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青田

杜丽荣

<p class="ql-block">青田县,地处浙江省东南部,瓯江中下游,位于温州的西部、丽水东南部。东接温州,永嘉,南连瑞安、文成,西临景宁畲族自治县,北靠缙云,全县总面积2493平方千米,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说法。有“中国石都世界青田”之称。青田历史悠久,有“石雕之乡、华侨之乡、名人之乡”的美誉。也是中国房价第一县,中国金融十强县,外汇第一县,人均存款第一县。青田也拥有的世界农业遗产——青田稻鱼共生系统,青田石是四大国石之首,女娲补天的遗石,封门青是三大印章之首。</p><p class="ql-block">2013年,青田深入实施“深化辐射温州,打造世界青田,建设幸福侨乡”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实际绘就侨乡“富饶秀美、和谐安康”壮丽新景。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青田县常住人口为509053人</p> <p class="ql-block">青田老百货公司</p> <p class="ql-block">一、青田名人</p> <p class="ql-block">1、刘基</p> <p class="ql-block">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浙江青田人,祖籍陕西保安(志丹),南宋抗金将领刘光世的后人。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明太祖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保持国家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授资善大夫、上护军,封诚意伯。正德时追赠太师,谥文成。</p><p class="ql-block">早年生涯</p><p class="ql-block">刘伯温生于元武宗至大四年六月十五(1311年7月1日),自幼聪颖异常,性情奇迈。泰定元年,刘基遵照父亲的决定,离开了家乡,来到处州府城括城,进入郡庠接受正式的学校教育,研读《春秋经》。</p><p class="ql-block">至顺年间,刘基考中进士,担任江西行省瑞州府高安县的县丞,获得廉洁正直的名声。行省要提升他,刘基谢绝离去。后来出任江浙儒学副提举,论御史失职之罪,被台臣所阻,刘基两次上奏弹劾,后弃官还乡。刘基博通经史,无书不读,尤其精于天文。西蜀赵天泽在评论江右人物时,首推刘基,将他比作诸葛亮。</p> <p class="ql-block">2、、陈慕华</p> <p class="ql-block">陈慕华(1921-2011)则是解放后青田人在政界最为杰出的代表。在1976—1998年间,陈慕华担任了对外经贸部部长、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国务院副总理等要职,并被选为第七、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在战争年代,她是八路军的第一位女参谋;在和平年代,她是新中国成立后人民银行的第一位女行长</p> <p class="ql-block">3、陈诚</p> <p class="ql-block">陈诚(1898-1965)在民国时期为陆军一级上将、参谋总长兼海军司令,抗日战争时期曾参加淞沪会战,指挥长沙会战、鄂西会战等重大战役,战功卓著。去台湾后,更是深得蒋介石的信任,曾担任行政院院长,并当选为“副总统”。可以说,陈诚是青田人在国民党中最为显要的人物。</p> <p class="ql-block">二、青田石雕</p> <p class="ql-block">青田石雕,浙江省青田县地方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p><p class="ql-block">青田石雕发端于距今5000年的“菘泽文化”时期。唐、宋时期,创作题材和技艺有突破性的进展。五代时期,题材捕捉走向广泛,成为宗教活动用品。元、明时期,青田石雕已具较高的圆雕技艺水平。至清代,青田石雕吸收“巧玉石”制作工艺,开创了中国石雕“多层次镂雕”的技艺先河。青田石雕自成流派,奔放大气,细腻精巧,形神兼备,基调为写实而尚意。</p><p class="ql-block">2006年5月20日,青田石雕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Ⅶ-33。2018年5月,青田石雕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p> <p class="ql-block">三、青田景点</p> <p class="ql-block">1、千峡湖</p> <p class="ql-block">千峡湖】位于浙江丽水瓯江小溪支流中段,上至景宁鹤溪镇,下至青田滩坑水电站大坝。