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杭州上海知青代表 奔赴香兰农场立知青碑

新植

2022年8月12日下午5时许,哈尔滨气温17-25度,比起杭州上海的酷热,显得非常凉爽。飞机场蓝天白云,各个航班起飞降落,恢复了以往生机勃勃的景象。 哈尔滨机场格外繁忙,本次班机晚点2个多小时。接机的几位香友,耐心的等待。 旅行车的司机把车打扫的干干净净,消了毒,打开行李箱。 香友们下了飞机,做核酸,取行李,装行李,上了旅行车。 <div>香兰农场上海杭州知青代表团名单:</div>黄国栩、陈效杰、周振华、秦慧宝、孙家祯、戴 勤、张起民、钱桂英、韩钧辉、董 英、董国勇、余 洁、马国琴、陆彤霞、<div>周世震、虞天云。共16人。</div> 到达了预定的宾馆。 来到了预定的饭店 各就各位,欢迎宴就要开始了。 忙着给大家倒酒 开始品尝久违了的东北地方菜,回想起在香兰农场的日日月月。 尝尝东北的韭菜盒子。 回到第二故乡,非常高兴。 回想起在农场早上红旗飘,晚上红灯照,地里三顿饭的青春年华。 看着满桌的非常熟悉东北菜,兴奋无比。 回想起在农场充满激情的岁月和得到的真爱,不由得微笑起来。 对农场的那段刻骨铭心的生活,总是不能忘怀。 想起住集体宿舍,吃食堂,经常喝汤的日子。 哈尔滨的饭菜,真的不比南方差。 再吃东北菜,感觉的确不一样。 老三届是共和国的脊梁,无论是在农场,还是回城工作,都是杰出的。 从豆蔻年华,到年过古稀,又聚在一起,心潮澎湃,感慨万分。 农场的知青,有的参军,有的招工,有的上学,无论做什么工作,都不能忘记,我们曾经在一起战天斗地。 很多知青走上领导岗位。每个知青,无论后来做什么工作,都有自己的奋斗过程,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无论在天南海北,香兰农场都把我们连在一起。 小楼里最后一位离开农场,还是不离本系统,出类拔萃。 回城后一些知青读到博士,身据高位,成为国家人事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国家社科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还有很多知青成为教授,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 有些知青成为企业家,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酒过三巡,欢迎宴达到了高潮。 开始相互敬酒,讲起当年农场的故事............... 这张照片很特殊,再现几十年前的合影照片位置。 敬酒还在继续 已经接近11点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为了明天的旅途,就到这里了,愿香友们睡个好觉,圆满完成参加建立香兰农场知青碑的仪式。北大荒成为北大仓,黑龙江人民永远不忘一代知青奉献了自己青春年华的功绩。北大荒人欢迎知青回到第二故乡,继续为第二故乡的建设增砖添瓦。 一代知青,曾经的北大荒人,“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在创造丰富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同时,把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用自己的青春、生命、忠诚和坚韧为后人留下了创业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