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西站驱车直奔承德,路上姐姐开玩笑问:“在那个以马为车的年代,康熙走这一程要用多久?”“要用多久?”我忍不住笑了。皇帝是谁?人家想走走,想停停。坐着金銮驾,赏沿途美景,一路有行宫,还有臣子列队迎驾,他们能有多快?哪像咱们老百姓赶路啊。 <p class="ql-block"> 承德地处华北平原与蒙古高原的过渡地段,是中原文化和草原文化的融合地。城市四面环山,凉爽怡人。站在道路中央环顾四周的山峰,真实感受到了城池的易守难攻。我想康熙大帝在此修建山庄除了遏制少数民族的侵扰,是不是也隐含着乡愁和对故乡的不舍。</p> 避暑山庄又名“热河行宫”,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为体现山野情趣,整个山庄格调以青砖灰瓦,古朴木柱为主,肃穆大气中折射出皇家的威严和奢华。 <p class="ql-block"> 沿着宫殿区的中轴线穿行在历史的长河中,感受着一个朝代从兴盛到衰败的历程。从康乾盛世到咸丰在烟波致爽的西暖阁书房签下《北京条约》;从同治6岁登基到慈禧垂帘听政把中国一步步推向苦难深渊;从关内到关外,从中原到草原,从紫禁城到避暑山庄;从木兰围场的欢呼到八国联军大炮的轰鸣,无不昭示着这个马背上的民族繁华落幕后的凄凉和悲哀。</p> 从沉重的历史回到现实,我将避暑山庄和颐和园做了个比较,还是喜欢山庄的安静安逸。 出宫殿区就是山庄的湖泊区。亭台楼榭,小桥流水,湖光山色,水曲荷香,大有要把江南搬回我家的气势。置身其中我的声音和身段都不觉细腻柔软了起来。随着水流兜转,一抬头竟然看到了金山寺。是法海在的金山寺吗?揉揉眼再仔细看,就是金山。导游讲的为什么在此修建金山的故事我忘了。但我知道康熙对金山的爱一如许仙对白娘子,绝对是真爱。若不然谁会魂牵梦绕、发痴发狂到明知困难重重也定要拥之入怀。 我是路痴,出了安阳,不看太阳分不清方向。只记得跟着导游继续前行就看到了烟雨楼。还不明白怎么回事,旁边的小年轻兴奋地往冲了起来,边跑边说漱芳斋,小燕子,紫薇。看着这帮像小燕子样活泼可爱叽叽喳喳的孩子,不由想起年轻时的我。内敛,羞涩,不爱表达,什么事都自己承受消化。错过了许多事,也错过了自己。有几个孩子在烟雨楼前大喊:“皇上您还记得那年大名湖畔的夏雨荷吗?”我哑然失笑。受年轻人的感染,也在烟雨楼前留了个影,以此来纪念我曾拥有过的青春。 穿过一片广袤的草原,远处的棒指山清晰呈现。我想,当年的康熙、乾隆走到此处肯定也会竖起大拇指点赞。我还想,如果当时有抖音,他们是不是也会大手一挥,骄傲的对子孙说:“这就是朕给你们打下的江山。” 边想边走,水流声逐渐大了起来。前面的导游大声说:“这就是中国最短的长度仅为90米的热河.大家快点跟上。热河水洗手,一辈子不愁。都洗洗手吧。”明知是诳语,我还是仔细洗了洗。让所有的愁像一江春水样统统流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