水库大部分在景宁,是浙江省第二大人工湖,也是继西湖、千岛湖之后的第三大美女湖, 千峡湖与其他水库蓄水形成的景观具有较大的差异,千峡湖周边山峦受火山岩和地质构造影响,形成峭壁悬崖,山势突兀、形态各异,石柱、峰丛、峭壁以及像形石目不暇接。穿行在崇山峻岭之间,峡谷、湖泊、绝壁、平台等景色相互切换,风情万千,各有风姿,千峡湖奇峰怪石林立、松竹繁茂,在亚热带季风气候作用下,造就出天然氧吧。</p> <p class="ql-block">2、石门洞</p> <p class="ql-block">石门洞位于浙江青田县城西北30千米的瓯江北岸。在330 国道南岸。临江旗、鼓两峰劈立,对峙如门,故称“石门”。石门洞1963年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1991年列为省级森林公园。2010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整个景区由洞天飞瀑、太子胜景、仙桃、师姑湖四个景区组成,集山林苍翠之优、文物荟萃之胜、飞瀑壮观之美、气候宜人之适,是一处具有清、幽、灵、古、奇、险、野、趣之特色的“洞天仙境”。传说这里曾经是明朝国师刘伯温长期修学、修身、修养、修炼、休整的重要场所。</p><p class="ql-block">在唐代,石门洞成为中国道教名山的三十六洞天之第十二洞天,这里有历史悠久,高密度分布的摩崖题刻;有谢灵运、刘基、陈诚等人留下的众多典故,传说和遗迹;有纯朴山村、深幽古寺、高远道观等古老文化沉积;更有令人叹为观止的飞瀑群,层层叠叠的起伏山峦,弯弯曲曲的瓯江及支流秀水,宽广茂盛的森林植被,江南罕见的高山草甸,变化多样的山地气候,奇险幽深的峰崖洞壑,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p> <p class="ql-block">3、小舟山梯田</p> <p class="ql-block">小舟山风光秀丽,勤劳智慧的先人为小舟山乡创造了4000余亩梯田,从山脚到山顶级共有500多级梯田,梯田随山势而建,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是浙南保存最好的梯田之一。阳春三月,油菜花漫山遍野尽情渲染无边0;暖暖初夏,梯田水面如镜尽现清新田园风貌;沁凉秋日,金色稻穗和七彩田鱼传递丰收的喜悦;乍寒冬日,梯田覆雪山川更显婀娜多姿;雨天,云雾缭绕,飘飘洒洒;晴天,极目远眺,尽览磅礴雄姿。无论何时来,站在什么地方,呈现在你面前的都是一幅天然油画。</p><p class="ql-block">小舟山梯田群地势由高到低呈明显梯带形状,集壮美和秀美于一体,梯田密集,形态原始,阡陌纵横,线条流畅,山高水长,充分展示出梯田的自然美。这里的梯田景色随季节变化而变化,不同季节有着不同的感觉色彩,使小舟山梯田更加婀娜多姿。</p><p class="ql-block">每年春季春耕开始的时候,放眼梯田那优美的线条,折射出天空蓝色的水面,耕作的农夫,朝霞晨雾如仙境人间再现,构成了一幅山水田园画。到5月农忙插秧时节,梯田又呈现一片绿的海洋,尽现清新田园风貌。</p> <p class="ql-block">4、阜山清真禅寺</p> <p class="ql-block">阜山清真禅寺,属县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百座名寺之一。位于青田县阜山乡眠牛山麓,坐北朝南,东西两侧是村民住房,寺南空地前约150米处有单孔青石砌筑的乐安桥,桥两侧设栏杆,栏杆花板浮雕花鸟,望柱刻饰莲瓣,与清真禅寺遥相呼应。</p> <p class="ql-block">清真禅寺常年点燃着几十对巨烛,分别为600斤、1000斤、1200斤,甚至2000斤,俗称千斤烛。千斤烛是长明灯,是延寿烛。一对蜡烛,长明365个日日夜夜,照亮一个周岁,实乃中华一绝。制作千斤烛有专门的民间信仰组织――“廿四拜会”(逢初一十五祭拜,一年廿四次)主持,每年二月十九清真禅寺庙会时,善男信女购买千斤烛,用彩车乐队的仪式贡送而来,择时举行燃烛仪式。</p> <p class="ql-block">四、青田夜景</p> <p class="ql-block">没错,这个特别的小县城,走在街上,一路的欧式建筑,让你不必出国,也能恍若走进意大利、西班牙,这里能“喝到世界上最地道的浓咖”正统西餐,菜市场直接用欧元交易见怪不怪。它原本是拥山抱水的山沟沟,因为华侨有了如今的繁荣昌盛国际范,也是著名的石雕之乡、名人之乡…</p> <p class="ql-block">华侨饭店</p> <p class="ql-block">五、青田世界超市</p> <p class="ql-block">青田——世界超市</p><p class="ql-block">据统计,历届展会已累计签约引进国外品牌2319个,吸引638家国外酒庄入驻。浙江青田侨乡进口商品城已建成市场9万平方米,入驻侨资企业297家,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万多种进口商品进场销售,开设县外门店426家,累计销售额超150亿元;世界红酒中心代理全球知名葡萄酒品牌450个,葡萄酒种类近3万款,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进口葡萄酒集散中心。