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青铜峡北岔口明长城

鸽子魚

北岔口长城位于青铜峡贺兰山东麓,地形复杂,山势险峻,自古以来为军一要塞。长城随山势走向而修筑,结构独特。是迄今为止宁夏境内明代长城保存较为完好的一部分长城峰燧两侧现建有贺兰山风力发电场。<br> 北岔口长城位于青铜峡市以西约40公里处的贺兰山南麓的营子山,南北走向,西临内蒙古自治区。 北岔口明代古长城所处地势险要。地形复杂,山势险峻,自古为军事要塞。北岔口北侧和营子山上,由数层纵横交错的石砌、土筑长城、墩台、壕堑、关隘、城堡,构成了一个较为磅大的军事防御工程体系。长城随山势走向而修筑。蜿蜒起伏,气势磅礴、雄伟壮观,俗称“宁夏的八达岭”。 北岔口长城不仅保存完整,而且构筑方式、结构也很有特点。长城构筑走向形势也很复杂。 在北岔口北侧的营子山上座落着两道石砌、土筑长城纵横交错、依山势走向,蜿蜒盘旋于高山峻岭之上,起伏于山谷之中。 北岔口以北段长城,保存较好,夯层清晰,墙体总高9.7米(南)、8(北侧)米,顶宽3.2米,夯层厚0.15米。 另外,在此段墙体下还较为完整地保存了3处过水涵洞设施,它们由规整的红砂岩石板和石块垒砌成纵向截面为正方形的过水通道,边长80—100厘米,长度与墙体宽度相等。形制规整、筑造精细,保存基本完好,在宁夏长城沿线尚不多见。 此段长城保存较为完好,尤其从起点以南247米一段,墙体基本原状保存,包括顶部的垛墙、女墙等亦基本全貌保存(只是包括女墙等保存稍逊,剥蚀破坏略重), 顶部残存垛墙残高0.6-2.5、底宽1、顶宽0.4米,内侧女墙残高0.4-0.8、底宽0.4米。 从保存状况来看,此段墙体整体保存尚佳,墙体较高,厚重敦实,壁面陡直。从断面来看,其夯筑均是分次夯筑,即先夯筑内侧主墙、然后在以主墙为中心,两侧再加夯附墙,从而构成一道宽厚敦实的实体墙体。 在贺兰山麓南端的大山口,承载着几百年历史的北岔口古长城,崛起了一排排风车,似流星划破时空。现代化的贺兰山风力发电场与古老的长城峰燧在这里交融成景。 青铜峡北岔口明代古长城建筑工程,充分体现了明代长城的建筑特征。几百年来,它巍然屹立于宁夏的边关,曾经受了多少狂风暴雨的冲刷和烽烟战火的洗礼。在那高大的城墙上,同样记载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英勇抗击外患的战斗历史,谱写着英雄的古代劳动人民伟大的创造精神和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