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摩梭文化与藏文化考察记之四: 合作交流 达成共识——成立少数民族女性文化研究基地(胡桂香)

周 亮

<h5>  为进一步梳理少数民族文化的特点与特色,挖掘少数民族文化中的性别意涵,探寻少数民族性别文化传承的路径与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推动少数民族性别文化的发展,8月12日,在长沙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湖南省妇女儿童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罗婷教授带领下,我们一行来到了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确定成立少数民族女性文化研究基地,共同探讨少数民族女性文化的传承与发展。</h5> <b>少数民族女性文化研究基地揭牌仪式</b><br><h5> 上午,长沙师范学院、丽江市妇联、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共建少数民族女性文化研究基地揭牌仪式在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第三会议室举行,丽江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木志英,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张祖武,党委副书记、校长毕天云等相关人员及调研团队全体成员参与揭牌仪式。湖南省妇女儿童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长沙师范学院科研处处长周亮教授宣读了《关于建立少数民族女性文化研究基地的决定》。同时,聘请丽江师范学校副校长、妇女联合会主席朱桂香为少数民族女性文化研究首席专家并颁发聘书。</h5> <p class="ql-block"><b>丽江市妇联参与共建少数民族女性文化研究基地</b></p><h5> 丽江市妇联副主席曹建秋宣读了《关于共同建立少数民族女性文化研究基地的决定》;丽江市妇联主席木志英作了讲话。她指出一是希望把少数民族女性文化研究工作融入党的妇女工作中,始终坚持基地的政治性和妇女文化研究的先进性。二是希望基地注重规范发展,积极参与新一轮妇女儿童“两个规划”的落地落实。三是希望基地加强对少数民族女性先进文化的保护、挖掘与利用,让其重现生机,为发展增辉。</h5> <p class="ql-block"><b>罗婷教授就基地成立讲话</b></p><h5> 罗婷在基地揭牌仪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她强调,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长沙师范学校对口帮扶学校,两校有深厚的合作基础和情谊。湖南省妇女儿童教育研究中心与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合作是一次跨区域、跨学科、跨行业的全方位合作,是高校-政府-行业共同参与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的一种创新模式尝试。双方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加强跨界合作交流,构建少数民族女性文化研究的阵地;二是要聚焦问题研究,突破学科界限,打造少数民族女性文化研究的高地;三是要发挥引领作用,凭借学校的教育优势,组建少数民族女性教育的园地。</h5> <h5><p><b>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张祖武讲话</b></p> 党委书记张祖武教授指出,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被誉为少数民族之乡。由于它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以及历史悠久的文化背景,造就了众多的云南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其中富有民族特色的女性文化、婚恋文化、家庭文化又是一道特别亮丽的风景。他强调下一步将从提高站位,抓住机遇,建章立制,建强队伍,用好资源,依托平台,发挥优势,创新发展,多出成果,形成影响10个方面开展工作,将基地打造为集研究、教学、培训、交流、推广为一体,云南一流、国内有影响的少数民族女性文化研究高地,为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做出积极贡献。</h5> <p class="ql-block"><b>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长毕天云教授表态</b></p><h5>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长毕天云教授对长沙师范学院、丽江市妇联对学校的关心、厚爱、支持、帮助表示感谢。他指出“少数民族女性文化研究基地”落户丽师,必将助推学校“长大长壮长美”和高质量“发展提升”,为云南欠发达地区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基础教育教师,扩大教育帮扶溢出效应,推动乡村振兴。一是要在抓共建上下功夫。建立常态化、高效化的共建机制,方案共商,资源共享,课题共报,活动共办、成果共出。二是要在出精品上下功夫。理论要有品位,在创新思维培养,实证研究等方面的工作要做细做实。三是要在重应用上下功夫。研究成果要应用于人才培养,反哺教育教学。还要把研究成果应用于少数民族文化的宣传和展示,为从事妇女儿童工作的部门、机构积极提供咨询报告,开展相关培训,更好地服务地方的经济文化发展。</h5> <h5>  与会人员还围绕基地建设、基地作用的发挥、讲好女性故事等内容进行座谈。长沙师范学院学前教育研究编辑部主任、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长顾问张建国,长沙师范学院科研处副处长、湖南省妇女儿童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胡桂香,长沙师范学院党政办公室副主任陈礼,学前教育研究杂志(长沙)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总经理杨文,学前教育研究杂志(长沙)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编辑刘向辉,丽江市妇联副主席(挂职)徐宝莉,丽师副校长朱桂香、副校长张兰胜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h5> <br><b>结 语</b><br><h5> 少数民族女性文化研究基地的成立,将进一步加强对云南地区性别文化、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人才培养、儿童发展以及女性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等多个领域的研究,在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和合作交流等方面形成了丰硕成果,有益于推进新时代家庭、妇女和儿童事业协同发展,进一步发挥家庭教育在男女平等、巾帼建功、幼有优育等国家政策落实中的牵引作用,为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培养优秀的劳动者和接班人做出特别贡献。</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