</p> <p class="ql-block">六、青田视频</p> <p class="ql-block">  大力实施青田洋货新消费工程,积极打造红酒文化、咖啡文化、西餐文化体验中心,扎实推进欧洲小镇创建,全力打造以进口商贸为核心的欧式生活体验区。以侨博会咖博会创新输出为导向,积极推出线上侨博小程序,打造VR-e线上展会,实现不出门就能逛商城买产品。</p> <p class="ql-block">七、青田传统、特色菜</p> <p class="ql-block">1、青田扣肉(膀肉)</p> <p class="ql-block"> 铺蹄肉 青田铺蹄肉是青田人过年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青田话叫“PO”。它香气扑鼻、令人垂涎。它的出现总能在青田人的舌尖,撩拨起一段浓浓的乡愁。在春节期间,很多人家至今还保留着走亲访友,相互赠送青田铺蹄肉的习惯。临近春节,侨乡人民总会向远方的亲友发去消息——铺蹄肉已经装进蒸笼了,可以准备回家了……与其说它是一道菜,不如说是亲朋好友间的一种情义,是海外侨胞的共同记忆。</p> <p class="ql-block">2、山粉饺</p> <p class="ql-block"> 山粉饺 山粉饺是青田著名的传统小吃,是端午、冬至、春节等传统节日招待远来客人的地道好点心。青田人在过年或大年初一的时候最喜用山粉饺待客,在他们眼里,山粉饺是道最具亲和力的点心,刚出锅的饺子入口细滑,充满浓厚的山间乡野风味。制作山粉饺,需要手艺。先把毛芋煮熟后剥皮,拌山粉掺揉均匀。以盘菜、碎肉、冬笋、豆腐、虾皮、香菇等作馅,包成三角形(或半月形),蒸熟存放,吃时再煮热加作料,柔和适口,是冬至、春节或平时待客的好点心。</p> <p class="ql-block">3、糖糕</p> <p class="ql-block">糖糕 独具特色的青田糖糕,香甜软糯,是青田人的家乡情。过去,吃青田糖糕代表着喜庆与隆重。由于蒸青田糖糕既费时又费力,而且做工精致,旧时人们只有在过年和结婚时可以吃到。临近除夕,每个家庭锅灶里柴火旺旺的、蒸笼热气腾腾的情景,令人向往,回味无穷</p> <p class="ql-block">4、红烧田魚</p> <p class="ql-block">田 鱼 是青田县著名的特产,尤其是青田的方山乡更是著名的田鱼村。</p><p class="ql-block">在处理田鱼的时候,不洗鱼血,不去除背上的鳞,殊不知,正宗的田鱼,鳞片柔软。</p><p class="ql-block">油烧滚,将鱼下锅,煎至金黄色后翻面。</p><p class="ql-block">放料酒烧一会,加水淹过鱼大半,烧至水沸滚,待汤浓度差不多时,放点小葱,加少量鸡精调味,</p><p class="ql-block">青田田鱼虽出自稻田,但无泥腥味,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田鱼的营养价值非常之高,是招待亲朋好友的一道地方特色菜。</p> <p class="ql-block">5 、田鱼干炒粉干</p> <p class="ql-block">初步加工:</p><p class="ql-block"> 第一步:先把鸡蛋打好,放在碗里备用。鸡蛋加一些盐会更好吃。</p><p class="ql-block">  第二步:∵先在锅中倒入水,水在锅中沸腾后在把海溪粉干放在烧开的水中,粉干浸入沸水中打湿马上捞出来,放在冷水中泡一下,冷切之后,放少许的调料,均匀搅拌。放在边上备用。</p><p class="ql-block">  第三步:把田鱼干给掰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把鱼骨头和鱼刺拿掉,放在碗里备用。在把肉、蘑菇、切成条状放在碗里备用,把白菜也切好备用。</p><p class="ql-block">制作过程:</p><p class="ql-block"> 第一步:一切准备就绪就可以起锅烧油了,油烧的稍微热一些,再把鸡蛋液倒入锅中,这样鸡蛋会很蓬松。盛出鸡蛋放在 碗里备用。</p><p class="ql-block">  第二步:把刚才掰好的备用田鱼干倒入锅中,用油炸上几分钟。</p><p class="ql-block">  第三步:放入香菇,同时再加入些许的农村料酒炒1-2分钟,再放入肉,炒至香味扑鼻。</p><p class="ql-block">  第四步:主角登场,放入冷却好的粉干,不停翻炒,这时动作一定要利索。这不仅是个技术活,也是可体力活。左手拿筷子,右手拿铲子,两只手一起合作,不停翻炒,以防炒焦了。炒粉干不是一两分钟就好,要一直不停翻炒,翻炒时间 久,粉干炒的才入味,这样的田鱼炒粉干才好吃。</p><p class="ql-block">  第五步:等粉干炒的差不多了,最后加入白菜,继续翻炒。</p><p class="ql-block">  第六步:根据自己的口味可以加入盐、味精等调味,翻炒均匀就可以出锅了</p> <p class="ql-block"> 田鱼干 青田人的年夜饭少不了一盘鱼,而田鱼是青田人喜爱的一道美食。