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儿时“橘红饼”的味道

徐剑

<p class="ql-block">  今天在万春市场上见到了多年未见的“橘红饼”,勾起了我儿时的一段难忘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我的家乡重庆开州,盛产柑橘,是川东有名的桔乡。</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开州,经济发展很落后,商品馈乏且单一,记得儿时能吃一颗纸包的硬如石子的水果糖,都很稀罕的。</p><p class="ql-block"> 但“橘红饼”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橘红饼”又叫桔红,各地叫法不一样,其实就是现在的果脯食品。 </p><p class="ql-block"> 当年我妈妈却说成是药,她把橘红饼买回家时,我们问是什么? </p><p class="ql-block"> 她总说是药,是治病的,小时候冬天里,我喜欢咳嗽,妈妈就用来泡水给我喝,甜香的药味,真好喝,疗效好,喝了就不咳了,真灵。</p><p class="ql-block"> 后来想喝桔红水了,就跑到妈妈面前装咳嗽,干咳几声,直到把桔红哄完。</p> <p class="ql-block">  那个六、七十年代物质匮乏,不仅吃的东西有限,而且用的东西也落后,很多家庭都希望拥有“三转一响”,又称“四大件”——收音机、自行车、缝纫机及手表。</p><p class="ql-block"> 这些东西,当年对于大多数家庭都是奢望。</p><p class="ql-block"> 记得我们家第一台14吋黑白电视机,还是我参加工作后买的,当时是左邻右舍都还没有的。</p> <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经济好转,慢慢地这些曾经的稀有品,才开始在乡村开始普及起来。</p><p class="ql-block"> 开州人很重情,人们喜欢礼尚往来,送礼的物品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着。</p><p class="ql-block"> 现在送礼方便,可选物品很多,比如烟酒、包装饮料(酸奶、牛奶等)、大礼包什么的,超市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商品,任你挑选和搭配。</p> <p class="ql-block">  不过在四十多年前,送礼的物品可没有现在的丰富,那时候流行送礼就是“三大件”,即白糖、冰糖和橘红,这还必须是经济状况好的这样送礼。</p><p class="ql-block"> 在广袤的农村,送礼“一斤面条”“一把粉”这样的格局,“人到人情到”,人情事故就是这么纯粹、简单、朴实。</p><p class="ql-block"> 白糖和冰糖算是当家副食,寻常家庭必备,可以即食,冲糖开水,或者作为食品添加剂。</p><p class="ql-block"> 家里来了贵客,上等招待必须是一杯白糖开水以示恭敬的。</p><p class="ql-block"> 可橘红对于现在的后生们而言,或许有些陌生了,现在好象多年不见了。</p><p class="ql-block"> 橘红又叫橘饼,是一种蜜饯食品,是将橘子压成饼状,经过干燥而制成,和柿子饼的原理差不多。 </p> <p class="ql-block">  橘红饼外表橙黄鲜艳,看起来十分可口。饼上还有些许白糖,吃起来香甜软糯,还有橘子的香味。</p><p class="ql-block"> 家乡开州盛产柑橘,制作橘饼可就地取材,或许这也是橘红曾在开州流行的原因。</p><p class="ql-block"> 我刚参加工作时,上世纪80年代左右,商店都有桔红出售,那时开州有多家柑橘加工厂家,其中陈家罐头厂生产有糖水桔子罐头年产量7200吨,远销省外。</p> <p class="ql-block">  桔红,为什么不生产了呢?这么好的传统食品不能丟失,应该算开州食品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吧,理应该传承和保护!</p><p class="ql-block"> 后来很多年都想有机会再尝尝儿时的“橘红饼”味道!</p> <p class="ql-block">  时过境迁,用“三大件”送礼的行为,已经过时,也已经消失。如果现在谁还这样送礼,肯定会被笑话的。</p><p class="ql-block"> 就像当年“写人情”一样,从曾经的5元,10元起步,再到20元、50元、100元,发展到如今,普遍都是200元,500元起步了。</p><p class="ql-block"> 时代在发展,这些曾经的记忆,特别是儿时的“橘红饼”的味道会变得模糊,真值得写下简文记录一下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