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屋山,不仅仅是传说【主创】

蜀山清秀

<p class="ql-block"> 朋友,你去过瓦屋山吗?你晓得瓦屋山在哪里吗?你知道瓦屋山厚重的历史来源吗?</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论全球自然风光,国人多知道世界上有俄罗斯的森林,英吉利的海,芬兰的湖泊,印度尼西亚的群岛……</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你可知道在中华之西南还有一座几乎被近代历史遗忘、被隐藏、被扭曲,差不多名不见经传的神奇桌山——瓦屋山吗?</p> <p class="ql-block"> 自明清以来,这座原本得天独厚,久负盛名的瓦屋山就一直背负着污名,难堪的在中国民间沉寂了大约五百年时间。</p><p class="ql-block"> 我就转生在离瓦屋山不远处,说实在的,过去只知道自己的家乡虽然山清水秀,但感觉也平平常常,可我怎么也想不到,这里居然有过几亿年的巴蜀古文明史。</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今天,我要为瓦屋山正名,助其恢复在祖国版图和中华文化中该有的重要历史地位。</span></p><p class="ql-block"> 瓦屋山古称蜀山,原是蜀地第一名山享誉四海,是华夏大地真正的圣山。</p><p class="ql-block"> 因其形状酷似一座东方民宅瓦屋而得名,也形似一张餐桌,故亦称桌山,是亚洲板块呈献给上苍的最大最美餐桌。</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在本茬人类文明的初期,这里是太上老君住地,也是老子多次求道得道之所。周公,姜子牙,孔明和各界先贤以及道教创始人张道陵从草原或他山别地来到瓦屋山问道修行,多年后再踏上传道征程,或出山济世。</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瓦屋山内涵博大精深,这里是上古巴蜀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中华5000年文明的根源所在,是中国古道教、藏传宗教的产生地,华夏各地名山仙境都是从这里借光而名扬天下,这里还是世界各地名山灵之来源。</p><p class="ql-block"> 瓦屋山目前是国家级最大的森林公园,位于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境内,距成都180公里,离乐山100公里,占地面积104万亩,全山植被以落叶乔木为主。</p> <p class="ql-block">  这里常年降水量丰富,四季气候湿润,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达每立方厘米2万左右,是一座远近闻名的当代天然氧吧和康养胜地,不少身体持不正确状态的患者进入林区后,身体状况就能得到纠正和恢复正常。</p> <p class="ql-block">  其间,拥有植物3600多种,尤其珍贵的是珙桐,水青,铁杉,红豆杉,高山杜鹃等7种树木,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p> <p class="ql-block">  这里还生活着野生动物475种,其中大熊猫,羚牛,黑鹳,绿尾虹雉等6种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p> <p class="ql-block">  瓦屋山顶部突出,海拔2830米,台顶面积约11平方公里,四周悬崖峭壁,落差较大,极利动植物生长生存。环抱山顶有82座山峰,在山顶可以东望峨眉山,西看贡嘎山,北观邛崃山,南眺晒金山。</p> <p class="ql-block">  瓦屋山顶有一个神奇的高山天池——鸳鸯池。水面海拔2699米,面积132亩,这里承接天宇之精华,一年四季池水外溢,下流滋润形成全山108个泉眼,72道飞瀑,再下泻汇成15平方公里,水深16米的高山水库——雅女湖。</p> <p class="ql-block">  瓦屋山有云海,神光,圣灯三大自然奇观,还有“三个太阳”,世人可春看万亩杜鹃,夏观飞瀑流泉,秋赏满山红叶,冬睹南国冰雪。