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行渐远的老物品

宝玉(16279579)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上世纪一些常用的物品,是那段历史的外在符号,也是我们这代人难以忘怀的念想。如今,随着科技进步与发展,它们逐渐被淘汰,退出了生活大舞台。我们无法抓住时间,老物品却会留下痕迹,并深深地刻印在脑海中。今天,每当无意中看到这些物品的时候,便会想起曾经的时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六七十年代虽然生活条件差,物资匮乏,却总觉得那时的记忆满是温暖。在穿戴方面,当年最具我们地方特色并印象深刻的是,脚下的皮垫子和头顶的席角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近日,一个上门收废品的中年汉子,穿着我们沂蒙山人的土凉鞋,方言皮垫子或呱嗒子(谐音),令我眼前一亮。又见这种久违的老物品,唤醒了尘封的记忆。闲聊中,他说是刚花二十块钱买的,这大半辈子,夏天一直穿这种鞋。它确实不如其它各式凉鞋舒坦,但泥里水里都行,便于随时冲洗,适合自己这干粗活的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是啊,这种土得掉渣的凉鞋,之所以流传到今天,一定有其自身优势。首先,穿着时间长,春夏秋三季可穿,经久耐用。其次,穿在脚上,田间池塘,泥里水里,无所不能。弄脏了水里一冲,马上就干干净净。另外,通风透气、清凉养脚。过去,在农村没听说有人长脚气,这与他们常年穿皮垫子有很大的关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种鞋既可自己做,赶集也有卖的。把废旧轮胎皮火烤压平,中间厚的部分剪做鞋底,边上相对软的地方剪成条,交叉着钉在前掌上,鞋跟钉一块厚点的。其制作过程,纯手工打造,鞋底与鞋帮的连结,仅仅用几棵钉子。这种鞋用的是废料,所以除了人工几乎没有多少成本,它的优点是价格低廉,久穿不坏,成为男人推车锄地、走山路涉小河的专用物品。现在的夏天,在修鞋摊或集市上,偶尔还有现场手工制作皮垫子的。但是,城里人穿这鞋的已是凤毛麟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然,它的缺点是不甚美观,穿着也不太舒服。然而,那个年代我们老老少少都穿着这种鞋,记得我小时候曾穿过几年,刚开始脚底板子疼,以后脚踝上被磨破后留下的疤痕,至今隐约可见。以后,夏天的凉鞋样式繁多、美观大方、轻便舒适。但作为那个年代的印记,它一直留在我们这代人的脑海中。记得与我同龄的一位同事,颇具怀旧情怀,前些年一不小心,因为穿这鞋,在会上被局长不点名地批评了一顿:有个派出所长穿着板正的警服,却赤脚蹬双皮垫子,看上去不伦不类,警容不整,像什么样子!惹得我们窃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说罢脚底下踩的,我们那个年代头顶上往往离不了的是席角子。它是夏天人们出行的必备之物,随时遮阳防雨。我们沂蒙山区是其发源地,当地方言角发音为jia一声,所以也叫席夹子。它为六边六角形,其它形状如圆形的等,叫斗笠或草帽。那时,各家各户都有席角子。每逢下雨或烈日,外出的人们都将其戴在头上。我年少时,经常戴着它,是日常生活中的主要用具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另外,还有一种蓑衣,用草编织而成,厚厚的像衣服一样披在身上用以遮雨,与头上的席角子配合使用。而老百姓下地干活时,蓑衣还能防蚊虫叮咬,有人干脆赤身裸体披在身上锄地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时代不同了。这些我们使用过的老物品,已经湮没在历史的波涛汹涌中。如今,这些环保、精美的手工编织品,被机器制作的遮阳防雨物品替代。烈日下,人们头上是遮阳帽,穿的是防晒衣;雨雪天气,防护物品更是形式多样,新颖美观,实用方便。那蓑衣早已不见踪影了,只挂在旅游景点墙上展览。席角子仍有个别人在戴,近日见到朋友下乡采访时的形象,戴上顶席角子,反倒有点酷酷的样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除了穿戴方面,当年的日常生活用品中,筐头子、花篓筐和抬筐等,是每个家庭必备的东西。而我们这些半大孩子们,用得最多的是筐头子,无论是到东山摘松球、捡麦穗,还是在卧牛山前拦地瓜、拾柴禾,岀门或提或背或挎或挑,都离不开筐头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器具有魂魄,匠心自谦恭。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在乡镇挂职包村时,村支书每到冬季农闲,便为亲朋好友们义务劳动,你送过树条子去,在他手中很快就变成了精美的筐头子,这的确是一门巧妙的艺术。如今,用这些东西的人少了,会编筐编篓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了。各种老物品都已进入淘汰模式,其它如簸箕瓢子竹筛子等,也慢慢地都淡岀了人们视野。许多孩子,根本就没见过这些手工编织的用具,即使有实物摆在面前,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更别说知道干什么用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此外,至今还在用的箢子颇值得一提。它是盛物的工具,生产队时代还承担着计量器的作用。