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两首写雪五绝

珞珈之音

<p class="ql-block">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p><p class="ql-block">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p><p class="ql-block">这首古诗的题目是《夜雪》,是白居易写雪最精彩的诗歌。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很多诗人写雪都是从雪花的形状、颜色等角度出发。但是白居易写这首唐诗的时候,唯独是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来写夜雪。</p> <p class="ql-block">“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开篇两句白居易就写出了夜雪所带来的感受。因为下雪,他突然在晚上感觉到更加的寒冷。之前非常暖和的被窝在今天晚上变得冰冷。白居易起身往窗外看,看到一片雪白的景象,原来是下雪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夜深的时候,白居易也已经感觉到雪花的来临。为何如此?乃是因为“时闻折竹声”。如果是风雨,白居易都是能够听到的。但是在这寒重的夜晚当中,唯独只能听到竹子断裂的声音,那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晚上下的雪太多太大,直接把竹子给压折了。</p> <p class="ql-block">这是白居易书写雪花非常著名的诗篇。除此之外,白居易还有另外一首古诗写写到了雪。但是在那一首古诗当中所表达的意蕴就更为深刻了。且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雪散因和气,冰开得暖光。</p><p class="ql-block">春销不得处,唯有鬓边霜。</p><p class="ql-block">这首古诗的题目是《早春》,已经写明是春天的景色了。白居易的唐诗向来是比较通俗易懂的,尤其是像这首只有20个字的古诗,所表达的意蕴更为浅显直白。前两句写随着春天的到来,天地万物都已经恢复了生机。冬日里冰封的那一切,在春日的温暖之下都出现了变化。</p> <p class="ql-block">“雪散因和气,冰开得暖光”,因为春天气息的到来。雪花都已经完全融化。冰封的河流和田地也已经开始化冻。冬天的寒冷有多大威力,春天的温暖就有多么的令人敬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是在这首古诗的最后两句当中,诗人的思绪发生了变化。所书写的人生感慨,也更加深刻。“春销不得处,唯有鬓边霜”,这温暖无比的春风能够带来冰雪的融化,但是唯独不能融化头上的白发以及脸上的鬓角泛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这里,白居易把人的生命规律,也就是头发和鬓角变白的自然现象和大自然冰雪在春天的气息中融化融为一谈,虽然写的是雪,写的是春天所带来的变化。但是其中蕴含的更多的乃是对于人生变化滋味的感慨。虽然只用了这首古诗的最后10个字,却表达出了白居易对于年华易逝,曾经青春的岁月不再的人生感悟。</p> <p class="ql-block">白居易两首写雪的古诗,其中的感情表达却不尽相同。第一首古诗描绘的是雪来之前诗人的感受,第二守则是借春天来临雪花融化来表达年华逝去的哀伤。两首古诗各有侧重点,但都是不朽的唐诗名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