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事

泥融飞燕子

<p class="ql-block">  我喜欢花。</p><p class="ql-block"> 童年记忆中最美的花是被我们称作“秫秸花”的蜀葵。蜀葵开在一位奶奶的院子里,印象中,踮起脚尖,是可以使目光越过围墙一睹蜀葵的芳姿的。因了这些花的缘故,我常常背着弟弟或妹妹在这里流连,有时候我能够进到院里,更幸运的时候,奶奶摘几朵送给我,我便喜不自已。蜀葵花有多种颜色,白的、粉的、红的、紫的,最难得的是一种深紫色的,充满了神秘的诱惑,我常常与它对视,为它着迷,为它倾倒。蜀葵的花瓣有单层,有多层,沿着直直的秸秆,一直往上逐次盛开,未开的花鼓出花苞,开过的花结成花饼。我有时把花整朵别在耳边,或者把花瓣摘下,从花瓣连接花萼的地方横向揭开,揭开的地方有一些粘滑的液体,趁着黏糊劲把花粘到自己或者妹妹的额头上、腮蛋儿上,我们相视而笑,特别开心地笑,觉得这是一件很美的事,觉得自己也因为花的美而变美了。花是甜的,花饼也是甜的。我有时忍不住吃新鲜的花饼,甜丝丝的,记忆里那是小时候难得的美食。因为太喜欢,也曾向奶奶讨要了花种,尝试回家自己种,但并没有记得种花成功。或许正是因为蜀葵是那个贫瘠的年代里唯一盛开在我记忆里的花,我对它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如今,它也移居城市,成为美化城市的一份子。在众多城市花卉中,它显得很不起眼,但它却常常吸引我的目光,唤起我童年的许多美好记忆。</p> <p class="ql-block">  近几年,随着城市文明程度的不断提升,我所居住的小城沾化也被各种花草装点得格外美丽。小区内,街道两旁,公园里,甚至是公路的中央,到处盛开着各种鲜花。从春开到夏,从秋开到冬,这座小城只有冬天最寒冷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看不到花的影子。冰雪尚未消尽,第一朵迎春花便绽放笑脸,拉开了春的帷幕。当然要想发现它,你必须到那徒骇河畔,在朝向河水的硕大的岩石的夹缝中,它被保护得很好,西北风很难侵袭到它,东边升起的太阳会第一时间照耀到它,河冰融化的信息也是它第一个知道,它就在那里绽放。别小看这黄色的小喇叭,它的嗓门可真大,这之后,一朵两朵三朵,无数朵迎春花被唤醒,次第开放。紧接着,黄色的连翘,白色的紫叶李,粉色的杏花,红色的桃花,白色的梨花,一种花接一种花呼啦啦、活泼泼地盛开起来。</p> <p class="ql-block">  这个时节,你有一两天不出门,外面就变了一个世界。你刚感叹错过了杏花盛开的美景,一闪眼,桃花开得正艳,转而喜笑颜开。街道两旁,一片金黄,那是连翘;一片洁白,那是紫叶李;一片粉红,那是桃花。每到这个季节,我的手机内存很快就会不足,手机相册里、朋友圈里都是各色的鲜花。这个季节出去散步,我常常在花间流连驻足,拍个不停。先生总是嗔怪我:“每年都拍,每天都拍,你手机都满了,花不还是去年的花的样子吗?”我才不管他,自顾自拍个不停。“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他哪里知道,花已不是去年的花,人也不是去年的人了。</p> <p class="ql-block">  记得以前,我总在一种花开罢的时候伤感一番,感叹时光易逝,感叹美丽凋零,但现在我却换了一种心态,因为我发现当低处的繁华开罢,一抬头,你又会被高处的紫槐花、白槐花勾住了双眼;当地上的花被艳阳炙烤得有些萎靡的时候,那池里的荷花又摇曳生姿了;夏花的烂漫深深吸引着你,那傲霜的秋菊也同样会令你折服。斗转星移,四季轮回,每一种花有每一种花的姿态,每一种花有每一种花的使命,它们踏着时令的节点,跟随四季的脚步,从容地来到这世界,孕育,成长,盛开,凋零。然后,新的生命会孕育,新的花会接序盛开,这就是自然之道。所以当烂漫春花开罢,我不再伤感,而是满心欢喜迎接夏花的绚丽;当夏花开尽,我又期待邂逅秋菊的盛世美颜;即使是所有的花都凋零,我又会盼望来年春天第一朵迎春的盛开……</p> <p class="ql-block">  我喜欢花,也喜欢那些写花的诗词。想必那些用诗词来写花赞花的人对花的喜爱也不亚于我吧!诗仙李白是爱花的吧,“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对月饮酒,孤独伤感之时,他也要把酒摆在花间,哈哈,真不愧是浪漫主义诗人;“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原来即使是不懂“浪漫”的杜甫也会像我一样在春日里四处寻访花的踪迹。“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宋朝都市常有卖花担子,一肩春色,串街走巷,把盎然生趣送进千家万户,词人李清照也是爱花之人,她买下一枝最满意的鲜花,手执鲜花,满怀深情地进行欣赏,并斜簪云鬓,与花比美。最喜欢那句“买得一枝春欲放”,读到这样的诗句,就仿佛透过一朵花看到了满眼的春天。