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游览明孝陵

美友25053569

<p class="ql-block">明清第一皇陵——明孝陵</p> <p class="ql-block">  明孝陵位于南京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是明太祖朱元璋与其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寝。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马皇后去世,9月葬入孝陵,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于应天府(当时亦称京师,即现在的南京)崩殂,遂启用地宫与马皇后合葬。因皇后马氏谥号“孝慈高皇后”,又因朱元璋奉行以孝治天下,故名“孝陵”。</p><p class="ql-block"> 明孝陵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至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建成“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历时长达30余年,整个孝陵建成。先后动用军工10万余人。当时从朝阳门(今中山门)至孝陵卫到陵墓西北所筑的皇墙有45华里长,护陵驻军(孝陵卫)有5千多人。其规模宏大,建筑雄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那时候陵园内亭阁相接,享殿中烟雾缭绕,宝顶上松涛林海,养长生鹿千头,鹿鸣其间,气势非凡。</p><p class="ql-block"> 1961年3月,明孝陵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明孝陵所处的钟山风景区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6年12月,被列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  2003年7月,明孝陵及明功臣墓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018年6月,明孝陵入选“十大最受欢迎中国世界遗产景区”。</p> <p class="ql-block">  明孝陵整个陵区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从下马坊到金水桥的孝陵神道,其中下马坊到大金门段为2007年修建恢复,从而保证了孝陵神道的完整性,但并非原貌;石象路和翁仲路两段则基本为原貌,且神道石刻亦基本完好。第二部分为从文武方门到孝陵宝顶的主体建筑——即孝陵陵宫。</p><p class="ql-block"> 神道从起点下马坊到金水桥,沿途景点有下马坊、大金门、神功圣德碑及碑亭、御河桥、石象路和翁仲路神道石刻、棂星门等。</p><p class="ql-block"><b>下马坊</b></p> <p class="ql-block">  下马坊建于明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是明孝陵人口处的标志性建筑,为一间两柱冲天式石牌坊,面阔4.94米、高7.85米,坊额上横刻“诸司官员下马”6个楷书大字,告示进入孝陵的官员必须下马步行,以保持陵区的肃穆和对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尊敬。</p><p class="ql-block"><b>神烈山碑</b></p> <p class="ql-block">  神烈山碑位于下马坊东边约36米处。是明嘉靖十年(1531年)改钟山为神烈山时而立。正面阴文双钩浅刻“神烈山”三字,原有碑亭,现已不存在,仅存四角石柱础。</p><p class="ql-block"><b>龙纹石雕构件</b></p> <p class="ql-block">  该龙纹石雕构件于2007年出土,疑为神烈山碑亭的遗物,呈卧碑状,现残存三块,总长5.1米,高1.18米,厚0.40米,碑面边框上雕满如意云纹,中间雕有龙纹,龙纹为高浮雕,雕工精美,龙纹最多突出碑面达9厘米,局部镂雕,龙纹身上满刻龙鳞纹,线条流畅,形象逼真。</p><p class="ql-block"><b>禁约碑</b></p> <p class="ql-block">  “禁约碑”是位于神烈山碑东侧约17米处的一块卧碑,立于明崇桢十四年(1641年),碑文刻禁止损坏孝陵及谒陵的有关9条禁约。</p><p class="ql-block"> 从下马坊沿神道向西北前行约1公里,便可到达大金门。</p><p class="ql-block"><b>大金门</b></p> <p class="ql-block">  大金门是孝陵的外郭主入口。