为了能长时间保存,聪明的青田人把田鱼做成田鱼干。青田田鱼的味道铭刻于每一位青田华侨的心底,更寄托了海外华侨的乡思。许多人对田鱼有着别样乡愁,喜欢带田鱼干出去分享。青田华侨都要带一些田鱼干到国外,以寄托思乡之情。</p> <p class="ql-block">6、千层糕</p> <p class="ql-block"> 千层糕 和山粉饺一样,千层糕也是过年招待客人的一道好点心。千层糕呈黄色,美观、软韧、香柔、微涩味、易消化。不是地道的青田人,是分不清千层糕和米冻的,但是千层糕制作的工艺要比米冻更为复杂——用早(籼)米加少量槐花米或黄栀,加“灰汤”浸泡后磨浆,之后将米浆倒入蒸笼厚半厘米左右,蒸熟后,再浇入一层……这样层层蒸熟,又可以轻易剥开。青田千层糕一般有20层左右,却格外软韧香柔,味里带了一些涩,切成小块和青菜一起煮食,简直绝配。</p> <p class="ql-block">提到欧式风情,不少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天津的五大道和青岛的“洋房”,各种网红潮人在西餐厅里喝着红酒,在咖啡馆外排着长队。</p><p class="ql-block">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浙江的小县城青田,也有落日余晖下的大理石桥、“欧里欧气”的街边建筑以及数不过来的咖啡馆。不仅如此,一般青田人身上,还都能拿出几张欧元钞票。</p><p class="ql-block">清晨八点的青田新大街,你还能看见大爷大妈们拿着各国的钱币,在银行门口排队等着换汇。</p><p class="ql-block">为什么这样一个小县城竟然这么像欧洲?</p><p class="ql-block">浙江小县城,怎么“欧里欧气”的</p><p class="ql-block">想象一下,在中国,一个传统的山区县城大概是什么模样?</p><p class="ql-block">这里可能没有网约车和星巴克,没有麦当劳和外卖。你可能会看到低矮的建筑、不算繁荣的街道、一口方言的居民。层层叠叠的山峦,把小城同摩登大都市划开一道天然屏障。</p><p class="ql-block">浙江青田就是这样的一座山城,并不滨海,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90%,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说法[2]。像这样的山区小县城,在中国一抓一大把。</p><p class="ql-block">但青田,似乎又跟任何一座中国县城都不一样。来了青田,你甚至能“假装在国外”。</p><p class="ql-block">在盛夏的夜晚,你可以漫步于瓯江之畔,欣赏岸边建筑那庄重的圆顶,矗立的钟楼和雕花的阳台,还有横亘于瓯江之上的“网红桥”。远道而来的游客吹着安逸的江风,与凯旋门风格的桥头合影。而嬉戏打闹的孩童,则围观着大桥两侧的音乐喷泉。</p><p class="ql-block">这里居民的生活方式,也很“欧化”。青田人,可能比北上广996的打工人还依赖咖啡。</p><p class="ql-block">“中国人均一年喝掉9杯咖啡,青田人是90杯,是全国水平的10倍。”[3] 喝咖啡,已经变成了青田人的生活习惯。</p><p class="ql-block">这里有300多家咖啡馆,里面卖的最多的不是年轻人用来续命的冰美式,也不是风味迥异的热拿铁。口味挑剔的青田人只喝纯正的Espresso(意式浓缩)。</p><p class="ql-block">而在咖啡馆旁边的西餐厅,青田人晃杯的动作已经比上海来的Cindy们更熟练。他们一边品味着西班牙的“萨拉米”和哈蒙,一边讨论着几分熟的牛排更地道。</p><p class="ql-block">青田人想海淘,也不用苦等十天半个月。在侨乡进口商品城,无论是西班牙的火腿、法国的红酒还是意大利的咖啡豆,青田主打一个“欧味十足”。</p><p class="ql-block">这座江南山城,可能是离欧洲最近的中国县城了。</p><p class="ql-block">青田是怎么变成“小欧洲”的</p><p class="ql-block">为什么地处浙江的山区县城青田,这么像欧洲?</p><p class="ql-block">如果你有来自青田的朋友,他可能会告诉你,青田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欧洲亲戚。</p><p class="ql-block">青田是著名的侨乡。青田当地的户籍人口只有56万,但却走出了38.1万华侨。这些华侨分布在世界的146个国家和地区,但大部分都集中在欧洲。其中,在西班牙和意大利的青田华侨的人数都超过了10万。</p><p class="ql-block">为什么这么多浙江青田人都侨居国外,尤其是欧洲?</p><p class="ql-block">其实,青田人前往欧洲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300年前。在漫长的无人所知的历史里,贫困,曾一度与青田如影随形。