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非知名胡同系列~ 大木仓胡同

🌻暖暖🌻

<p class="ql-block">  今天来说说大木仓胡同,它与之前介绍的皮库胡同平行,从二龙路向东,到西单北大街止,长约600米,宽7、8米。看过皮库胡同之后,有些朋友也许会想:大木仓胡同,是跟木材有什么关系吗?NoNo ,明清时期的老地图上,这一片标的是打磨厂的名称(图没扒出来),也许是北京人的口音问题,后来以讹传讹,叫成了大木厂、大木仓。</p> <p class="ql-block">  这条街的北侧,唯一一处显眼的建筑,是一座古香古色的府邸,明代的姚广孝曾居住在这里。姚广孝何许人也?他是明成祖朱棣最器重的谋士,就是那个策划“靖难之役”并最终帮助朱棣夺取政权的黑衣宰相。明成祖继位后,他负责迁都事宜,一手规划了今天北京城的布局,还担任了《永乐大典》和《明太祖实录》的最高编撰官,在中国文化历史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扒了一个据说是姚广孝的画像,反正咱都没见过,凑合看一下吧:没错,像个和尚~据说他上朝面圣的时候穿官服,下了班就穿这样,所以叫黑衣宰相。</p> <p class="ql-block">  到了清代,这里成了郑亲王府。郑亲王济尔哈朗,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三弟舒尔哈齐的儿子,深得圣宠,宠到什么程度呢,据说他的父亲和兄弟谋反,皇帝仍然很信任他,以亲王爵世袭罔替,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清世祖福临进京后,把这座王府赐给了济尔哈朗。</p><p class="ql-block"> 岁月变迁,诺大的王府,历经修缮扩建,也曾几易其主。 </p><p class="ql-block"> “辛酉政变”后,王府的第13位主人端华,作为顾命八大臣之一,被割王爵,赐自尽籍没家产。王府被改赐给道光的第八子钟郡王奕诒,改称钟郡王府。同治十年,又发还给已恢复世爵的庆至,复称郑亲王府。</p><p class="ql-block"> 本来摄影技术就不咋滴,拍照的时候还下雨,凑合看吧~现在的郑王府外观。</p> <p class="ql-block">老照片里的郑王府内景,破败而荒凉。</p> <p class="ql-block">  民国时期,第17代郑亲王昭煦先是将王府抵押给了西什库天主教堂,1925年又租给中国大学为校址。</p><p class="ql-block"> 这是当年中国大学校庆纪念册里,曾经出现的郑王府,感觉特具中国园林特色和皇家气象有没有。</p> <p class="ql-block">  原先的王府坐北朝南,建筑宏伟、占地广阔(第一张图红圈部分),自东而西分三部分,东边儿是王府主要殿宇所在,中间儿为院落住宅,西边儿是花园~“惠园”,据说是京师王邸花园中最漂亮的花园。如今,惠园早已消失不见,原来的位置上是北师大附中二龙路校区,哪里还能找到一丝花园的痕迹了?只有祖国的花朵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郑王府现址为中国教育基金会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为了拍院子里这头狮子,还被衙役吵了~站在大门外看也不行,是怕给这货看秃噜皮儿?</p> <p class="ql-block">  现存的王府北侧,是大木仓胡同35号,民国时期中国大学那座著名的逸仙楼就在这里,还有我喜欢的作家王小波,也曾生活在这里~嗯,没错,这是教育部所属的家属院:1925年的中国大学怎么也不会想到,逸仙楼最后会被困在一个高端的家属院里,它与隔壁的教育部一步之遥。突然想起前几日上了热搜又被摁沉的龙子湖……咳咳,此处省略一万字。</p><p class="ql-block"> 虽然传说中,附近埋了好多人的二龙坑有点吓人,亲王府里还出过被赐死的亲王,但也不妨碍这里的房价逼近20万一平,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