原为黄色琉璃瓦重檐式建筑,现存砖石砌筑的墙壁,下部为石造须弥座,束腰处浅雕绶椀纹,面阔26.66米,进深8.09米,墙壁辟有3个券门洞,中门较高为5.05米,左右两门高4.25米。屋顶因战火被毁,1964年之后对大金门曾进行过多次修整。</p><p class="ql-block"> 过大金门向北约70米处便是神功圣德碑亭。</p><p class="ql-block"><b>神功圣德碑亭(四方城)</b></p> <p class="ql-block">  神功圣德碑亭建于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现存碑亭整体采用砖石砌筑,平面呈正方形,四壁<span style="font-size:18px;">各开券门一洞,宽5米,高7.42米,</span>外观尤如一个城堡,故又俗称“四方城”。原亭顶已毁,<span style="font-size:18px;">据遗存结构和北京长陵碑亭资料推测,神功圣德碑亭顶部原为重檐歇山式,覆黄色琉璃瓦。出于对现有遗址的保护,遂于2012至2013年对其进行加顶保护。碑亭内立有</span>“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p><p class="ql-block"><b>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b></p> <p class="ql-block">  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是明成祖朱棣为纪念其父明太祖朱元璋所立,碑文由朱棣亲撰,计2746字,详述太祖一生功德。碑座、碑额雕琢瑰丽。驮碑的赑屃趺高2.08米,碑高8.78米,是南京地区最大的碑刻。也是明清皇家陵寝中同类型建筑体量最大的一例。</p><p class="ql-block"> 从四方城向西北行约100米便是御河桥。</p><p class="ql-block"><b>御河桥</b></p> <p class="ql-block">  这座御河桥介于碑亭和神道石刻之间,原为砖构单曲拱桥,霹雳之水由桥下西流,今御桥旧址犹存,桥非原貌,今称"虹桥",桥下之御河(外御河)是孝陵的第一道排水通道。过了这道桥,便进入石象路神道。</p><p class="ql-block"><b>石象路神道</b></p> <p class="ql-block">  石象路神道长615米,由东向西北延伸,沿途<span style="font-size:18px;">两旁依次排列着狮子、獬豸、骆驼、大象、麒麟、骏马6种石兽,每种2对,共12对24件,每种两跪两立,夹道迎侍。</span>这些石兽均用整块巨石采用圆雕技法刻成,线条流畅圆润,气魄宏大,风格粗犷,既标识着帝陵的崇高、圣洁、华美,也起着保卫、辟邪、礼仪的象征作用。</p><p class="ql-block"><b>狮子</b></p> <p class="ql-block">  狮有兽中之王的尊称,生性灵活凶猛,可威服百兽,被佛教尊为护法的灵兽。陵前放置石狮,以显示帝王的无上威严和势力的强大。</p><p class="ql-block"><b>獬豸</b></p> <p class="ql-block">  獬豸(音Xiezhi))熊目独角,又名任法兽,是传说中的神兽,头生一角,如遇二人相争,必以其角触不正之人。把它放在陵前,取“正直不阿”之意。</p><p class="ql-block"><b>骆驼</b></p> <p class="ql-block">  骆驼是沙漠与热带的象征,它表示大明疆域辽阔,皇帝威镇四方。</p><p class="ql-block"><b>大象</b></p> <p class="ql-block">  大象是兽中巨物,它四腿粗壮有力,坚如磐石,表示国家江山的稳固。</p><p class="ql-block"><b>麒麟</b></p> <p class="ql-block">  麒麟是古代人民想象出的一种瑞兽,融虎、狮、牛、龙形态于一体,<span style="font-size:18px;">雄的叫麒,雌的叫麟,为</span>帝王仁德才出现的祥瑞之物,是只有帝陵才能放置的御用品,<span style="font-size:18px;">象征“仁义之君”和吉祥、光明。</span></p><p class="ql-block"><b>骏马</b></p> <p class="ql-block">  马是古代帝王南征北战、统一江山的重要坐骑,也是明代朝会仪式上皇帝仪卫队伍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陵前自然不能缺少。石马双目有神,神情高昂,似在炫耀帝王生前的功绩。</p><p class="ql-block"> 由石马继续往前并折向东北便是翁仲路神道。