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煤相伴80载

芷氷

<p class="ql-block">油煤相伴八十载,钟情石油六十年,</p><p class="ql-block">起步石油第一厂,教学相长油为伴,</p><p class="ql-block">走南闯北献青春,支援建设终无悔,</p><p class="ql-block">碌碌无为也从容,甘为石油增光辉。</p><p class="ql-block"> ——刘振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刘振声,1937年7月出生在抚顺龙凤路东段矿前街道,他在那里生活了30余年,他们一家三代人的人生也始终与煤炭和石油有着不解之缘,刘振声的父亲日侵时期在煤矿做工,他们的家就位于龙凤矿竖井周边(竖井建于20世纪30年代,竖井高63.1米,整个建筑成“T”行,采用型钢建造,红砖砌壁,外涂黄绿色油漆。竖井曾是抚顺市标志性建筑,曾经被印在粮票、纪念章和小学课本上,当时号称世界第三大竖井)。竖井内有铁制井架上安装了大型卷揚机,成为刘振声儿时常常偷偷跑去的乐园:升降梯可以把人送到大架子顶上,整个抚顺中东部地区所有景物一揽无余尽收眼底,还可以坐乘降梯把采煤工人眨巴眼的功夫(速度为每秒8-12米)送到负(地下)670米的井下。“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那个年代没有游乐场,这样的待遇算是有福气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建于20世纪30年代的抚顺炭矿龙凤矿竖井(来源网络)</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刘振声的父亲在煤矿做工,常跟他们讲日侵时期采煤工人环境恶劣,可以说是在暗无天日的情况下干活,没有照明,人身安全没有保障,几乎隔三叉五就有死人的事故发生。简陋的劳动工具,不值一提的生命,采煤工要在火煤层中打眼放炮,用圆木支撑的煤掌子经常垮落,这叫冒顶,把人埋在煤堆里,多半是困死、饿死在作业面。更严重的是采煤过程中有煤矿瓦斯,也就是说碳氢化合物,一遇到明火,或是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便产生爆燃,人是活生生地被烧死,一次事故少则死伤几个人多则可达上百人。讲述有一年搭连矿炕瓦斯爆炸,从井下救上来的死人在矿井口排了数排有上百人之多,他的父亲曾到井下救人,发现一个不管死活,抓住了烧伤的手就往矿车里装,运出井外抢救,有的人手上的皮一抓就全掉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1948年7月15日刘振声与龙凤小学的4名同学合影,位置龙凤工人俱乐部周边照相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日伪时期日本人居住区叫“日本街”,中国人居住的叫“员工街”,日本街不允许中国人进入,日本人住的都是二层楼的小洋房,内有地板和睡人的塌塌咪草垫子,室内卫生间有水洗的大小便池,厨房用的是矿里的煤矿瓦斯,冬天有矿里锅炉供热的暖气片,楼外是篱笆墙院,内种花草,环境很美。中国住的就不用说了,臭油房,四面有墙、上面有棚就不错啦。日本投降后,房屋收归公有,刘振声家也分配到一套带小院的日本房,1975年2月4日海城地震,他们所住的房子因为是木质结构虽有轻微晃动,没有破损和垮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1949年石油二厂(原东制油厂)远眺图</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刘振声中学毕业,选择了当时抚顺两个高级职业学校之一抚顺石油学校。这缘于他儿时在家后山顶上的向东的一次次眺望。远处的元龙山下东州河畔一片广阔的厂区正在繁忙的建设,数十座高高林立大烟囱和宏伟的建筑,大人们告诉刘振声那是正在建设的抚顺东制油厂,是用矿坑上层采掘出的油母页岩进行生产的人造石油工厂。