</p> <p class="ql-block">  据传,瓦屋山形成于大陆板块漂移变更定型时期的几千万年前,是世界各地桌山的派生地,还是太古时期女娲真正的炼石补天洞之地。</p><p class="ql-block"> 瓦屋山是一座巨大的天然宝库,不仅拥有丰富的动植物水利资源,还有丰富的地下矿藏。</p><p class="ql-block"> 当然,我们拥有它绝不等于可以随意挖掘开采它!守护好让其永远存在于天地之间才是人最明智的选择。以任何借口和名义“开发”,即是对这座自然宝库的破坏和损毁,因为它属于中华,属于炎黄子孙,属于全人类。</p><p class="ql-block"> 瓦屋山曾见证了华夏各个王朝的兴衰成败和历史长河的潮起潮落,更目睹了过去世界各国的兴亡。</p> <p class="ql-block">  在遥远的古代,瓦屋山及周边生活着众多的原始民族部落,他们是汉族部落,羌族部落,彝族部落,藏族部落,回族部落……</p><p class="ql-block"> 他们在这里生存繁衍了几千上万年时间,是这茬人类的起源地,这些远古先民思想单纯,与自然和谐相处,应天道顺势而为,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部落文化和宗教雏形。</p><p class="ql-block"> 汉族部落在这里创立的华夏先天大道流传万古,后来传入印度半岛,被当地民族接纳,逐渐形成了古印度佛教,连后来小乘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也是羌族人的后裔,本次人类文明2500年以来,小乘佛教再回传到了我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p><p class="ql-block"> 彝族的先祖从这里走向高山地区以后,信奉自然道和来自于自然的图腾。</p><p class="ql-block"> 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部落出现了兼并扩展和重组分流,他们告别故土走向不同远方,有的走向了川东,有的走向了更高地区的青藏高原,有的走向了岷江上游,有的走向了成都平原和大巴山区,有的顺平羌(青衣)江顺流而下,到达了叙府(今宜宾)…</p><p class="ql-block"> 周公周易,五行八卦,蜀锦文化,峨眉山佛教兴起,乐山大佛的由来,都江堰灌溉文化,宜宾的酿酒文化等等巴蜀地方文化都源自于瓦屋山。</p><p class="ql-block"> 留在成都平原和川东地区定居的居民经过数千年的生存发展壮大,他们把古老的巴蜀文化扩展传播到了长江黄河流域,逐步完善形成了遍及华夏广大范围的中华文明,传承绵延至今。</p><p class="ql-block"> “中华文明就是五千年文明,五千年文明就是巴蜀文化中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 而羌族部落大部分人走向了川西北高山地区,一小部分则留在了瓦屋山区,继承了先祖的文化习俗,例如“五月台会”流传至今,它也是华夏各地每年五月二十七龙舟竞渡文化的渊源所在。</p><p class="ql-block"> 瓦屋山曾因多位古先贤传道而香火旺盛,他们在这里留下了太多的文化遗迹,但到了明代前期因朝廷打压张三丰功夫派案遭波及而渐衰,满清时再遭封禁走向没落。</p> <p class="ql-block"> 自秦汉以来的唐宋时期是瓦屋山最鼎盛阶段,多有文人墨客游历瓦屋山,颂扬这座神奇的蜀山,他们也在此留下了许多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邓通,葛洪,岑参,苏轼,陆游,杨升庵,田锡等名人也前来朝觐这座古老的蜀山,且写下赞美和讴歌瓦屋之绝句。例如李白:朝登北湖亭,遥望瓦屋山…苏轼:瓦屋屋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扫雨余天…陆游:山横瓦屋破云出…明代著名文学家杨慎:苍烟丛里圣灯红,火齐营军照远空…明代道人张三丰:大岗山岭压蛾岷,顶上重开眼界新…清代何绍基:法界鸳鸯飞上天,长桥终古卧波眠…清代文人徐澜:瓦屋山高云际来,飞峦迭嶂九霄推…</p> <p class="ql-block">  如今夏季,你若远道来游,下榻金花桥民宿后,不妨步去近处小溪漂流或下水游泳,清凉的山泉会让你神清气爽,困倦顿消,夜宿山乡,也不用空调。