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桥探险

渔者

<p class="ql-block">  新西兰是靠近南极的一个国家,地质生成年代较晚,多火山地热、崖洞和溶洞。火山地热最有名的是罗托鲁瓦(Rotorua ),隔几十里就能闻到一股浓浓的硫磺味。溶洞有名的是“萤火虫洞”,漆黑的山洞里流水潺潺,山洞顶穹数以万计的萤火虫像天上的繁星一样闪烁。我们今天要去探险的天然桥,也是类似的溶洞。</p> <p class="ql-block">  从奥克兰自驾出发,沿一号公路南下,到哈密尔顿转三号公路,然后再转37号公路,即可到达那个有名的旅游景点——怀托摩萤火虫洞(Waitomo Glow worn Caves)。过了<span style="font-size: 18px;">萤火虫洞,</span>转入乡村便道再行驶约30分钟即到。</p> <p class="ql-block">  这是树立在景区门口的招牌:天然桥风景自然保护区。</p> <p class="ql-block">  徒步旅游探险从这里开始,前行将进入保护区。沙石铺就的小路弯弯曲曲,山林幽暗,草木葱茏。</p> <p class="ql-block">  天然桥风景自然保护区归属于怀卡托地区,是新西兰有名的喀斯特地貌区域。<span style="font-size: 18px;">喀斯特地貌区域的山体多由石灰岩组成,长期受雨水或地下水溶解侵蚀,石灰岩层会形成</span>溶洞(solutional cave)、溶沟和溶槽。我们探索的天然桥,就属于这个范畴。</p> <p class="ql-block">  脚下是清澈奔流的小溪,两旁是陡峭的悬崖。头顶上茂密的丛林遮挡了阳光,峡谷更显得幽暗神秘。说是峡谷,我觉得更像是一个揭了顶的溶洞。这种“一线天”的景观,也是石灰石经长久雨水河流冲刷溶解形成的。</p> <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脚下的步道已经成为栈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哦!这些栈道一边悬河而架,有木栏相护,而另一边紧贴嵌入山崖,行走其上更觉山势的险峻。沿着栈道前行,两岸的悬崖越来陡峭,峰回路转,<span style="font-size: 18px;">时有横跨小溪的铁索桥。穿桥而过,则</span>时左时右的贴山崖、临流水,体会<span style="font-size: 18px;">山移水转景色变换的感觉。</span></p> <p class="ql-block">  终于,我们来到了天然桥的脚下。天然桥,其实是这个揭了顶的溶洞残存的一段顶穹,这一段顶穹形似一座拱形桥横跨在溶沟两边,所以人称天然桥。</p> <p class="ql-block">  仰望头顶的天然桥,心里涌出四个字:鬼斧神工。真的靠水的流动就能造就这样的桥?理论上说是这样的: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而碳酸氢钙是溶于水的,所以水能化解<span style="font-size: 18px;">石灰岩地区的山体。至于生成这巧夺天工的石拱桥,</span>只有感叹自然界的鬼斧神工了!从桥下的山沟里到半圆形的桥石拱,有栈道旋梯可以上去。</p> <p class="ql-block">  攀登到天然桥的石拱下,林密草暗,反尔看不出桥的雄伟壮观了。据介绍说这里有两千五百万年前的牡蛎化石,但没有看到。不过话又说回来,见了那个牡蛎化石我也认不出来,更不用说辨别是几万年前还是几千万年前的了。</p> <p class="ql-block">  没有看到牡蛎化石,却发现附近有一个山洞,洞里一片黑暗,吓得不敢靠近。</p> <p class="ql-block">  等伙伴们聚过来,有人携带了强光手电筒,才发现里面别有洞天,可以下去探险。</p> <p class="ql-block">  洞里探险,有点恐怖。惊喜的是发现了萤火虫,虽然仅有星星点点的几个,但已经不虚此行了。如果下次再来,穿防水防滑的鞋子,配备强力手电筒,也许能更深入些。这次就到这里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