</p> <p class="ql-block">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的《爱莲说》是到现在还能背出几句的,我自然也爱“出淤泥而不染”的莲,师范毕业纪念册上一位同学曾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来形容不谙世事、无烦无忧的我,我自知是同学对我的过誉之词,却更加喜欢那出水的芙蓉、出淤泥而不染的青莲。</p> <p class="ql-block">  对陶渊明独爱的菊我也是喜欢有加。秋天的街道旁,一丛丛一簇簇各色的菊花争相盛开,每每经过,我都流连忘返。中午下班回家,即使是饿着肚子,也要停下车到路边拍下无数张菊花的芳姿。也会轻声吟诵赞美菊花的诗句:“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只可惜自己词穷,写不出诗句来赞美,只能发朋友圈来表达对花的喜爱,爱好诗词的同学看了我发的微信朋友圈,有感而发,赋词一首:</p><p class="ql-block"> 《浪淘沙令 题同学微信美图》</p><p class="ql-block"> 秋意渐已浓,菊香朦胧。自与百花心不同,占尽八月蕊重重。笑对金风。</p><p class="ql-block"> 莫道是独行,空自飘零。纵使偏僻街边景,自有雅客识风情。知音相逢!</p><p class="ql-block"> 看了同学的词激动不已,慨叹不已,我有美景,你有诗,知音相逢,想必同学也一定是爱花的人,而且是一个有才又爱花的人。</p> <p class="ql-block">  花开自有花落,花开令人喜欢,花落却总是令人伤感。虽然几经“修炼”,感觉自己已经看惯了花开花落、四季冷暖,但每每看到一种花凋落,情绪还是会有些波澜。“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我常常看着落花,吟诵这些诗句。我喜欢《春江花月夜》中的几句诗:“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是呀,虽然时隔千年,但人的情感是相通的,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是相通的。当我吟诵这些诗句的时候,一旁的先生不由得夸奖道:“老婆,你真有才呀!”这样的赞美能把我从失落的情绪中快速解救出来。我跟他感叹:“我哪里有什么才呀?我与古人一样爱花,一样惜花,可惜我才华不及,只能借这些千古流传的诗句表达我此刻的心绪了。”我最喜欢的还是那首《葬花吟》:“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我常常用古筝弹唱此曲,手指拨动琴弦,唱词撩动心弦,黛玉是悲悲切切葬花人,而我是情真意切爱花人……</p> <p class="ql-block">  我喜欢花,自然也喜欢别人送我花,可这在先生那里是一种奢望,虽然这些年他在我的熏陶之下也开始喜欢“花花的世界”,但他绝不会花钱买一束鲜花给我,在他看来那个“太浪漫”,太浪费。但这不妨碍我从别人那里得到鲜花,别误会,我指的是我的学生们。我经常和他们分享我拍下的各种花,也经常告诉他们“徒骇河公园的什么花开了,周末和爸妈去欣赏吧!”,我也经常要求他们写下或拍下看到的美景,通过习作、幻灯片或短视频和大家一起分享美好。毕业之际,他们投师所好,送给我好几束鲜花,我愣是没舍得分给同事一束,搬回家来,摆在桌上,每天转上几圈,拍上几张照片,欣赏一番。直到有一天,除了几枝向日葵外,其他的花都凋零了,心里有些伤感和惋惜。先生说:“这不是浪费吗?”我立马反驳:“谁说浪费?它开过,它来过,它传递了美好的情谊,快乐了我的心情,美丽了我的居室,芬芬了家的气息,营造了美好的氛围,还装点了我们的回忆,这还不足以使它的“花生”有价值有意义吗?”先生笑着拍拍我,竟无言以对。哈哈,说实话,我也被我自己“惊艳”到了。</p> <p class="ql-block">  想起了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花之歌》中的诗句:花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把它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遍……我曾在课堂上和学生一遍遍吟诵这唯美的诗句。原来对花的喜爱是人类的共情,它穿越古今,横贯中外,而我只是这无数人中的一份子。四季轮回,花开花落,从春到夏,经秋历冬,我不停追寻花的足迹,从花的轮回中感受时间的脉搏,细数岁月的脚步。我驻足在每一朵花的身边,用相机、用文字表达我对它们的赞美;花也不负我的追寻和喜爱,它们艳丽了我的四季,丰盈了我的生命。我爱花,有生之年会一直爱,我希望自己也要做个花一样的女子,不论绽放在哪个季节,哪个角落,都努力释放生命的颜色和芳香,美丽自己,也芬芳他人,即使到了凋落的时刻,也不会遗憾,因为我来过,我盛开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