</p><p class="ql-block"> 黄昏时分,你还可去附近广场走走,仰望天上的云彩,平视古韵群雕,感受大山的静默,聆听溪水的流响,</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早上,你可以早起到户外呼吸山区清新空气,远眺瓦山晓月,静观山地浮云。</p> <p class="ql-block"> 用过早餐以后就可以开启登山模式了,或驱车上到山腰,或步行走向山顶,或坐缆车穿云破雾,一路攀升,体验一览众山小,山峦丛林飞瀑脚下飘,在几十分钟内从夏天钻入秋天,再跨进初冬的深切感受。</p><p class="ql-block"> 一路上行,可见满坡柳杉,圆柏,冷云杉等树种呈阶梯状分布漫山。</p> <p class="ql-block"> 当乘坐完两段电缆车后,你已经置身云端和山顶部的原始森林了,在都市38℃左右的高温酷暑季节,这里的气温却只有19℃,且云雾缭绕,凉风吹拂,空气清新,山雀唱歌,松鼠出没,完全是清凉世界的高山植物王国。</p><p class="ql-block"> 这里平常每天接待约3000人避暑,而到了周末,上山游客可增至近万人。</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这高山平坦而弯曲的栈道上,你可以看出这走廊并不是就地取材用木头做成的,而是用水泥,钢材,河沙等物铸就。这些建筑材料得从山下弄上来,不难想象建设的难度和艰巨性,以及建设团队的艰辛和付出。</p> <p class="ql-block"> 再往前走不多时,就接近全山最重要看点——山顶中心鸳鸯池了,这132亩的鸳鸯池,犹如一张明镜镶嵌在茫茫林海中,静静的迎接着慕名而来的八方游人,但偶也风乍起,吹皱一湖池水…</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古往今来,这人间鸳鸯池对应着天上瑶池,早设有一面许愿墙供来客许下大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鸳鸯池边话鸳鸯,情意绵绵愁断肠。据说在鸳鸯池和喜欢的人许下白头之约,便可求得鸳鸯二仙的祝福,与爱人执手偕老”。</span></p><p class="ql-block"> 听说这天池在100多年前常有上百只鸳鸯栖息其间,随着岁月的沧桑,时代的变迁改变了过去原始的古朴风貌,导致鸳鸯飞离……</p><p class="ql-block"> 这真是一种莫大的遗憾!</p><p class="ql-block"> 目前,瓦屋山的古道家殿宇正处在陆续复建中,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未来的瓦屋山,一定会再度名扬四海,秀彻天下。</p> <p class="ql-block">  在瓦屋山上一路前行,你会体验到不是夏天的夏天,不是秋季的秋季。满山的千年古杉高耸挺拔,顶天立地,你也会看到其中一些参天大树的成住坏灭,生老病死……</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无形大道,自然规律。</p><p class="ql-block"> 游客再往前走,就该踏上回归之途了…</p> <p class="ql-block"> 据说在鸳鸯池东南面有一个神秘莫测之地——迷魂凼,其间地磁场怪异,各种精密仪器一旦进入便会失灵,极易让人迷失方向。前些年有几位科考工作者进入考察,不幸的是最终没能走出来…为此,严禁游人擅入…</p><p class="ql-block"> 瓦屋山的神奇在于它处在北纬30度,与神秘的百慕大魔鬼三角洲处于同一条纬度上。</p><p class="ql-block"> 朋友,这就是我对瓦屋山的浅薄解读,也是我在抛砖引玉,更是我在为家乡代言。欢迎有空来做客,体验神奇瓦屋山春的盎然,夏的凉爽,秋的花海,冬的冰雪。</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片:蜀山清秀</p><p class="ql-block"> 映山红 </p><p class="ql-block"> 网 络 </p><p class="ql-block">文案: 馨 缘 </p><p class="ql-block">撰稿:蜀山清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