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课标 优化新课堂——历下区全体数学教师参加新课标解读培训

hua藝小朵

<p class="ql-block">  为深入理解、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及主要变化,切实把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全面落实到课堂教学中,2022年8月22日,济南市教研院举办了义务教育初中学段数学新课程标准培训,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方式。济南市历下区全体数学教师参加了此次培训,学习新理念、新教法。</p> <p class="ql-block">吴增生,浙江仙居人。 </p><p class="ql-block">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三级)教师;第十三届苏步青数学教育奖一等奖获得者。 </p><p class="ql-block">国培专家,2002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评价指南研制组成员,2012版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作者、八年级下册教师用书主编,2015-2021年连续四届全国优秀课学术委员。</p> <p class="ql-block">  上午,吴老师结合新旧课标对比,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版)》进行了研读。围绕数学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以及课程实施等方面,对数学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具体的解读和阐释。新课标建立了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体系,“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在“四基”、“四能”的基础上,着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p> <p class="ql-block">  下午,吴增生老师进行了《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主题讲座,从“一般观念统领”、“怎样理解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单元整体教学追求什么”、“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要求有哪些”、“怎样进行单元教学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分享了一元一次方程、几何图形初步等单元设计案例,加深了教师们对课程改革理念和要求的理解,为新课标理念的落地指明了方向。</p> <p class="ql-block">  历下区各学校积极组织了线上学习,数学老师们认真学习,热烈研讨,感悟颇深,收获颇丰。</p> <p class="ql-block">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要结合现实生活,使学生从心中建立起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天然联系,感受数学的力量,体验数学的有用性与挑战性。——舒德强</p><p class="ql-block"> 新课标更加与时俱进,更加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时代新人培养的具体要求,在教学内容上多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过程,对学习产生亲切感。更加注重数学素养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提升。——刘洪丞</p> <p class="ql-block">  新课标结合实践来解释主题结构化的意义,结构化突显内容的关联性,有助于知识与方法迁移,促进核心素养形成。——邵敏</p><p class="ql-block"> 学科的核心素养,本质要作用在学生身上,做到“目中有人”。——张馨月</p> <p class="ql-block">  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教育与人的行为有关的终极目标。——刘颖丽</p><p class="ql-block"> 教师要帮助学生感悟,解决现实问题,不仅要关注知识,更要关注问题的背景知识 ,发现问题的本质与规律,然后用数学的方法与思维表达和解决问题。——赵晓爱</p> <p class="ql-block">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专门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在作业设计、改革考试评价等多方面呼应了"双减”要求。——夏纯林</p><p class="ql-block"> 以课程内容结构化来引领教学实践变革,让学生在主动活动中生成素养。——王艳红</p> <p class="ql-block">  新旧课程标准之间的变化更多的体现在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增强了内容指导性、加强了学段衔接。—— 张敏</p><p class="ql-block"> 吴老师既有高屋建瓴,也有具体事例,在讲解图形与图形的关系的抽象时,既给出了几何图形抽象的指标体系,随后又以三角形为例进行具体分析,给了教师很好的支架进行学习。——赵心涛</p> <p class="ql-block">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应用数学的习惯。——朱笑彤</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教学中对教材的处理、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及评价的方式都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提升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这才是课改的最终目标。——谢军</p> <p class="ql-block">  授课过程中知识点的设计要少而精,做到重点问题重点讲解,且要举-反三,追本求源,瞄准知识生长点。——韩亚奇</p><p class="ql-block"> 在教学中紧密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事物,用数学的概念与语言去反映和描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我们身边。——王进</p> <p class="ql-block">  新课标的学习对自己今后的教学有了指导作用,今后及时对所教的内容进行重新构建,加强过程层面的教学,策略重新构建。——朱新涛</p><p class="ql-block"> 让数学回归现实世界,回归实际应用,让数学和生活更贴近,让孩子能够直观地感受数学,让孩子知道数学可以解決身边的问题,增强孩子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朱晨</p> <p class="ql-block">  新课程标准把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切能力的培养,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动,持续发展的教育环境。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要“听数学”为“做数学”。——张永坤 </p><p class="ql-block"> 吴教授的讲座,让我们从更加科学的角度认识了“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必要性。