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马厂塬遗址

沁园

<p class="ql-block">  在民和县马场垣乡,早就知道有一处新石器文化遗址,但不知具体位置,今年八月份,终于有空去探访了一下。早上起来,带上雨伞,打开导航,步行2公里就到了边墙村,遗址就在边墙村。</p> <p class="ql-block">  在“马厂塬遗址”石碑处,踫见一位村里的老人,我问老人遗址的位置,老人指着西面的台地,给我讲了一段传奇故事——很早的时候,台子上有城墙,里面住着一支部落,不知什么时候,中原汉人来到这里,攻打这座土城,久攻不下,于是,在城墙外围堆起土堆,用白灰盖住土堆,城墙里面的人看到白色的土堆,以为中原人很多,又准备了充足的粮草,担心城墙很快会攻破,于是,城墙里的人全部跳进湟水河自杀身亡,中原人攻占了城池。</p><p class="ql-block"> 老人的话只是传说,可以肯定的是有一支少数民族部落,曾经生活在这里。传说反映的是中原文明进入河湟谷地,与少数民族文明发生了激烈的踫撞,汉族农耕文化印象游牧文化,推动了河湟谷地的文明进步。</p> <p class="ql-block">  从老人的口里,我掌握了一些遗址信息,为了一探究竟,我走到这块台地上。遗址地势平坦,北面是湟水河,东面和南面是深沟,只有西面连通外围,整个地形易守难攻,确实是一块军势要地。</p><p class="ql-block"> 在台地周围的坡里,能见到很多破碎的陶器残片,有的还能看到画纹。从残片就能断定这里确实出现过人类文明——就是马厂塬遗址。</p> <p class="ql-block">  马厂塬遗址在青海省民和县马场垣乡边墙村,湟水河南岸,这里是马家窑文化马场类型的命名地,1924年瑞典人安特生发现,安特生以这里出土的陶器命名为马厂(场)类型,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不仅包含了马家窑文化马场类型的居住遗址和墓地,还包含辛店文化的居住遗址和少量的齐家文化、卡约文化的居住遗址和墓葬。</p><p class="ql-block"> 所见陶器有马家窑文化马场类型的泥质红陶和灰陶质,有圆圈纹、蛙纹、方格纹、网纹等图案。制作精细,分为壶和罐两大类,还有少量陶杯等器物。陶器纹饰简约朴实,美观而大气,它不但美化了古老的陶器艺术,更为中国美学史、艺术学史增添了新的内容,是高原先民在审美意识及情趣上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也体现了浓郁的地域文化及其艺术特色。</p> <p class="ql-block">  河湟谷地是青藏高原文明的发祥地,千百年来,这里的人民为中华文明的进步和民族团结做出了贡献,创造了灿烂的文化。</p><p class="ql-block"> 愿家乡的明天更加美好。</p><p class="ql-block"> 2022年8月19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