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这期的读书会人员很多。有林姐、刘姐、周姐、燕子、金姐母女仨人、飞飞母女二人、天一。<br>我们先是花了十几分钟读了大学,然后选了智慧父母之“定”来学习。<br></h3> <h3>依依:记得上学的时候,老师让我和同学去擦饮水机,那个饮水机长期不打扫,非常非常脏。当时我呆住了!怎么这么脏!怎么让我扫啊!我和同学都受不了!实在无从下手!然后最后我们只是擦了饮水机的外表,里面的脏水啊什么的,都没有擦。现在想想,就是不接受啊!没有这个定力啊!今天学习了老师的这个定的能力,才知道要培养!</h3> <h3>大家七嘴八舌讲了很多!天一做最后的总结:活在当下,就是一个专注力,一个接受力。但是我以前总是把这个“活在当下”当口头禅“啊,我们要活在当下”。但是一直不知道真正的意思,现在才知道,活在当下的意思,第一就是你要接受,另一个就是你要专注,但是我们其实是不专注的,我们虽然口口声声说是活在当下,但往往我们上厕所的时候在玩手机,吃饭的时候在玩手机,走路的时候也在玩手机,哪怕在工作的时候也是在玩手机。其实就是我不接受除玩手机之外的任何的状态。这根本就没有活在当下!这也是我今晚学到的新的观念。所以这个专注的能力还是要去培养,活在当下不是说我现在就是活在当下,而是每个事都很专注,才是活在当下。老师刚才又给到我们一个新的理念,你吃饭也好,玩也好,玩手机也好,都是可以的,就是要专注,要在当下。比如我们现在很多的孩子,都是长时间的做作业,但是他其实做作业是边做边玩的,家长、老师都给孩子布置了很多作业,把孩子的休息时间排的满满的,其实这是错误的,我们要培养孩子的是专注力和接受的能力,如果没有这个能力,我们做人是蛮苦的。比如说今天早上,燕子让我称一下重量,因为她是每天要称一下,看看自己的各个身体指标,而我总是拒绝。她就说“你为什么看别人都是否定的?为什么都是不好的?”我今天反省了一天,其实就是老师说的这个“不接受除自己认知以外的所有的观念”,其实就是没有德。没有平等性就没有德。那没有德何来物呢?所以佛陀说天下众生兼具如来智慧,只因妄想执着不可征得!所以,我如果执着的话,就是因为不接受。就是没有平等心。其实也就是我们把事情看的比人重要。从经典来看,都是讲人比事情重要,比如论语,就是五伦八德,仁义礼智信,都是讲的人比事情重要。如果没有专注度、没有接受力的话,你永远都会有这个执着心在。</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