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所向,行而至远”——陈竹华加入萍聚京城有感

麻山中学 ZH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深夜挑灯,一再修改,书写一段平凡的乡村教育经历;</p><p class="ql-block">几经筛选,焦灼忐忑,参加一场结构化面试资格选拔!</p><p class="ql-block">不远千里,排除万难,乘坐一程久违的绿皮长夜火车;</p><p class="ql-block">焚膏继晷,咖啡续杯,投身一期大咖授课高质量学习!</p> 是什么样的动力,让人如此热血?让人可以暂时放下自己的职业、家庭身份,全身心的投入这场学习?<br><br>大抵是心有所向吧。 <h1><br></h1><h1><b>出发篇:心之所向--打开眼界</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坐在车窗边,长河落日在向后游走,一望无际的玉米地流过眼前,还有那走近“萍聚京城”的岁月。</p> <p class="ql-block">与萍聚京城结下缘分,是在2018年的夏天,我听了一场非凡的分享会,认识了几位热情又可爱的志愿者。</p> <div>2022年3月,终于鼓起勇气,投递了自己挑灯写好的“乡村教育故事”和做好的故事微视频。</div> 4月底听到面试时间是5月3日,紧张得不得了,只有十多天的时间准备面试了。 因为种种原因,7月14日才真正等来面试,还迎来了第一次为期一天半的行动学习。 出发前的再一次线上催化,我此次远行的目标更加明确,向往更加深切。 <div>“一棵树摇动另一颗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一个世界打开另一个世界”,2018年的时候我已经被摇动,7月的行动学习,我接触到了一些新的理念,我结识了一群优秀的人,我已被唤醒,我十分期待走入另一个新世界。</div> <h1><br></h1><h1><b>学习篇:心之所向--提高自己</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抵达北京,马不停蹄。当日下午即进行了开班仪式和课程第一讲。</p> <b>开班仪式</b><br> <br>开班仪式上,北大昌增益教授告诉我们对乡村孩子要“多肯定,多鼓励”;清华吴涛教授分享自己在柬埔寨的看到的生命之树,告诉我们作为一个老师,最重要的是要学会传递思想;国政教育曾玉柏主任告诉我们怎样把一个职业赋予更高的价值和意义;年轻的郑文萍老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教师对学生的引领十分重要。这些发言给了我们诸多的启示。 <b>课程安排</b> <div>课程上的学习,有时是眼界的开拓,有时是智慧的启迪,有时是思想上的升华,有时是心灵的洗礼。</div>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位教授上课上得意犹未尽,每个学员一到休息时间或下课后便围住了授课的教授。每天的课程都是从早到晚上。在这里,每一分每一秒都那么珍贵!</p> <p class="ql-block"><b>现场教学</b></p> <p class="ql-block">为了心中的一份信念,凌晨便等待天安门前的升旗,登上长城极目眺望,心中怀有家国河山,心胸更开阔,心境更高远。</p> <b>联谊晚会</b> <div>精彩的晚会,是展示,是交流,是合作,也是自我多方面的提升。</div> 还是团聚和分享。 <p class="ql-block">班主任朱红梅老师全程陪同我们,不管是来时火车上的活动、课堂上的学习、天安们前观看升旗和八达岭长城的现场教学还是联谊晚会,印象中读书时都没有哪一位班主任这样陪伴。</p><p class="ql-block">上课的时候,朱红梅老师同在台下在认真地听课和做笔记。</p><p class="ql-block">那些优秀的人都在努力地向上生长,我们更当加倍努力。</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归来篇:心之所向--荡开涟漪</b></h1><p class="ql-block">踏上归程,依旧坐在窗边,讲座中的欢声笑语浮现眼前,教授们的讲座我还在努力地消化。</p><p class="ql-block">我问同伴:感觉这次的培训与我们以往的培训有什么不一样?同伴说:我们以往的培训哪里有这么多的大咖?所以我们的课程才会这么紧凑,这就是要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学最多的东西。是的,这样大咖云集的高质量讲座,一生几次能得?</p><p class="ql-block">易丽丽教授、曾玉柏教授、朱红梅老师估计早就想到了吧,所以除了线上直播,还有就是给每个小组分好了记录报道任务,每一场讲座结束,就有一个美篇出来。主要内容就是讲座纪实以及精彩心得体会。</p><p class="ql-block">突然听到有老师提及回去后要开展“分享会”。如果是我,该分享些什么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 、<b>已是曹子八斗才,仍挂云帆济沧海</b></p><p class="ql-block">给我们做讲座的,不是名校教授就是当下名师,或是名企高管。从他们已经取得的成就来看,已经是让人望尘莫及了,然而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一种精神,更令我们动容。</p><p class="ql-block">吴涛教授说“40岁以前没有过过周末,不是在学习就是在学习的路上”“我在台上走的几步,我在台下走了十几年”……</p><p class="ql-block">钱志亮教授除了自己的教学和研究,还开辟了自己的工作室公众号和抖音号,每周四开辟直播传播教育知识……</p><p class="ql-block">姚计海教授给我们创造的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p><p class="ql-block">吴正宪老师走进教室时的如春风般的笑容、讲述教育故事时的温暖深情,四十年如一日地致力于北京乡村数学教育的发展、四十年如一日地爱身边的孩子并给与孩子们帮助……</p><p class="ql-block">全疆发校长开场“不敢说是讲座,更多是分享交流“的谦虚,课题优化讲义式的ppt体现出来的用心……</p><p class="ql-block">张志勇教授坚持用数据说话的科研精神和始终保持批判性思维的哲理思考……</p><p class="ql-block">张景林团队有序紧密的合作和模式化合作课题流程对学生积极性有效性调动的思考和研究……</p><p class="ql-block">赵琳教授一开口妥妥的央视播音腔,对每位老师悉心的指导,在自己领域深入钻研而写出的作品《双语播音主持艺术》《声声入心》……</p><p class="ql-block">郭广文总经理课前要求我们提交作业,课上直接用我们的典型作业为例子,课后还给我们布置了作业并分享了8个常用工具视频微课复习,这样的精心和用心……</p><p class="ql-block">胡春兰老师还没有开始讲座就对我们的密切的关注,充满对学生关爱,三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与学生共练、共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些不是他们的全部,只是通过短短的一次讲座我看到的感受到的,他们已如此优秀,仍不放弃奋斗,那我们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二、 他山之石可攻玉 见贤思齐择善从</b></p><p class="ql-block">讲座的大致内容,可以关注“萍聚京城”微信公众号,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目标进行学习。