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六团回忆录北京片发送仪式在301汇贤府举行。

海韵

<p class="ql-block">301汇贤府</p> <p class="ql-block">前排左起郑集义、郭之允、邱永献、徐连兴、杨明、郭之文、曹连瑞、荣兵。后排左起孟庆福、薛茂宽、张保利、王田贵、成新生、岳玉平、任海凌。</p> <p class="ql-block">发送仪式在齐唱《人民海军向前进》的歌声开始。</p> <p class="ql-block">手捧《六团回忆录》,难忘闪光的青春岁月。</p> <p class="ql-block">徐连兴书记致辞。</p> <p class="ql-block">任海凌介绍码头镇六团营区国画创作过程。</p> <p class="ql-block">任海凌书画作品献战友。</p> <p class="ql-block">难忘战友情。</p> <p class="ql-block">不想说再见!</p> <p class="ql-block">8月16日,六团回忆录北京片区发送仪式在301汇贤府举行。部分在京战友参加,包括北京(65、68、80)山西(69、73)陕西(78)等地入伍的近20位战友。特别巧的是,除加修连、安装连外,六团司政后机关及轮训队、宣传队,卫生队、汽车连和一营、二营、三营、四营都有战友参加。霍爱文、秦喜根战友因疫情防控要求,末能到场,千里迢迢通过视频联线发来了贺词和祝福。</p><p class="ql-block"> 聚会在齐唱《人民海军向前进》的歌声中开始,然后向到会的战友发送了《六团回忆录》,每一位战友都做了自我介绍。徐连兴、杨明、曹连瑞、邱永献、郭之允等战友分别致词,感谢团史编委会三年来的辛勤付出,特别是徐连兴、霍爱文、秦喜根等战友在编辑出版中的关键作用。感谢近百名战友的佳作,感谢43个赞助个人和单位。共同完成了44万字的六团回忆录,为我们在六团的军旅生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谢谢你,每一位作出贡献的六团战友,欢迎战友们方便时来北京相聚!</p><p class="ql-block"> 岳玉平</p><p class="ql-block"> 2022-08-16</p> <p class="ql-block">十分感谢现场摄影、摄像的薛茂宽、荣兵等战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