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意在春天里虚度光阴》

<p class="ql-block">“恰似身畔的初春,正在无中生有,而生长的,都是意料中的或不被预料的美好。”最近我正在读包利民先生所著的一本书,叫做《愿意在春天里虚度光阴》。</p> <p class="ql-block">那些路过生命的美好,绵绵密密的补缀着我们心上的缺失,从而让我们在温暖中走向丰盈。长路漫漫,步履匆匆,那些爱如游走的风景,总是在我们的回望里生动。</p> <p class="ql-block">在第一辑中,有一篇文章叫做《祖父的三次戒烟》。祖父的第一次戒烟是为了让父亲戒酒;第二次是祖父以为自己得了肺癌,下定决心要戒烟,最后得知是医生诊断错了。所以前两次戒烟都没有成功。</p><p class="ql-block">而祖父的最后一次戒烟,却是无比坚决的。是因为祖母诊断出了肺癌,不能闻油烟气,祖父得知后,就毅然决然戒了烟,还说要把烟袋扔到外面的河里。可是祖母不到半年,就走到了弥留之际。祖母临终时,祖父拿着烟袋,一言不发。家里人怕他因为祖母过世受打击太大伤了身体,就主动让祖父吸烟,可祖父依然不吸。知道祖父去世,他也没再吸一口烟……</p> <p class="ql-block">后来大家才知道,祖父是怕自己如果不把烟戒了,去了天堂那里,和祖母待在一块儿,又该害祖母得病了。</p> <p class="ql-block">书中有一篇文章令我感触很大,题目叫做《感动是心灵的涟漪》。作者在文中问了一个问题:“你会感动吗?”想必很多人会回答:“我们很会感动,我们经常感动。”这就有了一个新的问题,你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感动吗?人们往往会这样,对陌生人的些许帮助感念于心,却对亲人的关爱无动于衷;对身边人的点滴熟视无睹,却对电视剧里的虚幻情节而泪如泉涌。</p><p class="ql-block">并不是说不可以那样,也不是说那不是一种感动,其实那种瞬间的触动,更多的时候,只是我们与一种陌生的温暖中心生感激,或者心生共鸣。而我认为,真正的感动,是能与身边的琐碎中,就可以得到让心灵漾起涟漪的种种,不一定非要什么可歌可泣的事才能触动灵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还想问一个问题,你被自己感动过吗?有时候想想,感动别人容易,被别人感动也不难,可是,被自己感动,自己感动了自己,是很难的一件事。那么,我们做了什么样的事情才能感动了自己呢?可以为自己的坚持,自己的拼搏,自己的努力,自己的争取而感动。感动自己,才能真正的感动别人。</p><p class="ql-block">如果心中充满了感动,为某一个,为每一个,在某一天,在每一天,那么,再长久的岁月,也是温暖的旅程;再残酷的世界,也是温柔着等待我们成熟的果园。</p> <p class="ql-block">我为什么说这篇文章令我最有触动呢?是因为我也被自己感动过。我与家人一同去爬芦芽山,在返回的路上,我们走错了路,在山路上徘徊了很久,就在我们找到了出路时,大家已经精疲力尽,都走不动了。但我不想在那里等,我想第一个出去,我便拉着妈妈走上了弯曲不平的山路,走了将近四十分钟,我第一个看到了马仑草原。在那一刻,我站在马仑草原的最边缘,看着那条来时的路,我的眼眶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盈满泪水。我感动了,我为自己而感动,我为自己的坚持而感动。</p> <p class="ql-block">这本书讲的都是平凡中的小事,却又能发现不平凡。我总是会把自己内心所喜欢,所向往,所不满,所憎恶的,不加修饰,大胆率真,肆无忌惮的表达出来,这便是让自己放松下来的办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愿每一个读者,都能手中有花,心中有梦,做丰盈充实的本我,内修于心,自在欢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