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之旅(八)山城巷山城步道2020年6月9日

張张

<p class="ql-block">  山城巷是重庆唯一一条以“山城”命名的街巷,位于渝中区南纪门街道凉亭子社区,北至重庆干休所,南以南区路为界,东接中兴路,西至石板坡立交。总用地面积5.15公顷,其中,核心保护区约2.34公顷,风貌整治区约2.81公顷。</p><p class="ql-block"> 山城巷被称为重庆的“建筑博物馆”,这里有建于明朝初年的老城墙,有清末重庆开埠时期修建的外国领事馆和教堂,也有抗战时期的吊脚楼、四合院、防空洞以及海派风格的石朝门建筑,还有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间修建的学校、居民住宅,是重庆现存不多的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原生民居建筑聚集地。</p><p class="ql-block"> 重庆九开门中,通远门是唯一不面水的城门。而且通远门最险峻,门设在城内最高处,门前一片深壑,无路可行,只有西边可通,但都在城垣的控制下,其险若此,是陆上入城的最后一道关隘。通远门是古代重庆最重要的军事要塞,城门两侧都建有炮台,历来攻守都在此门。西边的佛图关若有失,便退守通远门。</p> <p class="ql-block">  重庆山城,山城步道通常是只能步行的城市小道。与多数城市的小街巷不同,山城步道有很多的上下坡的台阶,也就是本地人说的“梯坎”。来到重庆,要感受这座着与众不同的城市,就一定要到最具特色的山城步道去“爬坡上坎”。那里有最原汁原味的市井生活,有即将被遗忘的城市记忆,有独特的山城风景。走山城步道是重庆独特的出行方式,更是山城重庆特有的文化。我们今天去的是山城第三步道,从中兴路经石板坡到观音岩,再去通远门。沿途串起了抗建堂、菩提金刚塔、第一水厂塔、古城墙、仁爱堂、厚庐石库门、山城巷等独具老重庆风味的历史景点。其中在石板坡段,还在崖壁上修建了一条可观江景的悬空栈道。</p> <p class="ql-block">  山城巷可不是人为打造的老街,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1900年法国传教士在此巷坡上立杆点灯为路人照明,由此得名天灯巷、天灯街,1972年才更名为山城巷。</p> <p class="ql-block">  最典型的就是重庆第三步道。地处渝中半岛南向坡面,由北向南,依次经过市中山医院(原国民党政府立法、司法院)、抗建堂、菩提金刚塔、法国仁爱堂旧址、悬空栈道等,全长1748。第三步道位于渝中区,长约3公里,沿江而建,沿线有山城巷、厚庐、法国仁爱堂旧址、第一水产水塔、抗建堂、市中山医院等历史文化遗迹,是重庆市山地建筑的袖珍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其中在石板坡段,还在崖壁上修建了一条可观江景的悬空栈道。在长江边,沿金汤门古城墙,顺山势而建。在栈道上顿足观望,长江南岸的景色尽收眼底。</p><p class="ql-block"> 古道加修后,增设有八个观景平台,更加美观实用。</p><p class="ql-block"> 山城巷经过重新打造,对老建筑加强了保护,不仅有“山水颜值” 更有“文化气质沿着山坡巷步道,还可走到‘通远门’,一个保存的重庆城门遗址,一个现代的历史公园。”。</p> <p class="ql-block">  从中兴路上的老法院出发,一路拾级而上,最赞的其中一段修建在陡壁上的悬空栈道,是一处观江景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  仁爱堂的前身,是1900年法国人创建的“仁爱堂医院”,1944年改名“陪都中医院”,也就是重庆第一中医院的前身,也是后来的重庆中医学校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  山城巷,是古老的巴渝民居、具有典型的山城空间和传统巴渝风貌、是重庆历史文化和山水特色的缩影。</p><p class="ql-block"> 作为重庆市28个重点传统风貌区之一,山城巷将进行保护修缮。其典型的吊脚楼、因地制宜的四合院、古老的石朝门、因陋就简的“抗战房”以及具有海派风格的石库门建筑,在这里都可以看到。</p><p class="ql-block"> 沿着山城巷步道而下,每每穿进一条与主道垂直的狭窄小巷,里面都别有天地,有着深厚的巴渝文化历史沉淀。其中,厚庐、法国仁爱堂是最具代表性的老建筑。</p> <p class="ql-block">  重庆韵味 , 山城步道的古与今 如果说云南有茶马古道,那么来重庆就不能错过山城步道。走在盘山而上的石板路上,依山面水,有居民楼、有将自家房屋改造成做买卖的小铺子,也有曾经的历史文物,这里可以体会真正的山城韵味。 