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我欺骗了这位95岁的新四军老兵

南阳晨旭社工服务中心

<p class="ql-block">  火热的八月,应方城县爱尚社会工作服务主任李春玲邀请,来到方城参加爱尚社工的揭牌仪式,巧遇方城县民政局局长左福建同志。相见恨晚,深入交流。畅谈中聊到团队做的关于关爱抗战老兵项目的一些事情。左局长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线索,说县城现有一位新四军老兵仍然健在,他的一条腿在战斗中被敌人打伤并截肢,现在精神头还算可以。</p><p class="ql-block">由于大多的老兵都是90多岁或100多岁,所以每年的冬天都有触目惊心的离世统计数字,南阳的老兵人数自2019年开始,就锐减到了两位数,所以每每发现有新的线索时,我都如获至宝。</p><p class="ql-block">一行人商议决定立即到老兵家里去探访,然后我在民政局副局长张国强同志的带领下,来到了的老兵家中,</p><p class="ql-block">刚下车,老兵就柱着双拐在门口迎接我们。老人虽然95岁了,但是记忆相当清楚,言沟通非常流畅,所以,很快地我就就了解到了老兵的从军经历。</p><p class="ql-block"> 张文松,男,汉族,1929年1月26日出生于河南省方城县清河乡小谷庄村小张庄。1942年逃荒至桐柏县时,在大别山区光荣的参加了新四军,军长李先念,在新四军五师十三旅三十七团二营六连任战士,先后参加大小战斗百余次。1945年在一次战斗中身负重伤,左大腿截肢,留在江汉军区地方群众家中养伤。因无任何药物治疗,半年多时间里多次从群众家中转移。1946年5月,从湖北省广水市乘火车历经四个昼夜,到达华北太行军区后方医院(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县)入院治疗,被鉴定为一级伤残,痊愈后响应号召到太行军区第二军分区左权县学习。1947年因学习努力加上纺线做军鞋作出了贡献,荣立二等功一次。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不再给部队添麻烦,申请复员回到原籍方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听着老人讲述着战场上的惊心动魄,所有人都充满了崇敬之心。老人说,这些年他让家人领着他,驱车到了曾经的战场,去了当年自已养伤的老百姓家里看望,重温那个时代的鱼水之情。也想去探望一下当年五师的战友,特别听说方城县四里店还有一位新四军女兵仍健在,然后问我们是否知道这位女兵的具体地址的位置,有生之年希望能见到她。</p><p class="ql-block">一直非常轻松的气氛一下陡然变的凝固。我一时不知该怎么回答,老人口中说的女兵叫朱文兰,是我们团队于2020年寻访到的,我也曾去过她家里慰问和陪伴,可是不久后即去世。可是看着老兵兴冲冲的样子,我实在不想他失望。思虑再三,我还是决定不让他知道真实的情况。于是我告诉他:女兵还健在,就是新四军第五师的,只是身体状况不太好,这段时间在新疆的女儿家里住。等她回来了约上一块见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人更高兴了,说在战争时期,许多战友都牺牲了,能活着赶上这幸福时代的算是非常幸运了,如果朱文兰啥时回来,一定要我通知他。</p><p class="ql-block">因有其他重要的事情,我们告别了老人,踏上了回南阳的路程,老人执意要亲自到路旁送我们,临别时,又重复地强调,五师的时候战友啥时归来,一定要安排他去见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归来的路上,思绪万千。我欺骗了这位95岁的新四军老兵,但是,我认为处在那种情况下,只能选择那样做。假如是换做另外一个人,应该也会选择这个善意的欺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