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济南乡师的优秀教员——著名教育家、作家、诗人、原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兼教育厅厅长、党委书记吴天石

济南乡师党史纪念馆

吴天石(1910~1966) 教育家、学者。原名毓麟,曾用名宝焜、若群、石友李、有闻、石莹等,江苏南通人。民国12~18年(1923~1929)毕业于南通师范学校初中部和高中师范科。民国18年考入无锡国学专修馆学习。翌年加入“剧盟南通分盟”,成为分盟六成员之一。民国21年毕业后,回南通任私立崇英中学国文教员,曾被国民党当局以共产党嫌疑犯逮捕。获释后-出走山东,在青州、聊城、济南等师范学校任教。曾任山东省立第一乡村师范学校国文教员。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南通任教。先后任草庙乡、马塘区助理。民国29年后历任中共领导的南通、如皋抗日县政府秘书、文教科长,苏中四分区专署文教科长等职。民国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35年起,任苏中江海公学校长,华中公学副校长、党委副书记,华中大学(后改苏南公学)第二教务长、副校长、校长。1952年后,历任江苏师范学院筹建委员会主任、党委书记,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兼党组书记、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兼教育厅厅长、党委书记。1966年“文革”开始后受冲击,同年8月5日被迫害致死。1978年12月30日,中共江苏省委宣布为其平反,恢复名誉。<br>  吴天石长期致力于教育事业。著有《政治思想教育一例》、《教育书简》、《谈谈我国古代学者的学习精神和学习方法》、《中国现代革命运动故事》等教育与教学专著。曾与夏征农、沈西蒙合编大型四幕历史剧《甲申记》。发表过多篇文艺评论、新旧体诗词、散文、杂文、舞剧等作品。有些作品被收进《中国四十年代诗选》、《江苏诗选》、《江苏散文选》等选集。<br>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吴天石部分著作</p> 吴天石,原名毓麟,笔名史坚。1910年生,江苏通州(今南通)人。1932年毕业于无锡国学专修馆。毕业后,专门到南京龙蟠里著名的国学图书馆"陶风楼"看了三个月稀有的馆藏书。经顾怡生介绍,在南通崇英中学找到了一个教职。但工作一个多月后,就因写了不少激烈的文章,上海进步团体给他邮寄材料等,被人密告,被国民党县党部以共产党嫌疑的罪名逮捕。被关八十多天后,经老师、好友、同学们尽力奔走,母亲几乎变卖了所有家当,花了大钱才将他营救出狱。<div>  20岁时即已接触马克思主义,参加共产党领导的左翼文化运动。30年代初被逐出江苏后,曾经在山东多所中学教书。他曾在被称为山东红大的山东省立第一乡村师范学校担任国文教员,当时的学生中有解放后担任云南省委书记的赵健民、农机部副部长景晓村、新中国首任缅甸大使姚仲明等。<br></div>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吴天石部分书画作品</p> 1966年,时任江苏省教育厅厅长兼党组书记的南通籍著名教育家吴天石先生和他的夫人时任南京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的李敬仪女士,于8月3日、5日相继遇难。 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南通,在省通中学任教。1938年南通沦陷,吴天石接受中共地下组织安排,先后任中共南通县草庙乡乡长、如皋县马塘区助理,并一度到丰利、角斜等非敌占区办学的南通女师、省通中任教,积极开展抗日文化宣教活动。1940年,新四军东征后,他即参加抗日民主政权建设,历任南通县、如皋县县政府秘书、文教科长、四专署文教科长。1940年11月,曾和梁灵光两人只带一个警卫员,去接管了南通伪县政府,建立了南通县抗日政权。1942年先后任江苏工学团团长、如皋中学校长,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历任苏中公学教育处副主任兼宣教科长、分校校长、江海公学校长、华中公学副校长兼党委副书记、华中大学第二教务长。1949年渡江南下,历任苏南公学副校长、校长。1952年春,调任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兼党组书记,后又兼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同时担任《江苏教育》杂志总编辑、省文联常委。此后,教育部又任命为江苏省教育厅厅长。对语文教学改革有系统见解。著有《教育书简》,与夏征农、沈西蒙合编历史剧《甲申记》。1966年8月5日,在文化大革命中遇难。他在江苏省负责教育工作13年(从1954年到1966年遇难为止),得到广泛的好评。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深切缅怀人民教育家吴天石</b></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b>(江苏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沈建)</div> 为纪念深受尊敬的人民教育家、江苏省教育厅老厅长吴天石先生100周年诞辰,省教育厅举行了吴天石教育思想研讨会暨《人民教育家吴天石》首发式,深切缅怀吴天石同志。<br><br>  吴天石同志是坚定不移的马克思主义者。早年求学期间,他就作为进步青年积极投身文化教育活动。民主革命时期,他长期致力于党的干部教育,与其他同志一道,以卓有成效的工作为革命事业培养输送了一大批优秀骨干,为夺取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建设新中国作出了积极贡献。建国后,他长期担任领导职务,不论身处的环境如何复杂多变,都能够始终坚持原则,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教育事业,始终不渝地拥护党的领导,走群众路线,履行一名共产党员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神圣誓言。<br><br>  吴天石同志是当之无愧的人民教育家。1937年,他就提出了读书的目的在于“学习如何做人,做一个真正的像样的人”的主张。新中国成立后,他进一步提出办教育的目的是要把广大青少年培养成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和接班人”。1954年至1966年任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厅长期间,他十分重视基础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训练,以语文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深入进行中小学教学改革,全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他立足基本国情省情,积极兴办农业中学、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他十分重视教师的作用,关心教师,爱护教师,同时又严格要求教师。他十分重视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学养的提升,发现好苗子就精心培养。