一小教学,那时候我正好也在城关一小上三年级,她就当了我们的英语老师,她的英语教的极好,人又非常漂亮精神,我们都喜欢上英语课。后来在编辑部的一次聚会中说,那时候她很年轻,不会生炉子,是那些年长的老师手把手的教她生炉子,为了生好炉子她想尽了办法,可生炉子需要柴草,当时和他同班毕业的一个男同学的家在脑山地区,他的父亲每学期都要赶着马车,将满满的一车柴草送到学校,她当时好感动啊,那时候心思纯净,现在想起来,那位男同学是不是看上她了啊?可见柴草有时候也会是牵线的红娘,虽然没成就一对姻缘,但如果成了,那也不是柴草决定了命运吗?但足见当时人们心中柴草的重要性。 后来母亲也是机缘巧合走出了农村,嫁给了当铁路工人的父亲,可是幸福也是来的太短暂,生下我们姐弟二人以后,父亲所在的施工队由于条件不好,得了肝炎没有得到及时诊治,在我七岁时,父亲永远离开了我们。没有丈夫,一个女人要照顾两个小孩,生活过的艰难无比,后来母亲被政府照顾到了县五金厂工作。那时候我们生火做饭很少用到柴草了,父亲所在的施工队把铁路修到了湟源,外地的煤终于大量运来了,但由于大家都用的是北京小煤炉,那时候使用过这个炉子的人都知道,它的缺点有多明显,似乎柴草对母亲命运的影响基本划上了句号,但它暗暗的一直还是在起作用,不过这次是正面作用。后来不知道谁改良了炉子,母亲所在单位开始生产烤箱,它完全克服了北京小煤炉的缺点,左边是烤箱,右边是炉膛,在生火做饭的同时,烤箱里可以烤洋芋馍镆,热效率大大提高,畅销县城内外,广大农村也开始流行用母亲厂里的烤箱生火做饭,母亲工厂的效益大大提高,此时的柴草又幻化成煤影响母亲的命运,母亲有了不错的收入,她每天的工作就是让千家万户节能减排,少用柴草少用煤块,广大农村也因为烤箱的普及和高效率而少砍伐了许多柴草。这也算是柴草对母亲的另一种补偿吧! 如今我们终于摆脱了柴草对我们的束缚,国家也变的日益强大,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我们再也不需要柴草给我们提供能量让我们加工食物。可在那个年代,每年生长出来的柴草来不及供应增长的人口,据母亲回忆,七十年代,附近的山都被砍光了,为了柴草,人们不得不赶着牲口到更远的深山砍伐,光秃秃的山让气候变得更为反常,人们也在无奈的承受着柴草消失的恶果,直到近几年人们环保意识加强,封山育林,气候又慢慢恢复正常了。 其实柴草只是能给人类提供能量物种之一,加工食物只是利用将能量从柴草转移到另一种物质上,如果按以前人们对柴草的需要,地球绝对是养活不了这么多人的,随着科技的发展,石油、煤、电力、大阳能、风能、核能等新能源都给人们提供了巨大的能量,柴草又回到了它本来的面目,给大自然增加绿色,给动物提供养料,防风固沙,绿水青山又变成了金山银山,而地球上的人类数量比母亲小时候捡柴草的年代又增加了好几倍,如果不是科技的发达,人类又开辟了新能源渠道,我想光凭柴草,地球上这些人能吃上热饭吗?地球上的绿色植物砍伐光以后,地球还能像现在这样鸟语花香,温暖适宜吗?还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美好家园吗?从另一个角度看,柴草其实也是影响着地球人的命运的。只不过,现在的我们遇上了一个好的时代,我们终于不像母亲小时候那样,为了厨房里的烟火照常升起而发愁了。 如今那个乖巧听话的小女孩,早已变成了老太太,也算有了比较幸福的晚年,她的儿孙再也不需要捡柴草了。她给我们讲述柴草决定命运的故事时风轻云淡,一点也没有埋怨的表情。如今她住在地暖供热的房子里,发电厂烧完煤以后的热水集中供暖24小时不停,家里时常保持在28度左右,冬天穿着夏天的衣服。她用过很多炊具,有电磁炉、电陶炉、电灶、煤气灶,现在只要按下按钮,调节火力大小,一壶热茶就很快就会烧好,而她脑海里,却一直有那个在灶间让柴火熏的睁不开眼睛,累了靠在柴火垛上睡觉的那个女孩形象。 是啊,电影《哪吒》中有一句响亮的台词“我命由我不由天”,是的,后天的勤奋和自信、上进固然是人生胜利的法宝,可在某些年代,一些细微的因素,比如柴草,也会影响一个人的命运的,而柴草影响命运的那一代人,他们无怨无悔、认真的安排着每一天的生活,他们孝敬父母、爱岗敬业,勤俭节约、任劳任怨,岁月的磨砺培养了他们许多优秀品质,一直以来都是我们的表率,比手机和互联网影响了命运的这一代显的更为优秀。但我们没必要埋怨,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有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是高雅的冬青花,你有那么多才能,但必要的时候,还需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