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春季,我们播下了阅读的种子,畅游在漫漫阅读长路中,不断地汲取阅读方法,与书为友,以书为伴,品尝着书中的甘露。在骄阳似火的七月,我有幸带领全同学参加了第39期班班共读活动,我们共同完成《爱的教育》和《童年》的阅读,孩子们学会了梳理人物和情节,从故事情节中,总结人物特点,从人物描写中感受人物形象,从故事情节中,总结人物特点。</p> 开启阅读之旅 <p class="ql-block"> 在“班班共读”导读课、导读单、交流课一系列活动的引领下,开启了阅读之旅。相信这是一次充满诗情画意、硕果累累的阅读之旅。</p> 认真读书才是最美的你 走进作者 <p class="ql-block"> 《爱的教育》是埃迪蒙托·德·阿米琪斯的代表作。<span style="font-size:18px;">阿米琪斯意大利</span>人,是世界知名的文学作家,在少年的时候,就去都灵上学了,十五岁的时候,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爱的教育》这本书,第一次发表于1886年,距今已经近150年了,被翻译成一百多种文字的译本,被世界各地的读者广泛阅读。</p> <p class="ql-block"> 高尔基,全名马克西姆·高尔基(MaximGorky),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姆维奇·彼什科夫,是苏联无产阶级作家、诗人、评论家、政论家、学者。1868年3月28日,高尔基出生于伏尔加河畔下诺夫哥罗德的一个木工家庭。《童年》一书就取材于高尔基寄居于外公家的经历。此时正是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国处于沙皇尼古拉二世统治时期。广大人民群众长期处于被压迫、被剥削的社会下层,被迫服务于封建贵族,没有自由,待遇低下,生活艰难困苦。高尔基又根据随后的经历,写出了《在人间》《我的大学》两部作品。它们和《童年》一起被称作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p> 屏幕前观看导读课、交流课 <p class="ql-block"> 虽然是在假期,但是孩子也能如约在屏幕前上好导读课。</p> 人物梳理 <p class="ql-block"> 篇幅稍长的小说,往往有着众多的人物;如果我们无法记住一些人物的名字和特征,小说的故事情节也很难连续起来,也会给我们造成很大的阅读困难。所以在阅读的开始,梳理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爱的教育》中出现了一百多个人物,《童年》中也有许多人物和地名。为了帮助学生梳理小说后面会经常出现的人物,要特别关注一下教会孩子梳理人物。</p> 自主完成导读单 <p class="ql-block"> 《爱的教育》导读单</p> <p class="ql-block"> 《童年》导读单</p> 总结方法,写感悟 <p class="ql-block"> 我们要学会从人物描写中感受人物形象;会从故事情节中,总结人物特点; 会从作者对环境的描写中,体会到人物的心理活动。小说当中的环境描写,也占据不小的篇幅。</p> <p class="ql-block"> 从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中,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感受人物的整体形象。这些方法更可以延用到我们以后的阅读生活中去。</p> <p class="ql-block"> 。</p> 完成测试 查漏补缺 <p class="ql-block"> 因为喜欢,就会认真完成, 读完书之后进行阅读测试。孩子们积极参加,成绩优异。这就是每月共读两本书的收获一一一孩子们爱阅读!</p> 展示成果 评选优秀 <p class="ql-block"> 此次班班共读活动已接近尾声,虽然我们还是在假期,但我们依然评选出优秀的阅读者。将在开学后举行频奖仪式。</p> <p class="ql-block"> 愿孩子们都能在阅读中收获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像我们的主人公一样,从一个懵懵懂懂的儿童,成长为一位坚韧、善良、敏感、好学的少年。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期全国班班共读活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