他倡导选树的斯霞、李吉林等优秀教师典型,在全社会特别是教育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任省教育厅领导近13年间,他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带领全省广大教育工作者发愤图强,改革创新,使江苏的各级各类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和提高,走在全国的前列,为今天江苏教育领跑全国奠定了坚实基础。他结合自身长期实践,以深厚的学养撰写了《教育书简》、《谈谈我国古代学者的学习精神和学习方法》等专著。他生前的教育实践探索和教育理论建树,是江苏乃至全国教育史上的重要遗产和宝贵财富。<br><br>  吴天石同志是才华横溢的作家和诗人。他曾担任过苏南文联和江苏省文联的领导职务。他的著作《中国革命的伟大史诗——学习诗词的笔记》,集中阐发了他对中国革命与诗歌创作关系的深刻而独到的见解,显示了良好的文学素养和广博的学识,深受广大读者喜爱。他与夏征农、沈西蒙共同编写了历史剧《甲申记》。该剧1945—1946年间在苏中解放区由前线剧团连续演出,引起了很大反响。<br> <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深情缅怀吴天石同志,就是要学习传承他投身革命、献身教育、勤于学习、勇攀高峰的精神品质,以他为榜样,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工作,全身心投入教育改革,推动我省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一、缅怀吴天石同志,就是要学习传承他的崇高精神和道德情操</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吴天石同志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教育事业,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不追逐个人名利,始终公道正派、清正廉洁,胸怀事业、忘我工作,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熟悉他的许多同志谈到,他心里时刻装着工作和别人,自己的事情想得少之又少。今天,我们建设教育强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就要像吴天石同志那样,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始终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本色,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不懈奋斗。要大力弘扬他殚精竭虑、奋斗不息的奉献精神,积极践行“三创三先”新时期江苏精神,更加勤奋工作,更加自觉奉献,全力以赴创先争优,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新业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 二、缅怀吴天石同志,就是要学习传承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成果</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吴天石同志一生情系教育,为加快教育发展、提高教育质量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索和实践,留下了宝贵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成果。他根据党的教育方针,把教育的宗旨定格为“育人”。他十分重视教育质量并倡导“双基”教学。他高度关注师资队伍建设。他坚决反对民族虚无主义,重视从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宝库中汲取营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现代教育思想和国情省情,形成符合江苏实际的教育思想体系。吴天石同志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成果,对于今天推进全省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入研究、大力弘扬,紧密联系当前教育工作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高举教育现代化旗帜,坚持立德育人,坚持改革创新,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 三、缅怀吴天石同志,就是要学习传承他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吴天石同志一生,是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的一生。他平素朴实无华,作调查研究无架子,不作秀,不当“钦差大臣”,经常深入教室,听教师讲课,以完全平等的态度,同教师交换意见。遇到一些新鲜事物,从不轻易下结论,总是要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才作出判断,决定取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省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与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我省教育改革发展中依然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面对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繁重任务,我们一定要像吴天石同志那样,坚持从实际出发,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和作风抓好各项工作,扎实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2010年吴天石同志100周年诞辰之际,根据江苏省教育厅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的建议,省教育厅党组研究决定,组织编写纪念吴天石同志的文集,深入挖掘、系统研究吴天石同志的教育思想,继承传统、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和发展苏派教育体系。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在2012年重阳节前,结集出版了《人民教育家吴天石》。省委老领导韩培信同志欣然为该书作序。《人民教育家吴天石》从吴天石同志生平传略、著作研读、回忆纪念三个侧面,集中展现了吴天石同志投身革命、追求真理、奉献教育、倾情创作、展示才情的一生。文集的编辑出版,是我们对吴天石同志最好的纪念,必将激励江苏教育人以史为鉴,继往开来,积极奉献,开拓进取,为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多作贡献。</p><p class="ql-block"> 缅怀先贤、学习先贤,重在行动、贵在坚持。我们一定要以研究、弘扬吴天石同志教育思想和实践成果为契机,紧密联系当前教育工作实际,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创新,同心同德,扎实工作,不断开创江苏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新局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