山城步道的起点在石板坡长江大桥桥头的中兴路,沿途会经过石库门、仁爱堂、栈道、第一水厂塔、菩提金刚塔、抗建堂和中山医院这些老建筑和老地标,全场1700多米。 山城巷里现在也越来越文艺,不但有一些突出重庆特色的摄影作品,更是有这些3D图画进行点缀,成为每一个游客合影的坐标。 山城步道依然存在一些历史文物,第一个遇到的就是建于20世纪30年代的厚庐,它是抗战陪都风貌建筑,全部石砖结构,是抗战时期川军将领兰文斌的宅邸,也是重庆城区山地建筑的典型代表。为了将这条步道更好的展现于人,重庆政府决定修缮这个传统风貌区,将它打造为重庆最美江景之地、重庆百年老街,成为重庆的新名片。期待下次来重庆看到这条全新的山城步道 仁爱堂的前身是法国人修建的“仁爱堂医院”,抗战时期曾经川流不息,如今门庭若市的景象不复存在,它的历史却深深地印在了重庆人的心中。总体来说,山城步道是一个非常值得打卡的地方,想体验老重庆风味来这就是不二选择。</p> <p class="ql-block">  通远门城墙遗址公园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七星岗,通远门城墙遗址公园系2004年重庆市渝中区重点建设项目,由渝中区政府投资,于2004年4月1日开工,2005年2月建成开园。通远门城墙遗址公园由广场、城墙、雕塑组成。雕塑叙述了老城墙筑城、守城、攻城的历史故事,辅以《炒米糖开水》和《滑竿》两组民俗雕塑,市井味浓郁,是游人感受重庆历史文化的场所之一。</p> <p class="ql-block">  通远门城墙上有一栋仿古建筑--通远楼。通远门原有的城楼己在上世纪二十年代修公路时被撤除,这个城楼是2004年按原貌重建的。</p><p class="ql-block"> 城楼的门柱上镌有一幅对联:九开八闭六百载,一城与江三千年。不知何人,将其打造成一个典雅的书屋,取名"临星书局"。</p><p class="ql-block"> 通远楼楼高三层,一楼可喝咖啡、品茶,房前、房后的空地还可喝坝坝茶。二楼、三楼是书屋,屋里摆放着许多书,走廊过道也摆着书,室内室外都可坐着看书,室外看书可以抽烟。走廊也都摆有桌椅,走廊的柱子上挂着装有书报的书袋,坐在椅子上,伸手便可取阅。</p><p class="ql-block"> 墙外就是喧嚣的闹市,这里居然藏着一个绝佳的读书之地 。来此地不读书对不住书屋的主人,在楼梯过道的书架上,我翻阅一本罗小卫主编的《故城时光》,这是一本讲述老重庆故事的短文集,捧着书,躺在走廊靠背椅上,美美地享受了一个多小时的清静时光。</p> <p class="ql-block">  通远门建于明洪武初年,位于重庆老城的正西方,瓮门东北向,正门横书“克壮千秋”四字;其瓮城门上书“通远门”三字,因通远门是古代重庆通往四川其它地区等地的起点,故名之曰“通远”。</p><p class="ql-block"> 旧时城门上有门楼,后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末修建公路时拆毁。其正门略存旧貌,双层拱形门洞,两门洞之间隔有便于采光的天井,门洞两侧尚保留有当时的城墙百米许。其城墙下两个隧道看似门,其实不是,而是上世纪四十年代修的汽车通道,名“为和平隧道”。</p> <p class="ql-block">  通远门的前身为镇西门,现存的城墙及城门遗址为明洪武年初,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战乱动荡,通远门城墙在风雨中矗立了六百多年,默默的见证着重庆城历史发展的轨迹。通远门那座小门洞历来是重庆城通往外界唯一的陆路通道。</p> <p class="ql-block">重庆“母城”渝中区的凯旋路,是储奇门到较场口、解放碑的交通要道,也正是凯旋路与解放碑之间高低不一,存在50多米高的落差,重庆才有上半城和下半城的说法,而连接上下半城的电梯就叫凯旋路电梯。说凯旋路电梯还得先说说凯旋路,于942年4月10日建成通车,蕴含“抗战凯旋”的意思,是连接重庆上半城与下半城的盘山公路,坡陡弯急十分险要,也是山城重庆的标志性道路之一,凯旋路的存在解决了车辆通行的问题,而行人来往上下半城,就只有通过凯旋路电梯了。</p> <p class="ql-block">在重庆凯旋路电梯享有多种美誉,中国第一部城市客运电梯,重庆最古老的电梯等,可见它的出现,别说在重庆,就是全国,也有一定的影响力,位于重庆市渝中区凯旋路22号,紧邻十八梯入口广场的南侧,距离不远,步行几分钟就可以到达。鉴于重庆上下半城,落差较大,坡陡路窄,生活极不方便,重庆人早在1984年就计划修建一座连接上下半城的电梯,说干就干,次年就开工建设,1986年建成投入运行,总投资178万元,11层楼高,上下一趟不到一分钟,很是方便,只是乘坐需要收费,不过不贵,只有1元每次。2018年12月,它还被纳入了“重庆市第二批历史建筑名录”。如果你有机会来到重庆旅游的话,不妨来这里看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