</p><p class="ql-block">青田地处浙南山区,山多田少,农业极度不发达。土地养活不了这么多人,青田人只能到海外寻求谋生之道。</p><p class="ql-block">青田地处浙南山区,耕地占比少</p><p class="ql-block">据史料记载,在十七、十八世纪,就有青田的商人顺着西伯利亚的陆路前往欧洲经商。但是这些只是少数人。</p><p class="ql-block">青田人真正成批次地出国经商,最早还是在清朝光绪末年。</p><p class="ql-block">这些青田人最初在欧洲卖的是青田的石雕和印章,被称为“图书客”,之后因为供货不稳定,又转而去卖领带、睡衣等物品。</p><p class="ql-block">然而,这个时期的青田人没有真正摆脱贫困。他们奔波于国内外,挣到些快钱就赶快回到家乡,并不长期在国外滞留。</p><p class="ql-block">民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1912年-1938年),社会动乱和自然灾害双重压力之下,青田更加贫困。也正是这段时间,青田出现了出国的高潮。</p><p class="ql-block">1917年,国民政府宣布参战,英法招募了大批中国工人前往欧洲战场。第二批来到欧洲的青田人正是被招募过去参战的2000多名华工。战争过后,大部分的青田华工定居在了欧洲。有1000多名工人留在了法国并入籍。</p><p class="ql-block">1930年的青田一带又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人们生活无着,只能像之前的同乡一样,远走国外寻求生路。据邹韬奋的描述,当时欧洲大约有两万多青田人。</p><p class="ql-block">这波移民潮之后,青田华侨集中欧洲的格局就此形成。</p><p class="ql-block">可以说,青田变成侨乡,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这些时期的青田人走出国门,更像是一场豪赌,赌远赴异国能不能谋一条生路。</p><p class="ql-block">在法国巴黎,华侨开的一家卖水果的小商店</p><p class="ql-block">改革开放后,青田人的出国迎来爆炸式的热潮。这一时期的出国的人大部分是前往欧洲和亲人团聚。据青田县出入境管理科的记录,1986年至2008年间,一共有将近30万人获批出国,平均每一年就有12637人。</p><p class="ql-block">青田的宗族联系很紧密,移民特征之一就是“亲带亲”,一人先出国,继而可能带走“九族”中的人。久而久之,欧洲的青田人规模像滚雪球一样庞大了起来。</p><p class="ql-block">青田人,一心搞钱的“经济移民”</p><p class="ql-block">提到青田,第一印象就是有钱。</p><p class="ql-block">青田人确实很壕。</p><p class="ql-block">2022年,青田的人均存款有16.6万人民币,比深圳还多5万[10]。而港口城市泉州的人均存款也只有6.8万。</p><p class="ql-block">高度现代化的深圳,人均存款没有青田县多</p><p class="ql-block">然而,青田变成繁华富庶的小欧洲模样,可能不过才二十几年。1997年,青田才摘掉“贫困县”的帽子。2000年到2008年,青田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倍多,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了12倍多。地方经济实现飞速发展。</p><p class="ql-block">青田人是怎么赚到钱的?</p><p class="ql-block">中国的移民群体很多。青田是很特别的一支。</p><p class="ql-block">福建人遍布东南亚,广东人专注美洲、南洋等。福建人、广东人的移民历史比较早,很多是去开拓一个一穷二白的地区。</p><p class="ql-block">但是,青田人去的却是一个文明高度发达的欧洲社会。</p><p class="ql-block">1987年的侨史资料显示,“在新中国成立之前,青田华侨多系破产农民和手工业者出身,无文化教育程度可言,几乎全是文盲和半文盲。”</p><p class="ql-block">对青田人来说,想赚欧洲人的钱没那么容易。</p><p class="ql-block">起初,青田人靠拎卖业维持生计。他们拿一只篮子,守在大街小巷,把来自家乡的手工艺品展示给过路人看。</p><p class="ql-block">20、30年代,少数青田华侨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商人“——他们开餐馆、服装加工、理发、摆地摊、开小店,靠 “三把刀 ”(菜刀、剪刀和剃刀 ),白手起家。</p><p class="ql-block">巴黎街头的温州菜馆,可能是青田人开的 / Photo by Florian Peeters on Unsplash</p><p class="ql-block">大多数青田人,就是这么在欧洲立足的。