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多剃大光头

张现水

<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童年时的理发与今天的孩子是不同的。那时候的老家,小男孩理发都从剃“和尚头”开始,“和尚头”是小男孩的统一发型。</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和尚头”顾名思义即大光头。老家人认为,小孩子多剃“和尚头”,会“刺激”头发的生长,长大后能有又浓又黑的好头发。正因如此吧,为了孩子的“未来”,大人们都不会顾及孩子们的感受,任凭孩子们哇哇哭闹,也狠下心来给孩子勤剃勤刮。</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 <p class="ql-block">  现在想一想,也怪不得孩子们不愿意剃头。试想,一个人拿着一把明晃晃的刀子,在自己的小脑袋上不停地比划,心里能不发毛?哭闹一番纯属情理之中。</p><p class="ql-block"> 再说剃头的感受也确实不舒服,那时候的剃刀,不是商店里买来的锋利的精钢好刀,是铁匠们打制的“土刀”,像直把小梳子的样子,其锋利程度远不及今天乌蓝的刀片。尽管开剃前会用热水烫洗一番,尽量把头发洗得软软的,尽管剃的过程中剃头匠们也时不时地鐾几下剃刀,但是头皮依旧被刮得生疼。</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还有,我们的“理发师”也不是别人,都是家里的长辈,个个都是十足的“自学成才”的“二把刀”,剃一次头给你的头皮开上几个小口子是很正常的事。一看到剃头还有“血光之灾”,谁不望而生畏?当然,那时也不是没有专业的理发师,公社的驻地就有一家国营理发店,但那离家有数里之遥,谁会为一个小毛孩子剃个头去跑那么远的路,既费钱又费时?乡村中倒也不乏技艺精湛的剃头匠,听说附近村里就有一位。说这位“大师”剃头的风采确实不凡,下刀前先端着刀子在你面前不停地掂,像是在运气。然后冷不丁一刀下去,欻的一声就从额头剃到了脑后,紧接着手腕一翻又欻的一刀从脑后剃到了额头。这样不停地翻来覆去,不一会就剃完了,且剃下的头发只有脸前一堆和脑后一堆。还听说“大师”剃头时围观者众,也总是喝彩不绝,“大师”有时剃得兴起,会欻的一下把递刀抛向空中,待刀落至头顶时一把抓住,顺势又是一刀。我等无福,没有见过更没有享受过这位“大师”的手艺,估计家长们也不会让我们享受。毕竟这不是闹着玩的事,万一失手,不削掉半拉耳朵,也得削去一块头皮,后果不堪设想。就算不失手,也得惊出一身冷汗。</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当我们长大到上学的时候,剃头就逐渐被推头取代。一是家长们认为经过几年的刮剃,长好头发的基础已经打牢,可以不再继续刮剃了。二是学校有手动的推子这种“现代化”的理发工具。低年级时的“理发师”就是自己的老师,高年级时“理发师”就成了班里的同学。我有幸也成了班里的“理发师”,并且从小学一直理到了军校。至于发型,那年代只有小平头和小分头两种,只要你不给人家理成“茶壶盖”就算是好手艺。那时谁若理个“茶壶盖”,必定遭到大家的耻笑。可是“世事茫茫难自料”啊,斗转星移,时过境迁,哪知这些年又流行起了“茶壶盖”,成了孩子甚至年轻人的时髦发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推子对头皮的“创伤”确实比剃刀小,理起发来感觉舒服好多,但是也不一点问题都没有。毕竟“理发师”都是业余选手,难以完全合理地驾驭推子,再说再好的理发推子也架不住那么多人使用。因此推头中出现推子“夹头发”现象,把大家夹得呲牙咧嘴也避免不了。好在夹得再厉害,也不会出现“流血事件”,反而会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成为理发中的乐事。还有,理发时围布围得不好,甚至就没有围布,理完发衣服里就落入不少的头发渣,把人痒得不行,有时一天半天的都弄不干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这代人,大概都是在这种刀剃手推中感受了自己童年的理发。这种感受不同于今天专职理发师给予的服务,尽管不令人愉悦,却令人难忘。好在生活无奈,岁月有情,悠悠岁月带走了当年剃刀下的痛苦和恐惧,却留下了童年的欢笑和美好的记忆,感谢上苍!</p><p class="ql-block">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特别致谢!拙文曾发于《正观新闻正观号》和《今日头条》,有改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