新课标的发布,让大单元教学设计,势在必行。——刘璇</p> <p class="ql-block">  在新课标的理念指导下,更重视学生学习知识的生成过程,注重教学的整体性、结构化。——李嘉枫</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注重整体化和结构化,以大单元视角来设计课程,落地核心素养。——孙翔</p> <p class="ql-block">  新课标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通过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或身边的数学实例来阐明数学知识的形成与过程。——豆松</p><p class="ql-block">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好教材列举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素材和形象的图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路俊霞</p> <p class="ql-block">  坚定新课程的理念,坚持实施新课标,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使学生在每次的数学课堂中都能够学到数学知识,又能够有能力的进步思维的发展,数学思想的形成。——王俊香</p><p class="ql-block"> 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应该贯穿学生数学学习的始终,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过程也是数学思想培养的过程,这也许在一节课的教育中实现不了,但应当作为教师数学教育的“魂”,这将为学生提供正视和探究世界的方法。——赵瑞瑞</p> <p class="ql-block">  通过新课标学习,我们进一步理解了“其所以然”,明白了“数”与“运算”的一致性,抓住统领性概念,就可以拨开笼罩在数及其运算表面的层层面纱,设计合理教学案例,带领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建立知识之间联系,体会知识本源性、一致性与整体性。——虞瑾 </p><p class="ql-block"> 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作用。——许丽娜</p> <p class="ql-block">  数学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为单元整体教学提供了可能,从感性到理性,从个案研究到局部归纳再系统化公理化,是数学学科发展与成熟的标志。——李庆</p><p class="ql-block">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习并认识到要将课堂教学设计出一个非常贴切的教学情景,也要设计出合适的问题去启发学生一步步的思考与探索。——田臻</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备课的时候,站在大单元的台阶上,就需要提炼和牢牢抓住核心基本知识,从促进学生的发展来设计教学活动,从而很好的发展学生。——陈晓鸣</p><p class="ql-block"> 以主题式和项目式学习的方式,并开始侧重综合实践和传统文化中的数学。——郑帅</p> <p class="ql-block">  育人要有新理念,教学要有新方法,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李勇</p><p class="ql-block"> 我们应该注意到四基、四能与核心素养的有机结合,在课程内容结构化调整的基础上把握好每个内容领域的核心概念,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理解数学知识与方法,培养数学核心素养。——许琛</p> <p class="ql-block">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在有限的时间里讲清楚最关键、最核心的概念原理、基本方法,将知识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让学生能够闻一知十,学会举一反三。——徐勤兰</p><p class="ql-block"> 在教学中对教材的处理、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及评价的方式都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周静</p> <p class="ql-block">  新课标下,平等对话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共同参与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探究发展是课堂教学的精髓。——刘淑文</p><p class="ql-block"> 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张珉</p> <p class="ql-block">  教学中要以新课标为指导,坚持育人导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探索数学项目化学习和大单元教学的有效路径,认真勤勉,行而不辍。——郑宇文 </p><p class="ql-block"> 每位教师教师要具备"大教学"观,要了解了解整个基础教育阶段数学的学科脉络和逻辑结构,做到有的放矢。——李洁薷 </p> <p class="ql-block">  要更多的在激发学生兴趣上下功夫,通过自己的教学智慧和教学艺术,充分展示数学的亲和力,激发学生的原动力。——苏延滕</p><p class="ql-block"> 备课的时候要注意学生核心素养和阶段保持一致,我们的目标是关注素养,不只是关注知识点。——田敏</p> <p class="ql-block">  注重生活数学,切实提高数学素养。——张慧</p><p class="ql-block"> 课堂教学要建立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体系,既要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结果,也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范永红</p> <p class="ql-block">  新课程,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思想都应该建立在学生爱学,想学,乐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学生怎样去学习。数学核心素养是整体性的,是在学生参与的数学活动中,逐步形成发展的,要求老师渗透在每一节课、每一个环节,让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实。—— 孟凡会</p> <p class="ql-block">  新课程标准强调落实国家“立德树人”根本育人任务:强调五育并举德育为先、强调以核心素养为主线着眼未来发展。——王凯歌</p><p class="ql-block"> 教师不再是课本知识的解释者和忠实的执行者,而是与专家、学生等一起构建新课程的合作者。要注重书本知识向实际生活回归、向学生经验回归。——李宗艺</p> <p class="ql-block">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学以致用无止境,业精于勤磨匠心。今后,我们历下数学教师将用己所学,尽己之力,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继续深入研读课标精髓,并渗透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立足核心素养,整体设计、课时落实,实现数学育人。</p>

数学

学生

教学

新课标

素养

课程标准

学习

课堂教学

核心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