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随着户外运动的兴起,一些藏在深山里的独特景观不断地呈现在人们面前,银河光岩成为网红打卡之地,可能就是岳西驴友的功劳。<br> 因为去过黄尾的云峰古民居,更因为自己就是住着这种土砖房子长大的,对本地所谓的古村落自然兴趣不大,所以,一直不曾想过去一探究竟。端午假期,是因为老公听闻户外群有人去,才临时起兴,开车前往。</h3> <h3> 下了高速,就是岔路极多的乡村公路,虽有导航,老公还是喜欢停车借问,顺便吞云吐雾一番。初夏时节,乡野的生机扑面而来。路边的玉米已有半人高,俯身倾耳,似乎能听见拔节的声响。条形叶子上,七星瓢虫悠然地散着步,无视我的关注。前面有一妇人正在除草,不觉忆起从前在家,暑假最怕给玉米除草施肥,头顶骄阳似火,脚下大地如同蒸笼,汗如雨下,衣衫尽湿,这些还可忍受。最不堪的是玉米叶子,周边如同锯齿,割人颈脖,划人手臂,那深一道浅一道的痕迹,遇着汗水,那火辣辣的感觉至今让人后怕,或许,这也是那个年代支撑我发奋读书、跳出农门的动力之一吧!庆幸现在的农村女孩没有了我们当年的烦恼-----没有多少人种地,更没有父母舍得孩子在烈日下的田间地头劳作,当然也庆幸自己今日还能有闲暇闲心来闲观路边风景。</h3> <h3> 抬头仰望,天蓝得可爱,云白得喜人,旁边的山上还有一只苍鹰在盘旋上升……</h3> <h3> <br> 继续前行,风景依旧明媚。古树如伞,绿意婆娑,护佑着一方村落,河边的吊桥、田边的六角亭、田埂上的野花……乡村振兴真的不仅仅停留在红头文件里,这样的田园诗画几乎随处可见,过去一心想逃离的乡村,不知不觉又成了人们心中的向往。</h3> <h3> 跟着导航,穿过一座桥,转过一个弯,便开始爬坡,道路已变得狭窄,两旁的树木几乎掩盖了山路的存在。路越来越陡,溪流声或远或近,一会在头上,一会又在脚下。路上偶有落石,老公小心开着车,偶尔也需停下来清理碎石;弯道又陡又急,有几处甚至不能一把转过去;走走停停,似乎好长时间没遇着人家了。<br> 在不知转过几个弯道以后,终于见到了一户人家,赶快停车相问,原来这就是光岩了,前方几米处,就是公路的尽头!山脚下的蓝天不见了,山峰在雾霭中隐现,好像要下雨的样子。一条瀑布泄出两峰之间,飞珠溅玉,哗哗啦啦的,下大雨的时候,这户人家可能就要被那水汽所笼罩了。<br> 公路尽头还有一户人家,稻场上,停满了户外群的车,他们已经先我们而到。</h3> <h3> 道狭草木长!新奇着小径边农人养蜂的各式蜂箱,很快就到了网红打卡地。</h3> <h3> 远处的风景,照片不及现实通透有层次;近处的景致,现实不及照片精致。越走越看,我的心亦如这天空,似乎也蒙了一层雾气。<br> 光岩,此时我无法找到一个准确的词来修饰你!不老吗?你已墙角坍塌,庭院荒芜;不屈吗?只有光滑的青色条石在诉说着时光的荏苒;美丽吗?或许吧!着艳装到此一游的都市人,她们变换着角度,斟酌着光和影,拍出的照片的确有风味。但是站立此地的感受与欣赏图片截然不同!<br><br></h3> <h3> 站在土屋前,目之所及皆是连绵的群山,不知这儿的先民因何定居于此,不敢想象没有修公路之前此处是怎样的光景,不敢想这儿的人们平常如何进出大山,不敢想他们的孩子又是怎样上学的,更不敢想如果有意外,又该如何心急如焚却又无可奈何……当然,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不是没有呆过这样的小山村,或许还曾生于斯、长于斯,所以我们才拼命逃离,拼命改变!<br> 老公在与住户大哥聊天,得知他们的孩子都已在外面成家立业,留守此处的只有四五家,常住只有七八个人。插田的这对夫妇的孩子去年考取了天津大学的研究生,说插田是为了让孩子放假时能吃一点自家种的无污染的大米;说这儿的气温低,田地并不丰产;说背后山崖叫“万丈岩”有石耳,有石斛,前些年也曾上去过;说平常这儿人少,孩子们基本上只有逢年过节才回来,前提还得赶上好天气…… <br></h3> <h3> 买只牛儿学种田,且向山中过几年。<br> 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br> 这些是方外高人的生活情调,我等终究不过是俗人一个,虽恋林泉溪瀑,虽怕熙攘纷扰,但终挡不住俗世红尘的诱惑。<br> "乡村是富人眼里的天堂,穷人眼里的荒凉,诗人眼里的远方……” 望着小小的山村,似乎有点明白了为何李子柒能吸粉无数------视频呈现了生活的真实,但视频忽略了生活的艰辛! </h3> <h3> 听说山那边还有几户人家,有农家乐,但又听说路上蚂蟥多,老公打电话问了一下前面户外的朋友,证实确有蚂蟥,终是没勇气再上去老。老公说路边枫树较多,值得秋天再来一趟,那时应该没有蚂蟥了吧。</h3> <h3> 回来的路上才发觉这是光岩小学,挺立的梁柱,完成了托举一代人走出大山的使命,现在虽然破败不堪,虽然杂草丛生,但清晰的字迹依然在诉说着曾经的坚守。再大的山,也有花叶生发,也有好梦酝酿!向曾经坚守的同行致敬!</h3> <h3> 回程是下坡,更得小心翼翼。回到山脚,路平了,天空又明朗了,蓝天白云依旧可爱喜人。忽见路边枯树上站在一只鹰,巧了!还是来时所见的那只么?是不是要向我们这些不速之客宣示这是它的地盘?从没如此近的观察过一只鹰,故意惊扰它,只为近距离拍一张它飞翔的照片。对不起,打扰啦!<br> 再美的风景,如果其境过清,也不可久居,小石潭如此,光岩亦是如此。山中何所有,岭上白云多。回望隐没在云雾中的万丈岩,且名之为《云上光岩》吧。<br> 金秋再见,但愿逢着一个明艳的光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