</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wNTc5NDEwNA==&mid=2247496270&idx=1&sn=b570ee4376fc29ee9e0e48e635cfea34&chksm=9729cc19a05e450f7b0a4a62f662f1b1070673316a6facf7059ab75a4ae686884fd8636a5fb8&token=143555740&lang=zh_CN#rd" target="_blank"><i> </i>从北京带回来的大礼包,等你来拆——2022年“萍聚京城”乡村教师行动学习培训纪实</a>(及其系列)</p><p class="ql-block">清华大学吴涛教授的高屋建瓴</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bnCwWk9QkTxS7BB6weyNgQ" target="_blank"><i> </i>①吴涛|领导力塑造与团队建设</a></p><p class="ql-block">北京师范大学钱志亮教授的深入浅出</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wNTc5NDEwNA==&mid=2247496432&idx=1&sn=3b1204624c7a100d08d5df1c13f94abf&chksm=9729cca7a05e45b19c7526f1faa1281c6417592dfdbbb0d4eca13556706fa5403b920cd86c1e&token=143555740&lang=zh_CN#rd" target="_blank"><i> </i>②钱志亮|有效课堂哪儿来?——兼论怎样上好一节课</a></p><p class="ql-block">北京师范大学姚计海教授的亲切洒脱</p><p class="ql-block">名师吴正宪老师的优雅从容</p><p class="ql-block">名师全疆发校长的实在贴切</p><p class="ql-block">北京大学张志勇教授的幽默坦率</p><p class="ql-block">中国传媒大学赵琳教授的专业示范</p><p class="ql-block">名师胡春兰老师的娓娓道来</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每一位教授老师的风采独特卓然,令人仰慕。每一位教授教师的讲座都很精彩,值得学习。</p> <p class="ql-block">如果是要我在一次分享会给大家分享,我最想分享的就是教授们教师们那些鼓舞人心的精神。而内容上最想分享的可能是郭广文老师的行动学习。</p> 7月14日至7月15日,我们就已经分组,并按小组进行催化,第一次的小组合作催化,我就有两个所得,第一是我觉得这种模式能让人全程专注,并能有所得,我便思考能不能把这种模式搬到课堂上作为一种授课模式?第二是我们的课题研究实际上也可以用这种模式,至少找到一个真正的课题,可以通过小组催化产生。<br> 第二次线上催化,我便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通过此次”萍聚京城“的行动学习,至少可以解决一个具体的课题问题。<br>这两次的催化,应该都是郭广文老师这次行动学习的一部分内容。因为在上郭老师的课之前,都要交成文的作业。作业中就有鱼骨图的应用。 郭老师的讲座,再一次回顾了行动学习的流程和目标设定的SMART原则,然后通过实操——进行现状回溯来进一步理解流程和原则,并分享PDC实践理念及项目举例。 <p class="ql-block">然后以小组的问题为例子,详细讲解“鱼骨图”工具和“价值树”工具的区别和应用。并进一步实操,小组合作制作问题解决“价值树”,并用已做出来的价值树案例又进一步补充了一些如复式投票法、PK法、偏好矩阵法等工具。</p> 最后,郭老师为了让我们的行动学习更又实效,还给我们制定了项目规划和下次辅导前需要完成的作业。<br><br><div>课程结束后,郭老师把8个实用工具的微课分享给了我们以便我们进一步学习和应用。</div><a href="https://m.umu.cn/session/audioslides/2QKODd493?fwx=1&state=1662911302&locale=zh-cn" target="_blank" class="link" contenteditable="false"><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系统解决复杂工作问题的8个实用工具</a><strong></strong><br>对于做课题十分实用。<br> 行动学习中讲究小组合作方式,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完成美篇制作、联谊会节目等项目。今后的课题便可以用行动学习的教练式催化,小组合作式实施。<br><br>我先来当好一个搬运工,然后我还要做个生产者,为学习、为家乡、为教育贡献些许力量,荡开爱的涟漪。 <h5><br></h5><h5><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写在最后的感谢:</span></h5><h5><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因为有朱红梅老师、黄丽荣老师、张婷老师三位班主任,他们不仅是活动的组织者,又是我们学习的陪伴者,他们让我们更有凝聚力,让我们学习效率更高。</span></h5><h5><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因为有了宋吉妍老师、崔伟杰老师和吕老师等曾主任团队成员无微不至的照顾,我们远在千里却有家的温暖。</span></h5><h5><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因为有了行动学习团队的指导,在这短短的几天,我们之间有了密切而深入的合作,成为了亲密的“同学”。</span></h5><h5><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感谢萍聚京城,感谢所有支持的、同行的人;当然,还有在背后默默捐助、给我们提供机会的人。</span></h5><h5><br></h5> <p class="ql-block">萍聚京城欢迎您,一起向未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