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合力同行——全国班主任卓越成长高级研修训练营第十三讲学习感悟

崇文 马如意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天假期之后,8月6日晚,郑立平老师为我们带来了第十三讲——《家校共育的有效途径与策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成为妈妈之后,我领会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经郑老师系统讲解,我又对家校共育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与体会。</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子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学校教育必须有家庭教育的配合,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延续与升华;而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指导与深入。家校合作是就是家庭与学校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互补,相互促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更体会到应重视家庭教育的力量,和家长应多沟通、多探讨,与其联手,共同打造孩子的美好未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丰富交流方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科技的进步畅通了家校共育的途径,除了家长与教师常用的微信群、QQ群以外,学校还可以在公众号和校园网站上设置班主任信箱、校长热线、家长留言板等板块,让家长有更多渠道与教师进行及时地交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拓宽学习渠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校可通过多种手段,向家长普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知识。例如:在公众号开设“家长课堂”,让家长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知识;通过学校教育简报刊载教师、学生和家长的优秀文章,帮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增长家庭教育知识;组织家长研讨活动,鼓励家长们以现场讨论或网络互动的方式互教互学,分享和推广成功的家庭教育经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开展家校合作活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鼓励家长尽可能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从活动中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了解学校的教育,寻找适宜的教育方式。例如:组织“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们参观学校,集中解答家长的疑问;组织亲子活动,拉近家长与学生的距离,使家长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引导家长成为伴随孩子幸福成长的智慧型家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做好家校共育就犹如建设好一个好的生态系统,学生是种子,家庭是土壤,教师是园丁,社会是环境;种子饱满,土壤肥沃,园丁辛勤,环境适宜,才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的保障。</p>

家长

家庭教育

学校

教育

共育

家校

教师

班主任

孩子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