那时他对石油的概念还不甚了解,但已注定与石油不解的缘分,他的心中也无数次升起一个念头--将来要是能到这个石油厂工作该有多好啊……1954年7月刘振声被抚顺石油学校录取,学的正是石油及天然气加工专业。从此开始了石油生涯,成为一名抚顺石油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1</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art.1</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刘振声与抚顺石油一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55年,经过了近一年的学习,他掌握了与石油相关的基础知识,对石油有了理性和专业性的认知。同年学校安排他到工厂蒸馏车间熟悉炼油设备和工艺流程,收集技术数据和技术资料,完成石油蒸馏装置课程设计任务。刘振声第一次走进石油一厂的大门(当时名为东北石油一厂)。石油一厂位于抚顺中部的新抚区,东邻抚顺火力发电厂,北邻抚顺大官屯火车站和铁路编组站,南边毗邻抚顺西露天矿采煤大坑。</p><p class="ql-block"><br></p> <h3><strong>1958年离开抚顺,与抚顺石油学校学友合影</strong></h3></br><h3>五十年代我国的炼油技术还是非常落后的,许多生产工艺条件、油品流量、技术参数控制调整没有实现仪表自动化控制,完全是靠人工操作,工人师傅要到装置去开关管线上的阀门,为了达到生产的平稳运行,师傅们要用白色粉笔在阀门上画上道道作为记号,做到心中有数。那时车间里也有个所谓的仪表室,但是并没有什么仪表,实际就是个工人师傅的休息室,师傅们可以在这里交流一下操作上的情况,如果在室外炼油塔上的师傅们要想与地面的师傅进行联系,没有通讯工具,是把一根铁管子绑在塔壁的扶梯上再在管子两端口上,套上个用薄铁皮做成的喇叭口,塔上塔下的师傅们对着喇叭口相互喊话,传递“哪个管线上的阀门开或关几扣,是否达到操作参数的改变”等信息。一个班加工了多少原料油?生产了多少石油产品?也不能自动计量,而是由油槽工人带着一根几十米长的钢卷尺,钢卷尺的头上挂着一个铜锤,防止因撞击产生火花而发生火灾事故,油槽工人把带有铜锤的钢卷尺走到油罐顶,从油罐顶的一个开孔处把钢卷尺伸向油罐里,提上来查看油的印迹,回到仪表室用算盘或笔对照油罐的容积表和油品的比重计算出加工量和产品量。可见当时炼油生产的落后状态,全凭工人师傅的经验和土办法进行操作,劳动强度大,准确性低,危险性高,工作很是辛苦。工友们 苦中取乐,发起炼油设备名称和名词竞赛的学习,至今刘振声老人还记忆犹新:管线上的阀门叫巴鲁布,下水井叫马葫芦,机泵里的气缸阀叫瓦路这些外来语名词。</h3></br><h3>1957年“一五”收官之年,刘振声在大连石油七厂完成下厂实习和毕业设计,设计题目是《双炉热裂化装置》。当时国内常规的热裂化装置的轻油塔和重油塔是分别单列的,他经过查阅国内外大量技术资料和经过计算,大胆的选择把轻、重油两个塔落在一起,成为一个复合塔,大大节省占地面积和运送管线,在毕业论文答辩上得到专家和老师们的认可和好评。同年7月他顺利从抚顺石油学校毕业被分配到石油一厂轻质油车间,成为一名见习技术员。轻质油车间是把干馏分厂生产人造石油过程的副产干馏瓦斯含油的富气,送至轻质油车间的吸收塔,经轻质油品的吸收,回收富气中的油品以增加油品的产量再送至蒸馏车间加工,增加汽、煤、柴油等发动机燃料油的产量。</h3></br><h3><strong>2</strong></h3></br><h3>Part.2</h3></br><h3><strong>支援浙江省杭州炼油厂建设</strong></h3></br><h3>1958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开局,迎来我国工农业全面发展的大跃进时代。为适应石油能源的需要,国家计委与石油工业部决定在全国除西藏、台湾之外的各省市都要新建一个炼油厂,国家从石油一厂抽调一大批技术人员、老工人和新近毕业大中专毕业生支援新建炼油厂,刘振声被调到浙江杭州炼油厂筹建处技术室负责设计图纸审查。