</p><p class="ql-block">渐渐的,青田人的经商血脉天赋觉醒。在随后的几十年时间,他们建立起一个隐秘的商业帝国。</p><p class="ql-block">普拉托是意大利中部的小镇。那里聚集了大量的“温州人”(因为青田跟温州临近,所以国外会将青田与温州统称为“温州人”)。他们直接改写了当地的支柱产业——纺织业。</p><p class="ql-block">意大利的普拉托聚集了大量的“温州人” </p><p class="ql-block">最初,他们最初只是工厂廉价劳动力,“愿意为低工资而努力工作”。后来,他们开始向价值阶梯攀升,先是接管他们工作的小公司,然后接管整个生产链。最后,他们甚至在快时尚领域发现专长。</p><p class="ql-block">当学者走进这个小镇,已经震惊的发现——“一个又一个的工厂,一个又一个的仓库里,都是汉字的标志。几乎都是温州人开的,雇佣的也主要是温州人。”</p><p class="ql-block">这不是个例。很多青田人聚居的地方,都呈现出蓬勃的商业气象。</p><p class="ql-block">青田人似乎天生就有敏锐的”商业嗅觉“,他们嗅着钱的味道四处流动。</p><p class="ql-block">巴塞罗那自治大学事跨国移民研究的Irene masdeu,她认为青田人是典型的经济移民(economic migrant)。“西班牙的青田人并不是从中国直接过来的,他们把欧洲看成一个整体,在欧盟范围内寻找机会,逗留时间长短取决于那里是否有发财的机会。他们不是单向的移动,哪里有机会就去哪里,他们是网状的,有不同的结点,很多青田人在南欧有生意,在法国的马赛、意大利的米兰都保持着游动的状态。”</p><p class="ql-block">靠着经商和内卷天赋,青田侨民从原本的弱小渐渐变成了一支独特的经济力量。</p><p class="ql-block">本世纪初,青田侨民大量归国,除了”叶落归根,身终桑梓“传统观念,还有可能是嗅到了内地的商机。</p><p class="ql-block">1978年,中国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海外华商回国投资的法律法规文件,内地的营商环境改善。</p><p class="ql-block">2001年,青田县政府提出以 “华侨经济 ” 产业为支撑的发展战略。揣着大把欧元的青田侨商归来,开始大举进入青田房地产行业。</p><p class="ql-block">截至2017年,有近10万人青田籍华侨回国投资,投资与贸易的总规模约2000多亿元 。</p><p class="ql-block">青田的桥梁、建筑、咖啡馆、寺庙、学校等等基础设施,主要是青田侨民的汇款、投资和捐赠。一大批欧式建筑拔地而起,形成了青田独具特色的城市面貌。</p><p class="ql-block">在青田,欧式咖啡馆随处可见 </p><p class="ql-block">那一条飘满咖啡香气的“欧洲街”,正是出自华侨之手。</p><p class="ql-block">欧洲人可能怎么也没想到,青田人把内卷都留在了国外,只把欧元和闲适带回了遥远的东方老家。</p> <p class="ql-block">7、青田溪鱼干</p> <p class="ql-block">8、青田麦饼</p> <p class="ql-block">9、千峡湖鱼头</p> <p class="ql-block">10、五加皮猪脚</p> <p class="ql-block">青田为什么叫青田?来看家乡地名背后的故事</p><p class="ql-block">青田传媒 2023-06-30 19:44 发表</p><p class="ql-block">青田地名中,使用借代修辞方法命名的地名最为普遍,常见的有借当地最突出地物、当地居住人群的姓氏而名两种情况。</p><p class="ql-block">青田县名</p><p class="ql-block">《北宋太平寰宇记》:“青田县本松阳、括苍二邑之地,景云中析置,因青(田)山以为名”。清康熙《青田县志》又载:“青田山,县北一里。旧志:山下有田,产青芝,故名”。 </p><p class="ql-block">综上所述,青田是因山下田产青芝而先有“青田山”(现太鹤山),县治设在青田山下而命名“青田”,别名“芝田”。</p><p class="ql-block">鹤城</p><p class="ql-block">旧《青田县志》多载:“城北太鹤山白鹤洞有双白鹤,年年产仔,故得名鹤城。”因此鹤城也是先有山名,后有地名,山名借代物名,地名借代山名:青田山因有白鹤栖居而闻名,又称太鹤山。青田县治在太鹤山下,故县城称为“鹤城”。</p><p class="ql-block">也有民间传说,当年造城时因选基不准,连造三次都被洪水冲毁而失败,后得白鹤指点始造城成功,当地人为纪念白鹤,故命名为鹤城。</p><p class="ql-block">温溪</p><p class="ql-block">据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程氏宗谱》记载:安江(瓯江)皆山,溪水绕其间,故曰安溪。