</p><p class="ql-block"><b>翁仲路神道</b></p> <p class="ql-block">  翁仲路神道长250米,依次排列一对望柱,相对而立的武将、文臣各2对,共8尊,各高3.18米。他们威严端庄,是孝陵的仪卫者和忠实的守护者。</p><p class="ql-block"><b>望柱 </b></p><p class="ql-block"> 望柱顶置圆柱形冠,柱身满雕云龙纹,改变了唐宋以来神道望柱顶部作莲花式的风格,具有艺术上的创新意义。</p><p class="ql-block"><b>武将</b></p> <p class="ql-block">  武将身穿甲胄,手执金吾威仪凛凛。</p><p class="ql-block"><b>文臣</b></p> <p class="ql-block">  文臣头戴朝冠,手执朝笏,神情肃穆。</p><p class="ql-block"> 翁仲路神道尽头是棂星门。</p><p class="ql-block"><b>棂星门</b></p> <p class="ql-block">  棂星门又叫龙凤门,是陵前神道上重要的礼仪性建筑,现在所见的棂星门是2007年按照原来的门基、门柱和柱头恢复重建的,面阔20.61米,高7.60米。过棂星门继续向东北前行200多米,即到金水桥。</p><p class="ql-block"><b>金水桥</b></p> <p class="ql-block">  金水桥又称五龙桥,是通达陵宫的桥梁。它与陵宫处于同一南北中轴线上,原为一列五座,现存一列3座,为石构单曲拱桥,总宽度达16.35米,中间主桥面宽4.08米,东西两边桥面宽度分别是3.49米,主桥与边桥的间距分别为2.72米,桥身两侧雕有石质散水螭首和护栏望柱,此为1992年按旧制修复,桥基和两岸石堤均是明代原物。</p><p class="ql-block"> 金水桥下之水亦称御河(内御河),是孝陵的第二道排水通道。</p><p class="ql-block"> 过了金水桥往北,便是孝陵的主建筑区域——陵宫区。</p><p class="ql-block"><b>孝陵陵宫建筑复原示意图</b></p> <p class="ql-block">  明孝陵首次按皇宫布局建立“前朝后寝”三进院落制,开创了陵寝建筑平面呈“前方后圆”的基本格局,并一直规范着此后明清两朝500多年20多座帝陵的建设规制。反映的是礼制,但突出的是皇权和政治。这在中国帝陵发展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p><p class="ql-block"> 孝陵陵宫的建筑有文武方门、东井亭、西井亭、御厨、具服殿、碑殿、东配殿、西配殿、享殿、内红门、升仙桥、明楼、宝顶等。</p><p class="ql-block"> 过了金水桥沿缓坡向北前行,便到达文武方门。</p><p class="ql-block"><b>文武方门</b></p> <p class="ql-block">  文武方门是明孝陵陵宫的第一道大门,曾有损毁,1998年中山陵园管理局依据明代孝陵规制,重新进行修复,恢复了明代时大门的原貌。现为五门,中间三洞拱门,东西两侧各有一洞平顶掖门,黄瓦、朱门、红墙,正门上方悬挂长方形门额,竖书“文武方门”4个鎏金大字。正门东侧靠墙立有一块用六国文字书写的“特别告示”碑,简称六国文字碑。</p><p class="ql-block"><b>六国文字碑</b></p> <p class="ql-block">  六国文字碑是清宣统元年(1909年)两江洋务总局道台和江宁府知府会衔于文武方门前竖立的用日、德、意、英、法、俄六国文字撰写的“保护明孝陵特别告示”碑,用来告诫相关世界各国游客不要在此乱涂乱画。</p><p class="ql-block"> 过了文武方门往北,便是碑殿。</p><p class="ql-block"><b>碑殿</b></p> <p class="ql-block">  碑殿即孝陵门,原为孝陵殿前的中门,五门制,俱毁,现存石造须弥座台基,通面40.26米,进深15.25米。前后踏跺为后世重修,已非原样。孝陵门原有五开间三进深,面阔34.82米。木构建筑已毁。现存碑殿为三开间面阔13.84米的硬山建筑,为清代所建。殿内陈设五方石碑:中部三碑,后部东西两侧各一碑。中部正中一碑是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所立,其正面刻有“治隆唐宋”四个鎏金大字,这是清康熙皇帝1699年第三次下江南谒陵时的御题,其意为赞扬明太祖治国理政胜过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此碑两侧是清乾隆皇帝题书的御碑,殿内后部两侧两方卧碑,均刻康熙帝谒明孝陵纪事,碑阴刻有两江总督王新命、陶岱、曹寅等官员名录。</p><p class="ql-block"> 过了碑亭往北便是享殿。</p><p class="ql-block"><b>享殿</b></p> <p class="ql-block">  享殿原名孝陵殿,是明孝陵的主要建筑之一,也是孝陵陵宫内最重要的祭祀殿堂,于洪武十六年(1383年)建成。