1959年5月,我国国民经济进行了调整,杭州炼油厂被列为缓建项目,刘振声被调到浙江省化工厅石油处工作,负责全省地方小成堆干馏煤炼油厂调研和开发工作。</h3></br> <h3><strong>1958年浙江化工学院任教时带学生下厂生产劳动实习,前排正中刘振声,左右为书记、厂长</strong></h3></br><h3>刘振声记得有一次省化工厅派他去温州了解油味气体情况,乘坐的长途汽车,是一个可以乘坐10人,比现在面包车稍大一点的长鼻子小型客车,车的尾部安装了一个燃烧木炭的炉子,靠木炭气驱动汽车。一路上发动机噼噼啪啪的爆震声音响个不停,当汽车行驶到温州前方的青田县时,要爬一个不算高的山岭时,汽车气喘嘘嘘的爬不动了,乘客们需要下车帮忙把车推到岭顶,上车后再顺坡行驶到温州市区,从杭州到温州不到400公里的路程居然用了两天时间才抵达。</h3></br><h3>1959年下半年调研工作结束,刘振声回到厅里被派到化工厅下属浙江化工专科学校有机系承担两个炼油专业的专业课讲授,1960年学校升格为化工学院,1961年他带领学生到浙江南部山区的龙泉县化工厂劳动实习,并指导工厂生产实践。龙泉县化工厂建了一套成堆干馏设备和一台单独釜蒸馏设备,成堆干馏装置选择的原料既不是油母页岩,也不是煤而是化工厂的工人和我们的学生一起到山上去刨挖肩扛人背运到厂里来的松树树根,是用松树根做原料进行成堆干馏——松根炼油技术,通过加热低温干馏产生松根气体,经冷水槽管流出黑红色松节油,再把松节油送至单独釜内,釜底点火升温经加热蒸馏冷却冷凝,产出清亮透明的松根汽油。生产过程他曾多次运用在石油一厂工作过的经验和安全意识,处理险情,避免装置毁坏和人员伤亡。在他的倡导下还组织了一次松根汽油使用试验,县里找来两辆苏式嘎斯汽车行驶了百公里,结果发动机声音正常,未见爆震现象,爬坡有力,符合汽车汽油标准,证实松根汽油作为汽车发动机燃料油是可行性。这是龙泉县炼制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为此,龙泉县委组织人力敲锣打鼓到化工厂送喜报,并向刘振声师生表示祝贺,师生们现在提起还有种成就感在心头。他带过的第一批学生现在都成为中石油、中石化的炼油化工化纤企业的生产技术骨干和管理干部,提起这段往事刘振声倍感欣慰。</h3></br><h3>1961年,浙江化工学院改为化学学科专业院校,学院的炼油专业取消,院领导决定送刘振声去浙江大学进修两年化工专业,被刘振声婉言谢绝了:“我是学石油的,支援浙江省来也是为发展浙江省石油化工事业而来,既然杭州炼油厂缓建,学院的炼油专业也不存在了,为了我所热爱的石油事业,我要求调回家乡抚顺的炼油厂工作。”1962年3月18 日几经周转,刘振声回到家乡抚顺,到石油二厂劳人科报到。</h3></br><h3><strong>3</strong></h3></br><h3>Part.3</h3></br><h3><strong>刘振声与抚顺石油二厂</strong></h3></br><h3>1960年大庆等油田天然原油全面开发,我国从一个贫油的国家成为了产油大国,这给我国的炼油工业带来了巨大的生机,石油工业部决定将抚顺石油二厂作为天然原油炼制的生产主要企业,要新建几套比较先进的炼油生产装置。1962年6月,在石油二厂红专学校(职工培训中心前身)任教的刘振声被厂劳人科通知到炼制车间报到,开始在小焦化装置跟班熟悉生产情况,之后调任新建热裂化装置甲方施工代表,负责塔器现场制造质量检查和验收工作。对于这份在书本上不曾学到知识的新岗位,刘振声分外珍惜,认为是自身学习和锻炼的大好机会。</h3></br> <h3><strong>石油二厂铂重整装置仪表操作室,图为刘振声正在调控操作条件</strong></h3></br><h3>经过一年零六个月的历练,学石油炼制出身的他,由门外汉成为机械加工制造、设备塔器的焊接、塔盘安装质量、图纸审阅、设计变更、出入库审批、质量监督、工程结算方面的行家里手。出色的工作表现和驾驭多项工作的能力使他脱颖而出,1963年12月调任厂长办公室党委调研员。“三五”期间国家石油工业高速发展,1964、1965年间石油二厂南蒸馏装置,催化裂化装置,延迟焦化装置新建和开工投产,刘振声又先后参与其中,担任石油工业部、北京设计院、石油科学研究院以及兄弟炼厂有关技术专家和领导组成的开工指挥部协调员工作,1966年任厂长生产秘书,成就和见证了抚顺石油工业“金花”的朵朵绽放。