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标讲座学习笔记

倾一世雨露

<p class="ql-block">昨天东海县教育局组织老师进行新课标的学习,以前的课标学习都是在网上进行视频学习,这一次参加现场学习。这一次讲座的老师是连云港市教育局教研室马建明副主任,他做的讲座是关于“新课标理念下教学评一致性的思考与探索”,在本次讲座中主要围绕三方面进行,以下是讲座的笔记:</p><p class="ql-block">一、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理解</p><p class="ql-block">1.新课标的变与不变</p><p class="ql-block">通过新课标与2011版课标的比较,马主任提出新课标中有4点没有发生变化</p><p class="ql-block">(1)<b>课程性质没有发生变化</b>,课程性质中最重要的部分在于,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综合性、实践性</span>课程,是<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span>。在新课标中增加了“<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国家通用</span>”这4个字,是为了与原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的法律相联系,其次加上“国家通用”也可以强化国家意识,从而进行统一的规定。</p><p class="ql-block">(2)<b>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与奠基作用没有发生变化</b>。语文课程致力于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打下基础</span>;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打下基础</span>;为培养学生求真创新的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及学生的终身发展<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打下基础</span>。语文课程在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增强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立文化自信、培育时代新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课程的<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span></p><p class="ql-block">(3)<b>课程总体目标与学段目标基本一致</b></p><p class="ql-block">(4)<b>优秀的语文传统没有发生变化</b>。在新课标中依然强调,注重听说读写、注重积累、注重阅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新课标的变化主要体现在<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两个新发展</span>和<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两个新突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1点新发展</span>在于从<b>语文素养到核心素养</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2点新发展</span>在于从<b>自主合作探究到语文实践活动。</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第1点新突破</span>在于<b>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设定</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第2点新突破</span>在于<b>学业质量的提出</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实践。</p><p class="ql-block">1.重点内容在于:</p><p class="ql-block">(1)依旧遵循温儒敏教授提出的“<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遵循课标精神,尊重教学实际,用好统编教材</span>”的观点。</p><p class="ql-block">(2)学习任务群就是教学内容,也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核心在于以<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学习任务带动教学</span>,即任务驱动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p><p class="ql-block">(3)认真研读单元教材内容,<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将单元人文主题转化为学习主题,将语文要素转化为学习任务,将课文提示和课后练习转化为语文实践活动。</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学习任务群的梳理与实践。</p><p class="ql-block"><b>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b>(注意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是基础性学习任务,可以单独设计学习任务,也可以渗透在其他学习活动中)</p><p class="ql-block"><b>实用性阅读与交流</b>(注意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并不仅仅包括说明性文章非连续性文本,日常应用文,还包括记人叙事的文章,叙写自然、家庭、学校、社会等文章)</p><p class="ql-block"><b>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b>(注意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不仅仅包括诗歌、散文、小说,还包括童话、传记、故事等)</p><p class="ql-block"><b>思辨性阅读与表达</b>(注意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不仅仅包括说理性文章,还包括科学技术的解决生活中的故事,表现中华智慧、传统美德、社会公德的短论和简评,还有哲人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等)</p><p class="ql-block"><b>整本书阅读</b>(可以利用“快乐读书吧”或者结合课文开展整本书阅读)</p><p class="ql-block"><b>跨学科学习</b>(注意跨学科学习与原来的综合性学习相似,目的是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p><p class="ql-block">三、教学评一致性的评价探索</p><p class="ql-block">1.学业质量与学业质量标准</p><p class="ql-block">2.学业水平考试命题</p><p class="ql-block">坚持素养立意,刻画学生的关键表现</p><p class="ql-block">创设试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p><p class="ql-block">注重教学导向,实现教学评一致性</p><p class="ql-block">重视命题规划,科学设计试卷结构</p><p class="ql-block">进行数据分析,改进教与学</p> <p class="ql-block">曾经对新课标其实是很陌生的,听了一次又一次的讲座之后,虽然还有些疑惑,但是慢慢地疑惑变少了一点,对一些概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相信每一次的努力都会离目标更近一些!</p>

新课标

学习

教学

语文

语文课程

语言文字

讲座

阅读

任务

第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