后因当地方言“安”与“温”近音,且又旧属温州,故上世纪40年代改为“温溪”。</p><p class="ql-block">至于瓯江温溪段旧时被称“安江”,则是因为瓯江上游滩多水湍,至此和瓯海潮汛汇合,水流趋于缓和、平安而得名。</p><p class="ql-block">船寮</p><p class="ql-block">相传约在500多年前,有个庆元船老大在此搭草寮以修造木船为业始居,后繁衍成村而得名船寮。</p><p class="ql-block">洪府前</p><p class="ql-block">据说在南宋,该村有个姓洪的姑娘,又丑又哑,某日在上陈湖中洗过澡后,忽变美人,出声能言,被路过此地的高宗皇帝看中,带回宫中,封为西宫娘娘,并赐其家中建造府第,人称洪府,此后洪府所在之地便被称为洪府底,而该村的地理位置在洪府之前,则被称为洪府前。</p><p class="ql-block">白岩因隔溪相望有一块白色悬岩峭壁(上寺坪)而名,也曾称“玉岩”;洞背因处于石门洞之背部而得名;方山松树下因村子后山多松树而得名……</p><p class="ql-block">还有借当地居住人群的姓氏而得名的村,如高市,据传早时此地仅有高、沈二姓,即取名为高沈,后沈姓亡绝,只留一姓,故改称为高氏,日久转化为高市;如章村,据传古时此地有株大樟树,直径7-8米(树根尚在)故名樟村,后由章姓迁入,将“樟”去“木”得名章村;还有陈宅、周岙、邵山、郑岸、赵庄、倪岸、吴岸、裘山……</p><p class="ql-block">内涵丰富的用典地名</p><p class="ql-block">运用古代知名人物、著名诗文词赋或传说故事来命名,既可以增加地名的权威性和认同感,又显得典雅有内涵,所以深受各地人们的喜爱。</p><p class="ql-block">青田地名中借古代传说故事或知名人物、著名诗文词赋来命名也有很多。</p><p class="ql-block">章旦</p><p class="ql-block">据传该地是当年刘基为向洪武皇帝请求给青田百姓减免税赋,连夜写奏章的地方。</p><p class="ql-block">传说刘基写奏章时,从深夜直写到天亮,才写好。其中有一段是“青田青田,垒石成田。田无水,民无粮,赋粮减半再减半。”奏章呈至洪武皇帝,朱洪武接过后读了起来,</p><p class="ql-block">当读到“再减半”时,刘基便对群臣道:“万岁降旨,青田赋粮减半、再减半!”紧接着俯首道谢:“谢我主圣恩浩荡,泽我黎民,大明江山象松柏万古长青!”</p><p class="ql-block">朱洪武此时恍然大悟,原来是刘基做的好戏。可君无戏言,只好将就减掉青田的税粮。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刘基的减税之恩,便将他为民请命达旦写奏章的地方取名叫“章旦”。</p><p class="ql-block">海口</p><p class="ql-block">据传是与南宋高宗有关,《青田县志》记载:“南宋高宗航海由台、温过青田,东海潮水直送至此地而得名海口,意为大海之口”</p><p class="ql-block">担水巷</p><p class="ql-block">传说是南朝宋代,时任永嘉太守的谢灵运为解青田大旱,不辞辛苦为青田百姓在太鹤山下找到了地下泉水,并挖出了 “甘露井”, 人们为了纪念谢灵运,便称这条县城百姓前往挑水的必经之路为“担水巷”。</p><p class="ql-block">县城的宝幢街与圣旨街,均与居住在青的南宋皇室赵与愿被召入宫册封为太子的典故相关……</p><p class="ql-block">生动形象的比喻地名</p><p class="ql-block">地名中的比喻作用,使地名更加形象,便于记忆。青田境内山峦起伏、溪谷纵横,素有“浙南漓江”之称的瓯江穿境而过,秀丽万千,激发了人们无穷的想象力,也喜用栩栩如生的常见事物和其形态来为这个地区的某些地理实体命名。</p><p class="ql-block">山口</p><p class="ql-block">因地处四都港、方山坑和小平坑三条溪流的汇合点,古称三口(也有“谷口”之称),喻其地有三个出口。后因“三”与“山”同音,而四周环山,村在溪水的出口处,改为山口。</p><p class="ql-block">仁庄</p><p class="ql-block">因此地三港汇合,形成“人”字,初取名人庄,后至清朝时易俗改雅为仁庄。</p><p class="ql-block">腊口</p><p class="ql-block">因坐落在当地大溪转弯处,旧时船只往来看不清出口,常被拦在此地,当地称此为“拦口”,因方言中“拦”与“腊”谐音,后改为腊口。</p><p class="ql-block">方山</p><p class="ql-block">因本区域是长方形,自南至北约5公里,东至西约2公里,四周群山环抱,故称方山。</p><p class="ql-block">石门洞</p><p class="ql-block">从江的这头远眺,旗、鼓两峰一左一右相互对峙、相邻壁立,中间只隐隐约约隔一条窄道,犹如两扇石门。而入内则豁然开朗,峰峦叠翠,飞瀑高悬,溪水清沏,因而得名石门洞。