按其衡量所盛谷物容积的多少,又分三升箢子五升箢子、斗箢子等。作为纯手工制作的器皿,那些匠人将密密麻麻的条子一根压着一根,编成一个敞口半球形的器物,再在上面固定一根用树枝做成的提手,既方便实用又经久耐用。与寻常意义上的筐不同,它用剥皮的树条编制,绿色环保,精致美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我们沂蒙山区,箢子是重要的家庭生活用品。走亲访友、赶集上店、下地干活,无不挎着挑着或用独轮车推着它盛东西。送礼时,当地俗语有送箢子一说。所谓送箢子,是指在农村走亲访友,用箢子盛各种礼品。尤其是传统节日出门,或办红白公事时用的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那时,我家也有大小不一的箢子,日常生活中常用它。时至今日,随着现代用具的生产和使用,传统手工制作的箢子已不再普及,逐渐被塑料筐、方便袋所替代。但是,逛逛农村集市,你仍然能看到箢子的身影。我居住小区前面四座楼,是城中村人家,他们还在使用箢子。尤其在中元节等上坟的日子里,他们都会挎着它陆续走岀家门,包袱下面盖着供品等去祭奠先人。见到这种老物品,令人颇感亲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家庭用品中,印象深刻的还有风箱。童年记忆中,父母亲响应城市干部支援农村号召,来到沂蒙山区的马牧池公社安家落户后,住在北村农户的三间小南屋里。在那里,我第一次见到好玩又神奇的风箱。它由一个木箱一个推拉的木制把手组成,人们用手拉动风箱把手,使空气通过进气口使风箱内充满空气,再推动把手将其内的空气压出,用来鼓风,使炉火旺盛,不得不佩服老祖宗的智慧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年受居住条件限制,我家的风箱和炭炉子,就露天放在院子里。一日三餐,母亲张罗着准备饭菜,我们姊妹几个轮流拉风箱烧火。这活倒是没多少技术含量,但时间长了也累得够呛,一旦慢下来,就会受到大人的喝斥。这个东西,如今生活在城市的孩子们估计都没有见过,现在即使是乡下,也很难见到风箱身影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那些渐行渐远的记忆,总是不断被风干成故事。时至1974年,我们在东南庄上山下乡时,两人一组轮流做饭。与我搭档的小成身体瘦弱,坐在低矮的小锅屋里,那风箱需要她不停地用力抽拉送风,半小时才会烧开一大锅水,自称已经累得精疲力竭,的确很不容易。所以,其它挑水、揉面等力气活,自然落到我的身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到沂河岸边上山下乡期间,在生产用具方面,我首先学会了推独轮车,以后还学会了开拖拉机等。其它扶犁耕地、插秧扬场等细致的技术活,自己天生笨拙,锻炼的机会少,最终也没有掌握技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说起这独轮车,北宋时既已出现,是沂蒙山区最常用的一种运输工具,也叫小推车。它简陋却能适应崎岖小路,可以载物也可以载人,非常实用。五十年代之前是木轮,以后才逐渐有了胶轮车。把上的绳子是粘脚,下坡的时候当刹车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老一辈人当中,很多都是推小车的好手。革命战争年代,沂蒙老区的人们奋勇支前,这种工具功不可没,书写下了一段红色传奇历史。陈毅元帅曾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 它在战时用来支前,在平时也是沂蒙人干活的好帮手,不管是修水库、收庄稼还是其他农活,小推车都能派上大用场。别看它只有一个车轮,是木架结构,但能装载不少东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生命若梦,梦过嫣然。记得在东南庄知青组时,三夏大忙,自己收割不是好手,便担负起往场院里运送麦子的任务。看人家推起来十分轻快方便,我却掌握不好平衡,歪歪扭扭好歹推回去,练习了几趟才可以。到了冬季,天刚亮就被小队长喊起来,随着其他社员往东湖运土杂肥,早饭前要跑三个来回。装满两边的车筐,载重量大,很难把握好平衡,感觉非常吃力。推小车叽咕咛,不掉屁股不能行,这句顺口溜便是推小车的秘诀。屁股扭这边扭那边,都是为了保持平衡不翻车。车把上拴的襻带也是必不可少的,膀子可通过襻带来调节小车的平衡,并有往前的助力功能。会保持平衡的熟手,主要靠车把上的肩带和手来控制车的平衡,最多可以推起千斤左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随着社会发展,交通运输工具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独轮车已成为历史展览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茫茫世事,辈辈人生。回忆生产和生活中的老物品,被风干的东西还有好多好多:推磨压碾烙煎饼、纺线织布缝衣服、拾柴烧炭砸煤球……,犹如一幕幕电影场景,似在眼前,却已消失在天边。这不仅仅是一种怀旧情怀,更是传承一种文化和匠心造物精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月未央,夏已去。站在2022年的初秋,数落这些以其独特功能而存在的老物件,一股熟悉的味道拂面而来,想想过去的岁月挺有意思,令人有满满的回忆感。世上的一切都在不断地变化中,必定会越变越美好。</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