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当今社会“文人画”没落的一点探究,欢迎转发!

布衣书画-李永春

<p class="ql-block">当下画坛统一呈现出画风之精细、尺幅之巨大、视觉之强效的面目这些“高大上”作品以正式取代了已有千年历史的中国绘画的最高标准“文人画”的地位,这其中的原因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和反思。</p><p class="ql-block">“文人画”(目的是以画言物、明志、表意)是指绘画作品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境界和文化素养的绘画。可以说是一群有着绘画技艺和文学修素养的人通过绘画来传情达意表现心境的绘画。这也是“文人画”区别于民间画工(目的是养家糊口)和宫廷画家(目的是服务政治)的重要标志和关键。是性灵者也,思想者也,活动者也,非器械者也,非单纯者也,说明了文人画所具有的文学性、哲学性、抒情性。在传统绘画里它特有的“雅”与工匠画和院体画有所区别,独树一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教育,如儒家倡导的“六艺”或是“琴棋书画”都是文人必备的功课,经年累月的学习,代代相传的学习,如同家常便饭。而在所谓的新教育的西式教育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正逐渐远离和消失,原本是十分熟悉的、司空见惯的传统文化,反倒变得高深莫测起来,如中国书法艺术,他和中国画是属于一种唇齿相依的关系。</p><p class="ql-block">中国古代人人都使用毛笔作为书写工具,文人更是基本上都写得一手好字,而在近代,随着书写工具的改变,特别是电脑时代的到来,不要讲写出一手漂亮的毛笔字了,有很多人常常是提笔忘字,近年来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汉字书写大赛”节目,我想也正是基于目前国人对传统文化的陌生,想通过节目来唤起国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因此可以想象一位对书法寞生和不精通的画家,他怎么会对“文人画”有所感悟和建树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又如传统的诗词文化教育,在当下的教育中基本也是捉襟见肘,少得可怜,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文人画”的发展和认知。王维作为“文人画”鼻祖,早在唐代就进行了诗意化的绘画创作。</p><p class="ql-block">国画大师潘天寿先生也深有体会地说:“我以为一张画,有时凑上一句或一首好诗,也像山水得风而鸣,得雨而润,能作诗的画家,他可以集中精力作画,把画所不能及到的,用诗去补救。不会作诗的画家,知道自己无法补画不足,拼命在画上雕琢,反使画不自然。这是不会作诗的画家吃亏的地方。”可见诗词文化修养在绘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可以说,是否会诗词是评判一个画家或是一幅作品是不是“文人画家”和是不是“文人画”的关键性指标。可反观当下,又有几个画家能吟诗作对的?可想而知,一个书法不佳、诗词不通的人,他的画能称得上是“文人画”吗?但当下的现实就是如此,正因为大家都没有学过或者说都没有学通,画画的人不会,观画的人不懂。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在新文化运动时被推翻了一批,在文革浪潮中被打碎了一批,在开放后被西方代替了一批,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从我们中国人的生活中编到了教科书中,国家都不得不推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牌子来保护。在大的时代面前,许多传统文化不为人知,这种情况也导致了和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的中国“文人画”面临发展传承的困境。</p> <p class="ql-block">“文人画”做为一种文人墨戏,其主要作用是抒情达意、表达情感的,而且“文人画”只在哲学、美学、文学上有所作用,基本谈不上有什么社会公共性功能,“文人画”是作者通过用笔的快慢缓急,用墨的浓淡干湿,让观者与作者产生共鸣,更多地是自我遣兴功能,因此“文人画”的这种特别内涵与当下美术创作的宗旨追求“三最”是相背的、是不符的。当下的美术创作往往大而空洞,不是重复堆砌构造,就是施展奇淫技巧精工描摹,有的更是用照片为本创作,作品展现的是尺寸大而气势弱,内容大而内涵少,数量大而精品少。“文人画”是有感而发,而当下美术创作更多地是奔奖而去,即“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各级画家和美术院校师生大都是想通过“美展”功成名就,以此来确立自己的艺术地位,有的人更是想通过“美展”来提高自己作品的价格,而美术组织也以是否能够入选参加“美展”,能够入选参加几次“美展”,都获得过什么奖来确定画家是否有资格加入哪一种级别的美协组织成为会员。因此,一到了美展征稿期间,各种类的“高研班”“国展冲刺班”就层出不穷、纷至沓来,我们不禁要问,进了“美展”就代表了掌握中国画的真谛了?参加一两个月“高研班”和“国展冲刺班”就能说学到了真本事?</p> <p class="ql-block">我们看古代许多优秀的作品很多是小品画,他们的尺寸都在盈尺间,但气局大,内涵大,可谓是小中见大,作品所承现的笔墨技巧、精神内涵都十分精深,欣赏这些作品让如品一杯香茶回味无穷;而现在美展的大作品则让人过目就忘,大同小异,讲求的是针对评委们的一次性视觉冲击,一但冲击成功就功成名就了,那怎么冲击呢?首选用“大”啊,一米不行,来两米的,两米不行整三米的,大能吸引眼球和目光啊,大也能表示作者花了力气了,真是可悲啊,画画要用花力气来衡量,要通过比大小来评判。但这正是当下美术创作的宗旨追求,是进国展进美协的硬性指标,因此那种表意抒情的“小不点”文人画是没有什么人画的,也没有什么人来研究的。</p> <p class="ql-block">文人画的发展传承已走过千年历程,经历了多次重大变革和冲击,特别在近现代受西方美学思想和技法的影响,在五四时期又是被当成糟粕和革命的对象。</p> <p class="ql-block">不管如何,传统的文人画因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强大的文化基因依旧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土壤中。在当下,作为一个有良知的、头脑清醒的中国画家应该研究传统、努力传承;从国家角度来说更要大力宏扬传统文化,做好保护和研究,让“文人画”这朵民族绘画艺术之花永远盛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