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说要去丽江,我的记忆就回到了二十年前。晶莹夺目的玉龙雪山、树木苍翠的云杉坪、风景如画的黑龙潭公园浮现在脑海中。时隔多年,这些地方一定发生了很多的变化。我也想去看看,寻找散落在那里的记忆。<div> 记忆中的四方街热闹非凡,酒吧里是年轻人的欢声笑语。石桥边有歌手一边打手鼓或弹吉他一边演唱着自己写的歌曲。人们缓步在石头铺的小道上,道旁的商店里商品琳琅满目。小河流水潺潺,到处是一派祥和的景象。</div> <p class="ql-block"> (二十年前在丽江古城旧照)</p> 这次去丽江打算体验不一样的风景,因此我们去了束河古镇和白沙古镇。束河古镇位于丽江古城西北部,是当年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是纳西先民最早聚居的地方。八月的天气很热,进入古镇后绿树成荫,凉快了不少。和四方街一样,这里商铺林立。疫情过后,这里的旅游业也在逐步恢复中,我们一路走来,街道安静清幽,游客不多。四方听音广场似乎还在诉说着疫情之前的热闹景象。来这里可以体验东巴文化,有私人小店售卖东巴文化的旅游纪念品,也有政府主办的东巴文化体验馆。 在主街道上政府修建了很多二层的商铺,建筑风格类似西安的大唐不夜城。现在很多商铺已经是人去楼空。走过商业街后我们信步走到了民宿客栈街道。客栈里要么种了许多鲜花绿树,要么十分具有民族特色。游客不多,有的坐在客栈庭院里安静的喝着咖啡,吃着甜点。从玉龙雪山流下来的雪水经过这里,我似乎只是听到了流水声。 古镇的另外一个角落--小吃街依然很热闹。丽江腊排骨,丽江火塘是外来游客要体验的。这里的酒吧、咖啡厅会有歌手在唱歌,并没有商业气息的宣传或是叫卖声,我想这也是游客喜欢在这里小憩的原因吧。 <p class="ql-block"> 白沙古镇位于丽江城北约10公里,曾经是纳西族丽江政治、经济、商贸和文化的中心。是木氏土司政权的起源地。白沙古镇的生活气息比较浓厚,就类似于一般的集市。但是建筑比较古朴。这里的手工刺绣很发达,有多家刺绣坊。坊里的展品有恢宏大气的,也有小巧精致的,色泽鲜艳,品种繁多,有屏风、折扇、挂幅、唐卡等。这里还有手工艺人在刺绣。坊内的作品禁止拍照,如果你感兴趣就亲自来看看吧。</p> 白沙壁画是丽江世界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是丽江多元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壁画中描绘的宗教人物,以宗教为折光,融入了画师们的美学思想,或隐或现地表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壁画融汉、藏、纳西文化一体,众教合一,展示了藏传佛教和儒、道等生活故事。 白沙壁画对各种宗教文化和艺术流派兼收并蓄,独树一帜。绘画布局周密,用笔严谨,色彩富丽,造型准确,人物形象逼真,明显吸取了东巴画粗犷、色彩对经强烈、线条均匀、笔法洗炼等特点。丽江壁画中所涉及的题材比较广泛,对飞跑的骏马、盛开的荷花、山林田野、花鸟草虫等自然风光都有描绘,这些画都明显展示了画家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积极入世的思想情感。 <p class="ql-block"> “到西安看坟头,到北京看城头,到云南看山头”,到丽江肯定是要去看看玉龙雪山,只不过这个季节不是赏雪的时候, 云杉坪和蓝月谷都在玉龙雪山风景区内,现在去这里山青水绿。现在修建的公路笔直而且宽阔,一路上就可以欣赏玉龙雪山的美景。进入景区后可以自驾到甘海子草地。这里视野开阔,下车后凉风吹来,真的体会到了秋高气爽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二十年前在云杉坪旧照)</p> 我第一次到云杉坪的时候是冬季,没有缆车。人们可以骑马或步行到云杉坪。云杉坪在玉龙雪山主峰下,因此站云杉坪上就可以看到巍峨的雪山。交通条件的改善让很多出行不便的老人和孩子也能轻松旅游。下缆车后可以走栈道,一路上凉风习习,古木参天。到了云杉坪后可以买小吃充饥。八月的云杉坪草地青绿,雪山上少有雪,但是云彩却十分好看。这里除了游客以外还有许多拍婚纱的情侣。传说云杉坪是纳西族第一对情人殉情之地,也是青年男女追求自由奔放的爱情之地。据此改编的实景剧“丽江千古情”每天都在演绎着这个动人的爱情故事。 蓝月谷在云杉坪脚下。玉龙雪山的雪水流到这里成为蓝色。这里微风习习,波澜不惊。俗称“白水河”,因湖水湛蓝、山谷呈月牙状而得名。全段分为玉液湖、镜潭湖、蓝月湖、听涛湖,有着"小九寨沟"的美誉,犹如一个蓝色月亮镶嵌在玉龙雪山下,是玉龙雪山新兴的网红打卡地。在蓝月谷我还有幸看到了阿来的一篇散文《一滴水经过丽江》,因为文章构思巧妙,文辞优美而被选入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课本。<div>文章和音频链接如下:<br><div>https://mp.weixin.qq.com/s/ELMWccDObRQ7VuFKMNkK4A<br></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