期间,他被北京石油学院录取,进入函授炼61级本科班插班学习期满毕业。</h3></br> <h3><strong>1966年,调离石油二厂厂长办公室与同事合影。前排左一为马克顺,原抚顺石化公司工会副主席,依次第4人刘振声,第5人为办公室主任,第6人为孙君贵,后任洛阳炼油厂厂长,武汉石化厂厂长</strong></h3></br><h3><strong>4</strong></h3></br><h3>Part.4</h3></br><h3><strong>刘振声与石油三厂</strong></h3></br><h3>1965年,石油部向意大利斯纳姆公司引进几套铂重整装置,其中有石油二厂一套,石油工业部基建司任向文司长提出向石油二厂抽调12名技术干部,派往意方公司培训半年,准备回国后,分配到全国各拟建铂重整装置的炼油厂工作。1965年5月,刘振声作为12名技术干部的带队,到石油三厂的铂重整装置培训学习。几个月后被告知:意大利单方面撕毀中方培训合同,经过多次交涉无果,12名技术干部只好暂时留在石油三厂工作。这期间,石油工业部张浩若,敖明模等领导组成的部工作组对石油三厂铂重整进行标定,刘振声负责每日的生产技术日报整理与编写工作。与此同时,四清工作队进驻石油三厂,他被四清工作队专案组抽调去工作,1966年初四清工作队撤出,他和专案组的几名同志留在政治部的监委继续搞四清工作队遗留的专案善后处理工作。中央516通知下来,文化大革命爆发,我又到红卫兵接待站搞接待安排工作,直到成立革命委员会。</h3></br> <h3><strong>1966年刘振声与石油三厂四清队专案组成员合影</strong></h3></br><h3><strong>5</strong></h3></br><h3>Part.5</h3></br><h3><strong>再回石油二厂</strong></h3></br>1968年12月国家进入第四个五年计划,刘振声重又调回石油二厂铂重整车间,先后担任15单元抽提和16单元精馏岗位操作员。</h3></br> <h3><strong>刘振声(后排中)与北京东方红炼油厂培训队徒弟们合影</strong></h3></br><h3>1970年,石油二厂北蒸馏车间扩大处理加工原油能力,由100万吨提高到250万吨,组织大会战,从各单位借调人力支援,刘振声和一批刚毕业大学生被借调到热电分厂起重队,当上一名起重工,回忆起来当起重工这段经历,刘振声说得起劲:“我是学石油加工的,要和起重机械、脚手架、几十公斤的大道木、钢丝绳打交道,还真是个挑战。我学会了钢丝绳插绳扣子技术,当时这技术可是车老板的绝活,不管你从哪里来,只要会这个插绳扣子,录用后便可定为起重四级工人,工资比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还要高。此外,我还掌握了用哨音或红绿旗指挥吊车司机起吊大型设备,学会了開停卷扬机设备操作。在后来起吊百多吨重的减压塔时,就是由我指挥主卷扬机起吊的,每项工作大家都是兴高采烈地喊着号子,眼见着北蒸馏改扩建全部工程顺利建成竣工,并一次开汽投产成功,生产出合格的汽,煤,柴油等产品。”</h3></br> <h3><strong>1970石油二厂北蒸馏大会战,刘振声支援热电分厂起重队作业</strong></h3></br><h3>1972年,刘振声从铂重整车间调到石油二厂技术科工作,担任双革小组组长(技术革新,技术革命),并兼管干馏分厂、南蒸馏、硫酸硫铵车间、石蜡车间以及铂重整车间的技术管理工作。</h3></br><h3><strong>6</strong></h3></br><h3>Part.6</h3></br><h3><strong>支援河北省炼油事业</strong></h3></br><h3>1975年,中共中央制定了《1976-1980年发展国民经济十年规划纲要(草案)》,安排“五五”计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生产和建设也取得了较大发展,1976年经石油部与辽宁省商定;由石油二厂支援河北省石家庄新建炼油厂建设,实行三包—包人员,包技术,包开工投产。