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金句分享】</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做决策必须从“什么是正确的?”出发,不能从“什么是可以接受的”出发,更不能从“谁是正确的?”出发</b>。</p><p class="ql-block">【参考原文】</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正确判断</b></p><p class="ql-block"> 【今日课件】</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五项修炼 胜券在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第二十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行动课:回到原点,从正确出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火锅店案例的主人公提前行动,已经做出了自己坚定而正确的决策,我们大家也要紧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咱们先来总结回顾前面学习的内容,看看火锅店这位同仁的决策表,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请看PPT内容,我就不赘述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决策的第一步是回答问题的本质。决策就是决定策略,我是选A还是选B,还是选C,一般而言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所以就要回到问题的根源,我做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战略意图是什么?目标是什么?比如开大店还是小店,首先就要回到我开店的目的是什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这个问题又会让我们加深对问题本质的思考。决策的本质是让插头找到插座,连上电路,也就是我们要做的事情,要符合人生和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要符合大道才能链接无量源泉,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蓬勃发展,这是根本。格局、境界高的人能一眼看清规律,迅速做出正确决定。而我们普通人一开始找不准,看不清。没有关系,我们通过几个步骤,持续思考,持续迭代,后面的路走不通我们就返回来继续思考我的目的、目标、战略、意图到底是什么?是否走在道上?是否符合人生和社会的发展规律?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火锅店的同仁,真诚写下自己的目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们也都要写下来了。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第二步、找边界条件,就是找客观存在的限制性条件。目标是理想边界,条件是现实。边界条件在边界内做事才能达成目标,不然都会变成了空想、妄想。我想开店,那就先盘点一下资源条件,包括有形的,也有无形的。正如火锅店这位同仁列出的资金、团队、客户、渴望等等。客观事实认得越清,列的越详细,越容易达成目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那第三步就是列出多个策略并验证。验证就是看边界条件和目标的吻合程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比如我今天想从北京到上海游,走水路、坐高铁、坐飞机、骑自行车等多个方案,哪个方案能到达呢?这就是要用边界条件来验证。我资金不够,飞机、高铁就不行了。走水路,现在京杭大运河已经不再通行了,骑自行车我的体力又不支,时间呢也不够,你看似乎体力、时间等等的边界条件无法改变,也没有更好更多的方案,这个时候怎么办呢?我们能改变的只有自己,所以就要回到问题的根本去思考,思考自己的战略意图、目的、目标是否正确,进而进行修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同仁们,大家也同样如此。正如我们这位开火锅店的同仁,她听取了多方面建议,最后形成了五个可行方案,每一个方案都有其侧重的边界条件,一一找出来,验证当下客观边界条件和主观目标的吻合程度,就是现实和理想的距离。测试的结果让这位同仁陷入了深思和纠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没有完美的方案,那她就开始考虑妥协。比如我现在这家店是700平米,我要做成中型店吗?或者我找怎样的地段,就根据店面做什么样的店吗?或者我先开一家小店作为实验,这个想法对餐饮界的同仁们极力的反对。做餐饮哪能实验呢?要做一定要做好,没有这个信心一定不会做好。所以同学们,这个时候怎么办呢?走不通的时候就要回到第一个步骤思考:我开店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我是否走在正确的经营之道上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德鲁克先生说,我们必须确认我们的出发点是正确的,而不只是在我们面临的选择上纠结与妥协。因为,如果出发点都是错的那就是从一堆错误的选择中进行挑选,那么最终结果也不会是正确的。这个观点很重要。下面我们学习一段德鲁克先生的故事,然后再开始我们的行动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德鲁克先生在1994年第一次接到了一个重大咨询任务,是要对同样汽车研究其组织结构和管理政策。在正式工作开展前当时的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斯隆先生把他叫到了办公室,并告诉他:我不会告诉你去研究什么,写什么,得出什么结论,那些都是你的事情。我对你只有一个要求 那就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你认为什么是正确的就如实写下来。你不必顾虑我们的反应,也不必怕我们不同意,尤其重要的是这你不必为了使你的建业容易为我们所接受而想到的折中。在我们这里,谈到折中妥协,人人都会,务必劳驾你来指出。你当然可以折中,但是必须先告诉我们什么是正确的,我们才能有正确的折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德鲁克先生对这句话深深的触动,做决策必须从什么是正确的出发,不能从什么是可以接受的处罚,更不能从谁是正确的处罚。只有弄清楚什么是正确的,才会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妥协。如果是担心什么可以被人接受,或者担心哪些东西最好不讲,以免及其反对意见,其实都是徒劳无益,浪费时间。决策如果是从什么是可以被人接受的这个问题出发,人们通常会放弃那些最重要的思考,于是做出的回答就不会,更不用说做出正确的决策了。所以,德鲁克先生说呀,斯隆先生的这段话足以作为每一位决策者的座右铭。把这段话呀做成霓虹灯箱,时时摆在决策者的面前呢,都十分不一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同学们,在第一期百日我们学习稻盛哲学,稻盛先生的判断基准只有一条,那就是他一生的追问:作为人,何为正确?德鲁克先生同样告诉人生最重要的做正确的事。回到东方哲学我们的古圣先贤呼号匍匐,奔走相告,也无不是在告诉我们两个字:正确。