</p><p class="ql-block">九门寨</p><p class="ql-block">因属长带状的谷地,步行其间,如进重重山门,这些山门有朝圣门、天鹅门、 石佛门等九门而得名。</p><p class="ql-block">还有船寮鲤鱼山,因状如一巨形鲤鱼而得名等。</p><p class="ql-block">在咱们青田</p><p class="ql-block">从乡镇街道到村居街巷</p><p class="ql-block">再到各个地段、山头</p><p class="ql-block">大大小小的地名上千个</p><p class="ql-block">每个地名的命名</p><p class="ql-block">都可能运用了一定的修辞方式</p><p class="ql-block">你老家的地名有着怎样特殊的含义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八、北山阜口</p> <p class="ql-block">(北山阜口)作者</p> <p class="ql-block">  我曾经的故乡距原北山镇驻地白岩村10里地,因位于九都万阜的入口处,故名万阜口,简称阜口,解放后,曾设立阜口乡,为乡政府驻地,是通往九都万阜的必经之地。据村里徐氏宗谱记载,徐氏先祖始居于明代,至今已有700余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村居沿溪坑依山脚层迭而筑,屋前的溪坑中和河对岸的河滩上,有着取之方便而又取之不尽的鹅卵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前,屋前的大路路面、从坑面垒起的路前坎、路后坎及房屋外墙全部采用鹅卵石垒成,为名副其实的石头村,古色古香。如果没有被滩坑电站库区淹没,故乡阜口肯定是人们旅游热门的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  村前大路是通往九都的万阜古道,为“九都九条岭,条条通天顶”的九岭之一。是通往万阜、九都的最近的一条大路。据对刘基文化颇有研究的朱老师研判,当年刘基回乡,也会取其近道往返家乡与京城之间。相传,明初的一天,刘基从京城返回家乡探亲,沿小溪路而上,途径阜口村下店坑时,目睹百姓饥荒不堪,县衙仍强征田税,令刘基十分难过。刘基于是为民奋笔书写告衙状,被刚好路过的县衙发现,衙吏认定此人多管闲事,怒将刘基的行囊抛入空中。当时正值狂风大作,行囊的官印飘落阜口村前观音山上。为纪念刘基大恩,当有人便把此山称为印山(官印山大都被库区淹没,现仅留山顶),留下了刘基为民请命的传奇故事。</p> <p class="ql-block">  阜口埠头是物资和粮食水陆交通转运中心。北山供销社批发给万阜乡的肥料、布匹、食盐、肥皂等物资经舴艋船运至阜口,由万阜乡30余名搬运工肩挑至万阜乡供销社供应乡民。同时,万阜乡供销社收购的山货和国家征购的粮食也由搬运工挑到阜口埠头,由舴艋船转运至青田、温州等地,满足城市人民生活需求,当年水上运输十分繁忙。</p> <p class="ql-block">  故乡阜口,地处瓯江最大支流小溪与万阜坑(即七都八源坑)交汇处,依山临水,风景秀丽。八源的山民靠山吃水,本村村民则以靠水吃水。阜口村人多田少,人均耕田仅一分多,村中70%家庭以撑舴艋船为生,当年,村中有80余只舴艋船从事瓯江运输事业,是小溪沿岸从事撑船业人数最多的村。阜口撑船由来已久,据村中始居的徐氏宗谱记载,建村不久,便有人从事撑船行业了。旧时,村周围森林茂密,他们砍下毛竹和树木运至青田、温州贩卖赚钱养家糊口,舴艋船不仅养活了一代又一代阜口人。也成就了一代又一代阜口人,村里老人说,村中三户财主就是靠撑船做生意赚钱发家的,他们将竹木柴炭等山货运至温州贩卖,又从温州买回大量的布匹和食盐等到当地贩卖,然后买田买地致富,成为富甲一方的大户人家。故乡与水结缘,因水得福。万阜坑源群山环抱,甘甜的山泉从大山中溢出,水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是阜口村民取之不尽用不完的资源,人们可尽情享受大自然的馈赠。</p><p class="ql-block"> 炎热的夏天,从山间地头回家时,汗水淋漓,烦恼缠身,可纵身跳入一米多深的清凉坑水中,顷刻间,浑身舒坦,不可言状。闷热的夏天里,热得无处藏身,夜间,人们可在溪坑中搭建简易的松树板木床,人睡在其中,凉风习习而来,可美美沉睡至天亮。这是阜口村人得天独厚的享受。旧时,万阜口坑鱼类资源十分丰富,鱼、鳗、虾、蟹、螺蛳等鱼类,应有尽有。村中的成年人可随时随地入坑溪,捕捉鲜活的鱼类,以改善生活。爱捕鱼且又善于捕鱼的能手,长年鱼鲜不绝于口,口福绵绵。上北山初中的一个星期天,我和大弟在自家门前溪坑中,筑了一个大“鱼位”。(筑“鱼位”就是给鱼类营造安乐窝,诱鱼入内、瓮中捉鳖)。半个多月后,打开“鱼位”抓鱼。竟收获了八斤多的鲜鱼。至今想起此事,仍兴奋不已。</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作者:徐松敏</p> <p class="ql-block">九、青田网红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