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串个门儿

暖洋洋

<p class="ql-block">  杨绛老先生说,“读书好比串门儿,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对这句名言读后喜爱至极。可不就是读书如串门么,亲近,随心,想起了、有空了,就去看一看;心情遇上”对路”的文字了,或抄写或大声诵读或一看再看,均不为过。</p><p class="ql-block"> 细细品酌,原来我也是爱串门儿的!主人忙不忙不打紧,你是只顾要去的。打开扉页,就是正式串门儿了:嗅到淡淡清香,不论墨香、花香还是青草香,一切都是赏心悦目、沁人心脾。你边走边看,驻足可欣赏巨幅山水画,恢弘磅礴、气势逼人。不需多言,你只是看主人唾沫横飞、手舞足蹈的模样,便以感受到他一腔激情和兴奋不已;不需多走一步,舟车劳顿是有的,可你不觉累,眼睛随着他的脚步,走走停停,游览大好河山,还有优秀导游作陪,那是游记了!</p><p class="ql-block"> 不要挽留、不要客套,转眼去另一家,看一篇回忆录。他家有人诉说往事,你不用高声寒暄,坐下来仔细听他娓娓道来:革命年代,前辈们的枪林弹雨和血雨腥风的斗争让人惊心动魄,但舍我其谁的无畏无惧的英雄气概气吞山河!听到后方的妇孺们艰难度日,日夜坚守,和着泪水的默默付出,让人唏嘘不已……。往事不可追,终捱到一切苦难过后的风平浪静,风和日丽的美好来临!看到此,掩卷长吁,好日子是奋斗来的,老一辈人有信仰、有信念、有信心,我们须学习、须珍惜来之不易的一切!</p><p class="ql-block"> 常常佩服曹公雪芹,一本《红楼梦》流传数百年。看似一则爱情故事,内容却涉猎极广,有吃、穿、住,民间习俗,谚语、灯谜,还有诗、词、歌、赋、画,更有人情世故,官场礼路等等。去他家串门儿,一切都是新奇的,进门通身气派的屋舍摆置就已看到当时繁华,也闻到极致奢靡后的腐败气息。一章章读,一张张看,理清关系,看清缘由。除了为主人公和他周围的跌宕起伏情节紧扣心弦,还要为了解诸多不为人知繁琐路数礼节而惊叹。试想这位老人家该是怎样的博学多才!和他交谈,我不说话,只静静坐在这里就已受到莫大熏陶。</p><p class="ql-block"> 串门儿不担心时间早晚,睡意全无时、得空儿时都可。年轻时的我有些自卑,纵有满腔言语说出总觉粗鄙。那时《读者》、《读者文摘》是我钟爱的“左邻”和“右舍”,串门儿不嫌多,不显烦。篇幅不会太长,随手一翻,到哪是哪,一张一张,直到眼睛发涩方才合书告辞。他们隽永清雅、字字珠玑,情调满满,富含哲理,最适合放在床头、案头随手翻看。每每遇到符合心意的话语会记录摘抄,只怕随后忘掉。这样的串门儿轻松自在,毫无要求,只是喜欢。这一喜欢便是多年,直至眼花才改了习惯。</p><p class="ql-block"> 串门儿回来了,任思想在外游荡!有名人说:读书是和高尚的人谈话。没错,书中遇见智者,你不必自责才疏学浅,不必自惭形秽,因为他的智慧和高洁品质令人折服,只是敬仰,只盼指点迷津,开悟点化。他似有金手指,所指之处皆是星光大道。</p><p class="ql-block"> “串门儿”多不多借书证为据。从工作时开始陆陆续续有好几本借书证,上面的字迹能看出人换了几茬,借书内容却不外乎喜欢的那几类杂志,偶尔有“大块头”的点缀其中。而后借书更方便了,“证“换“卡”,图书馆搬到单位楼下。忽又有萌生存书的想法,订阅杂志、网购文集。然而“书非借不能读也”,买的书很快被“书虫”借去,再也不知所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