主要职能为供奉神主享纳日常膳馐和各种节日祭拜。原建筑是一座拥有三层石造须弥座台基,面阔九间、进深五间的巨大木结构殿宇,造型端庄隆重,为整个陵区规格最高、职能最重要的建筑。原建筑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毁于兵火,目前所见之享殿为清同治年间重新修建,与原建筑不可同日而语!</p><p class="ql-block"> 过了享殿往北便是内红门。</p><p class="ql-block"><b>内红门</b></p> <p class="ql-block">  内红门位于孝陵享殿后,是通向方城明楼的必经之门。过了这道门,就意味着阴阳两隔,因此又称阴阳门。史书有称“殿后门”或“殿北门”的,现多称内红门。内红门为三洞对开的双扉红门,门顶覆黄色琉璃瓦,基部为水磨砖砌筑。内红门曾遭损坏,2006年按旧制修复。</p><p class="ql-block"> 过了内红门,往北便是升仙桥。</p><p class="ql-block"><b>升仙桥</b></p> <p class="ql-block">  升仙桥为石造单券拱桥,长57.50米,宽26.60米,是明初桥梁建筑中的杰作。当年朱元璋灵柩由此过桥入葬,意为升天成仙,故名“升仙桥”。桥两侧原有石栏、螭首多残缺,2006年对栏板、望柱、螭首进行修复。升仙桥下之御河(宝城御河)是孝陵的第三道排水通道。</p><p class="ql-block"> 过了升仙桥便是孝陵的方城明楼。</p><p class="ql-block"><b>方城明楼</b></p> <p class="ql-block">  <b>方城</b>是位于孝陵宝顶前面的一座巨型石构建筑,平面作长方形,东西面阔63.50米,南北进深34.22米,正面通高16.60米。方城下部为石质须弥座,高2.40米,束腰处饰绶椀纹和方胜纹。方城南面正中开有通向宝顶的拱券形纵向隧道,东西两侧建有影壁,呈“八”字形,俗称“八字墙”。</p><p class="ql-block"><b> 明楼</b>建于方城之上,原为五开间、重檐歇山顶殿堂式建筑。方城明楼在明清皇家陵寝同类型建筑中体量最大、等级最高,迄今已历600余年沧桑。清末太平天国时期,战火焚毁了明孝陵所有建筑的木构部分,明楼也仅留四壁墙垣矗立在方城之上。现存孝陵明楼屋顶为2009年进行加顶保护工程时所恢复。</p><p class="ql-block"><b>方城影壁</b></p> <p class="ql-block">  方城影璧作“八”字形,影璧砖砌,下部为须弥座结构,须弥座束腰部及璧面四角饰砖雕花卉,有石榴、万年青、牡丹等,风格规范、精细、活泼,被视为中国明代前期砖雕艺术的代表作。</p><p class="ql-block"><b>方城拱券形纵向隧道</b></p> <p class="ql-block">  方城南面正中通向宝顶的拱券形纵向隧道,从南口低处至北口高处一共建有54级台阶,隧道内壁下部为石质须弥座结构,东侧石壁上端遗有1926年国学大师章炳麟、李根源、徐兰墅题刻。</p><p class="ql-block"> 进入隧道拾级而上,即达宝顶南墙与方城的夹院,又称央道,央道东西两侧皆有台阶可登临明楼,明楼后面即为宝顶。</p><p class="ql-block"><b>宝顶</b></p> <p class="ql-block">  明楼之后的宝顶,又称宝城,是一个直径约400米的圆形大土丘。依山势高低起伏,以巨石和明砖垒筑围墙,高约7米,墙顶厚约2来,厚实坚固;在南墙正中的条石上,有于民国时期以楷书横刻的“此山明太祖之墓”7字。</p> <p class="ql-block">  宝顶之上,树木参天,其下便是孝陵的陵墓地宫。 过去在民间多有传说,说是朱元璋下葬当日,南京13个城门同时出殡,因此民间对于未元璋到底葬于何处,多有疑问和猜测。从1997年开始,文物工作者利用精密磁测等高科技手段对明孝陵进行了长达6年的考古勘探,认定地宫就位于明孝陵圆形宝顶下面,并且根据探测,地宫建筑面积竟达4000多平方米,几乎是已发掘的定陵地宫面积的3倍。明孝陵地宫的具体形制还不能清楚知道,但从明孝陵现存建筑、明故宫建筑遗存上大量使用石料作为建筑基座的现象,以及已经发掘的定陵地宫全部用石材构筑的实例可以推断,孝陵地宫应该也是全部用石材构筑的大型殿宇式地下建筑。</p><p class="ql-block"> 明孝陵经历了600多年的历史沧桑,许多地面的木构建筑已不存在或已改变了原有的模样,但陵寝的格局仍保留了原恢弘的气派,更由于建陵时采用的特殊防盗措施、历史机缘以及其地理位置,共同决定了宝顶下的陵寝地宫未遭任何破坏,完好如初,实在令人欣慰!</p><p class="ql-block"> 2022.8</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本文部分图片选自网络,部分文字内容选摘于景点介绍)</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