走上正确的道路,道就是正确,是与老天爷的意志同频,与天理大道同频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好了,同学们,下面我们就开始修正课,回到原点,从正确出发。无论大家是面临找对象或者创业,还是选择工作当中,我们都回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上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昨天我们火锅店案例的主人公,拿出了三个小时的时间做反省,在两个小时的时候就找到了自己的答案,做出了内心坚定的一个决策。我们先听一段原音频这位同仁的真诚分享。我们有请河北沧州的张颖同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郭老师好,各位五项修炼学习班的同仁们大家好!我是来自河北省沧州市山羊开泰火锅店的创始人张颖,无比的荣幸在这里跟大家来分享我的案例。前一段时间我就开高端大店还是开网红小店进入了决策的两难之中,在老师的帮助和梳理下,我找到了我决策的本质是什么,我也通过自己的反省找到了自己的亏欠处。特别要说一下我这次的反省。在之前我也有过反省,其实那只是很浅的,这次我真的让自己深深的进入了反省。在反省的开始,我有半个小时也是心静不下来,大脑一片空白,是一个发问把我带入了深深的反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你是爱客户的口袋,还是真正的去爱客户?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如果说几年前我在创业的时候是为老百姓提供真材实料的食材是暗合道妙的话,那么今天什么又是我企业发展之道?通过这个发问,我看到自己以往的经营只是把它放在利益的最大化上,只是灏明的想去打造第一个火锅品牌,没有用心的真正的去爱我们的客户,尊重我们的客户,其实客户现在到店的需求绝对不是为了满足于温饱,他们更多的是来自于精神的需求。有的客户忙碌了一天到这里就是想要一份亲近,有的真的是在单位上遇到了一些不愉快,来到这里就是要一份关爱。可是我们如果不去洞察客户的需求,把喜欢清静的客户安排了最吵到的位置;把那些需要关爱的客户却无视于他,那么我们等于又一次伤害了我们的客户。当我看到我对客户的亏欠处的时候,我突然觉察到,原来我们作为一个餐饮店,绝对不是一个单单只卖产品的店,我们是一个可以做一个付出爱的店,我们可以把我们的爱传递给我们的客户,我们可以透过我们的洞察,把需要清静的客户安排在最安静的房间里,我们把那些真正的看上去疲惫的、疲劳甚至心情不愉悦的客户给他送一杯热茶,送一杯热奶,去关爱到他,让他在这里真的得到身心上的放松。我们还可以再延展我们的服务,为我们的客户准备一些带给家人的小礼品。因为我做多年的宴请啊,商务宴请我知道是很占时间,我们的客人在这个环境里也有很多的无奈,他们也想陪伴家人。但是工作放不下,应酬放不下,所以我们能够觉察到客人内心的这份亏欠处。我们为客人准备一些礼品,让他带给老人、孩子、爱人,让他在小片上写上他最想对家人说的那一句话,我想当这份爱流淌起来的时候,我们才是最幸福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通过反思,我内心无比坚定的知道自己想要开一家什么样的店了,它已经在我的内心勾勒出来。它是一个真心去爱客户,能够为客户提供无形价值的店,这也是我们行业的空白处。所以在这里真的感谢各位老师和同学们的指引,也感谢老师和同学们的聆听。</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是的,同学们,张颖同仁回到问题的本质重新思考自己开店的初心使命,千头万绪的问题变得清晰起来。我们看她升级的这张决策表,她的目标不再是在结果上的利润和名利,而是在因上的做一家不仅为客户提供高质量有形价值,同时提供无形价值的餐厅。结合自己的边界条件呀,他迅速做了决策,即特略伊所示,具体的内容大家可以仔细阅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好了,同学们,下面我们将行动练习的步骤再次分享给大家。和第一项修炼的行动方法一样,都是四个步骤: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场景、起心动念、多种后果、行动启示。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课上时间有限,大家在周六周日的时间可以拿出两到三个小时解决我们自己的重要问题。通过反省来重新思考初心、目的、目标,这也是张颖同仁的实践过卓有成效的方法。我们不用去质疑方法的对错,一份行动一份收获;十份行动就有十分收获。那我们再来详细的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第一步、写下一个自己亏欠的场景。比如开店就反省对客户的亏欠。找对象就反省之前恋爱自己亏欠的地方。张颖总想到了一个亏欠客户的场景,一位董事长来用餐前啊,反复强调自己是跟客户的私密性见面。结果出门就遇到了一位同行,很是尴尬。这位董事长说又辜负了我的信任,这个地方再也不来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第二步、起心动念。认真写下至少20个细碎的起心动念,特别是不好的起心动念。正如张颖总讲的,看到自己写下的这些很不好的起心动念,才明白自己的贪欲,自己的眼睛都是盯着客户的口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第三步、多种后果聚焦一个严重的不好的起心动念。写出三五个维度,至少十个,多种后果。比如客户说再也不来了,利润持续降跌,在家庭中,在与其他朋友相处,在跟孩子的关系中,是否有这种不好的起心动念引发的严重后果等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第四步、行动启示。反省亏欠不是为了责怪自己,而是从不正确修正到正确。叩问自己:我开店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我到底要开一家怎样的店?我只是为了自己的名利吗?作为人,何为正确呢?将自己的目的、使命、愿景写下来,正如张颖总所说的坐下来30分钟啊,脑子完全是一片空白。但是当她真正坐下来记下来后啊,她真正的把自己转化到平时的工作生活场景里面去,去想自己和客户每一个接触场景,想他们的每一个背影,他们每个人带着需求和渴望而来,又带着什么离开呢?他让自己沉浸在那个场景里,不断的叩问自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真的爱客户吗?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真的真的爱客户吗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真的、真的、真的爱客户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最终打开心门,听到了客户无声的渴望,从而也找到了自己开店的目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同学们,给自己时间,跟自己的心灵对话。这世间有一个秘密,那就是德鲁克先生讲的所谓的最高层面的认知,我们每个人都有。是什么?在哪里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阳明先生告诉我们,良知即是天理。叩问自己的良知:我要成为怎么样的人,我要做怎样的事?良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就是正确的事,是最高层面的认知,是从正确出发。正如张颖同仁,她说我终于感受到了心中的宝藏。</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