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书籍总览</b></h1>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十周年纪念版)这本书建立在一个最普通的信念之上:优秀教学不能被降格为技术,优秀教学源自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善。在《教学勇气》中,帕克•帕尔默回顾了十年来教育改革对教师职业的影响,带领教师走进内在心灵的旅程,把教师的自我、学生和同事重新连接,日趋唤醒教师的职业激情。<div> 在这本书中,帕尔默引导教师们进行了一次精神之旅,帮助我们建立了对教学的共同认识。教育是带领孩子们进行一次心灵之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学会用更真实的方式来看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生存。<br></div> <h1><b>作者简介</b></h1> 帕克•帕尔默,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美国高等教育协会高级理事,Fetzer研究所高级顾问。一位备受尊敬的作家和教师。著有《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以我们熟悉的方式认知:作为精神之旅的教育》、《悖论的承诺》等书。译者吴国珍,江西进贤县人。教育学博士。现任职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教育研究所。<br> <h1><b>观点提炼</b></h1><b>一、自我认同与自身完整。</b><br> 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br> 自身认同是指一种发展的联系,在这种联系中,自我生命中所有力量汇聚,进而形成神秘的自我:我的基因组成,赋予我生命的父母的性格;我成长的文化环境,有支持过我的人,也有伤害过我的人;我对别人和对我自己做过的有益的或无益的事情,爱的体验和痛苦的感受——还有很多很多。在这个复杂的领域中,自身认同是使我成其为我的内力和外力运动着的交汇,这一切的一切不断聚合在我们成其为人的永恒的奥妙中。自身完整,就是说,无论怎样我都是一个整体,这种整体特点能够在朝着一定方向形成和再形成我的生活模式时的内在联系中发现。自身认同在于构成我生活的多种不同力量的汇聚,自身完整与这些力量的联合方式有关,使我的自身完整协调,生机勃勃,而不是七零八落,死气沉沉。<br> 好的老师具有联合能力。他们能够将自己、所教学科和他们的学生编织成复杂的联系网,以便学生能够学会去编织一个他们自己的世界。好老师形成的联合不在于他们的方法,而在于他们的心灵——这里的心灵是取它古代的含义,是人类自身中整合智能、情感、精神和意志的所在。<br><b>第二、教学的理想状态。</b><div> 书中讲到了六种状态关系,这六对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他们并不孤立而是统一于教学这个共同体中。处理好这六对关系有利于改变旧式的课堂模式。<br><h3><b>第三、共同体概念的提出。</b></h3></div><div> 帕尔默也提出同事之间应该形成共同体,同事之间、同行之间可以探讨我们在教学中存在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在交流中激励自己不断成长。共同体还包括家校之间的联系,家庭教育是我们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也应该把家长加入到这样的共同体中。</div> <h1><b>自我解读</b></h1> 帕尔默说教师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与完整。只有认识你自己,才能不忘初心,才能找到滋养教师心灵的养料,才能找到教师继续前行的原动力。而这个就是要求教师要发现自己的独特性,发现自身的优缺点,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教学勇气》让我跟着帕尔默进行了一场心灵的旅行,真正享受了一场心灵的洗礼,让我重怀勇气,面对教育中的重重困惑,重新激发我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热情。<br> 帕尔默的书总是使人激动、令人感动。这是一本具有开创性的对教师生涯进行探索的书。教师、和教师相关的人,以及任何关心教育的人都应该读这本书。 <h1><b>实践叙事</b></h1> 在真真切切踏入教师这个职业当中后,我的内心一直都有恐惧和迷茫:每节课都在担忧备课是否充分,学生是否有收获,我的言语有没有给学生心灵带来负面影响;更怕课堂上会发生很多突如其来令我措手不及的意外状况,怕新的学期有新的教学任务,各种新的课程改革,新的比赛、检查、测试……工作繁重琐屑,又是还伴随着误解和不认同,当结果不如我意时,我的职业幸福感便渐渐没有了期待。此时我会想我是谁?我该如何继续这份工作?我是否适合这份工作?但在阅读《教学勇气》这本书后,我中寻到了一条“少人踏足的小径”,重新找到初时的勇气。同样,帕尔默认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也有恐惧,他认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具有恐惧感,“作为一个教师,当我让恐惧占上风时,不管是教学时我恐惧学生,还是弄得学生恐惧我,我都处于最糟糕的状态。”从教30年的帕尔默,教学还是一件让他感到恐惧的事情,他这样写道:“我教书教了30年,仍然感到恐惧无处不在。”教师恐惧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教师恐惧形成有着很多原因,在书中,帕尔默认为,导致教师恐惧的原因可能外部的教育体制、制度、竞争、社会对教师的期望、或是“有问题背景”的学生,也就是书中作者所说的“来自地狱的学生”,可能是教师内心的不自信,对自身的缺失的恐惧。因此,他提出了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他还在文中提到:“我恐惧,我的学生一样恐惧,他们的恐惧决不在我之下,尽管我想把这一事实丢在脑后,那时我觉得自己站在教室的前面,袒露无遗,随时出丑,惶恐不安,再看我的学生,躲在他们的书本后面,匿名隐藏于人群中,安全得令人嫉妒。”对于学生的恐惧,教师通常会视而不见,总抱怨问题学生太多,抱怨学生反应迟缓。这些都是教师没有正视看待学生恐惧的表现。在真正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要鼓起勇气,不仅要尽量做到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使自己的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整合,同时要有勇气正视学生的恐惧,使学生尽量减少他们对于教师,对于课堂,对于教学,对于教育的恐惧,使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这一共同体中共同影响,共同成长。<div> 源自心灵地融入我们的教学,就是要开创一个实践真正的共同体的空间。</div> <h1><b>语录摘抄</b></h1>1.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与完整。——摘自第一章《教师的心灵——教学中的自身认同和完整》<br>2.教学的勇气就在于有勇气保持心灵的开放,特别是在那些要求超过本人所能的时候仍然能够坚持,那样,教师、学生和学科才能被编织到学习和生活所需要的共同体结构中。——摘自第一章《教师的心灵——教学中的自身认同和完整》<br>3.我可以有恐惧,但我不必置身心于恐惧——只要我愿意立足于我的内心世界景观中的其他天地而教学。——摘自第二章《一种恐惧文化——教育和分离的生活》<br>4.教学就是要开创一个实践真正的共同体的空间。——摘自第四章《认知于共同体中——为伟大事物的魅力所凝聚》<br>5.一个以真正的共同体为基础的教学法不是浪漫的幻想,而是对于极迫切的教育需要所作出的实际响应。——摘自第五章《教学与共同体中——以主体为中心的教育》<br>6.学习,共同学习,是最适合我们所有人的。——摘自第六章《学习于共同体中——共事切磋》<br>7.在每天的教学中,以敬重他们内心最推崇的价值的方式教学,而不是以符合制度规范的方式教学。——摘自第七章《不再分离——心怀希望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