第一批308名技术骨干,其中包括厂,科级各级领导干部108名,技术工人200名,分别于1976年底陆续前往石家庄炼油厂报到。刘振声再一次服从组织安排奔赴新的工作岗位,至此离开家乡抚顺,离开了为之热爱的抚顺石油事业,1955——1976二十余载春秋寒暑。</h3></br> <p class="ql-block"><b>刘振声与吉林250炼油厂铂重整徒弟合影</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石家庄炼厂设计需要,筹建处领导要到北京燕化公司邀请一些炼油专家参与审查,工作派给了刘振声,他找到东方红炼油厂技术科科长吴仪同志(后为国务院副总理),说明来意,吴仪同志热情接待,并让他去请副科长刘海燕(后为北京市副市长)同志参与审查。回到石家庄筹建处,刘振声承担起新工人入厂三级培训教育工作。1983年炼油厂投产,他先后在总工程师办公室参与铂重整装置操作规程编审,循环氢压缩机、加氢装置氢气增压机订购。1988年又参与了由北京石油设计院,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组成的用膜分离技术——从催化干气中回收氢气的科研攻关项目,1992年该项目通过中国石化专利申请。1989年应宁夏银川炼油厂邀请刘振声又参加了该厂铂重整装置的设计审查工作。1990年他作为代表出席在新加坡举办的国际石油化工学术交流会。此后,刘振声历任石家庄炼油厂给排水污水处理车间主任,厂科技协会办公室主任,技术开发处副处长兼科协办公室主任等职务,1997年满60周岁从石家庄炼厂退休。至此,完成了石油化工四十载的历史使命,但那份浓浓的石油情怀从未抹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为石油后生,感触最深的是刘振声老人的直率和豁达,感怀他跋山涉水的石油深情,敬佩他历经世事的三分坦然和沧桑磨砺的七分睿智。历史总是忠实地记录着老一辈石油人实现中国石油大国梦的伟大进程,回顾刘振声个人的成长历程,就是新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的宏伟篇章。一代代石油人通过教学研实践将自身所学一步一步转化为行动力和现实生产力,他们的过往也成为度量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的里程碑。“十四五”开局正当时,恰逢建党百年,石油人星火相传,蓝图接续,前途可期,唯有奋斗前行方得始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笔者得知刘振声回东北暂住几日,驱车拜访</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人物简介/刘振声</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河北省石油学会副秘书长,科普委员会副主任,河北省科协理事。曾在《石油炼制》《石油知识》《催化重整通讯》《河北化工》《化工之友》等杂志刊物发表数篇科技论文、科普文章,曾被聘为中国石化加氢技术情报员,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高级会员,中国自然科学编辑协会特邀记者,中国石油知识杂志社记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郑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片|除标注外均由刘振声本人提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责任编辑|马成志&nbsp;李士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平台编辑|张运泓 李春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审核|毛军 孙世杰</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