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酱豆豉

幸福行动

<p class="ql-block">  又是一年三伏天。</p><p class="ql-block"> 酷暑难耐。姐姐带了父亲来家玩,还带来一小碗酱豆。</p><p class="ql-block"> 记忆一下子拉回了童年。</p><p class="ql-block"> 一进入伏天,母亲就会倒出满满一小盆黄豆,坐在檐下,细致地挑拣出里面的砂石、坏豆,淘洗两遍,下锅煮熟,放凉,拌上适量面粉。</p><p class="ql-block"> 这个时候,我和姐姐会接受一个光荣的任务--割黄蒿。小河湾处,大太阳底下,割上一大抱,一路轮换着,满头大汗地背回家来,我们也因此得到母亲奖赏的冰棍。我们一边美美地噱着冰棍,一边看母亲把拌了面的豆子用黄蒿严严实实地盖起来。</p> <p class="ql-block">  过一段时间,黄豆长了黄霉,变得黏糊糊的,母亲就用盐、花椒叶和去了籽儿的西瓜瓤等食材,做一坛酱豆豉。酱豆装进坛子里,母亲用薄塑料膜把坛口密封,用细绳勒紧,再在坛口扣上一个碗,放到太阳下曝晒,间或还会把坛子转一转,换个方向接着晒。过了伏天,一坛子香喷喷的酱豆豉便做好了。</p><p class="ql-block"> 豆豉开坛的时候,母亲总会指派我们姐弟送给东家一小碗,西家一碟子。母亲常说:“大家都尝尝,分着吃才更香。”</p><p class="ql-block"> 很多人都是直接拿豆豉蘸馍吃。母亲却会进一步加工:在锅里倒上菜籽油,烧得热热的;再放进花椒、八角、葱姜碎、小辣椒,炸得香香的;最后倒入豆豉,加水适量,咕咕嘟嘟滚几滚,满屋子都香香喷喷的。</p><p class="ql-block"> 就着这豆豉,我们姐弟三人围坐在院子里的石桌旁,手握包谷面馍,吃得津津有味。母亲坐在一旁看着,满脸都是笑容。这个场景,至今还时常出现在梦中。</p> <p class="ql-block">  上师范时,每周回家一次,返校时母亲总会让我带上一瓶子豆豉。我的室友们可都是母亲的忠实粉丝呢!她们对母亲做的豆豉交口称赞。</p><p class="ql-block"> 成家后的我,对母亲做的豆豉,喜爱依旧。</p><p class="ql-block"> 如今,又是三伏天。物是人非,母亲已离开我们两年,这酱豆豉,再也没有母亲的味道了。</p><p class="ql-block"> 不觉间,双眼模糊起来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