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新疆万里行(一)---独库公路第一站 2022.6

林红

<p class="ql-block">新疆一直是我很喜欢的地方,那里幅员辽阔、景色极致多彩,那里的人们能歌善舞、那里的瓜果香甜可口。我们曾在10年前到过新疆乌鲁木齐、天池、喀纳斯、魔鬼城、吐鲁番。这次我们是冲着自驾爱好者狂热的朝圣之路独库公路、伊昭公路、盘龙古道、沙漠公路而来,就来他个南北疆穿越吧。</p><p class="ql-block">6月23日: 阳平关-星星峡-哈密-善鄯-吐鲁番-乌鲁木齐-石河子</p><p class="ql-block">6月24日:奎屯-独山子-大峡谷-乔尔玛</p><p class="ql-block">第一天:我们从河西走廊出阳平关经星星峡(这一段路真是“春风不度玉门关”那种荒凉,而且大货车较多,没有加油站)、哈密、善鄯、吐鲁番、乌鲁木齐到达曾经生产建设兵团总部所在地石河子。因心念着独库公路且上次来新疆已经玩过这些地方,所以一路高速未着停留,在服务区休息一晚第二天马不停蹄经奎屯到达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p> <p class="ql-block">独山子因区境内的独山,不与其它山体相连,独立于戈壁中而得名。独山子是独库公路的起点大本营。这里有独库公路博物馆,这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座以公路命名的博物馆。独库公路“零公里”起点石碑就坐落于博物馆前的广场上。我们上午首先进入博物馆了解独库公路的前世今生。博物馆通过多种形式,再现了独库公路可歌可泣的筑路史和沿线的美丽风光。绵延千里的天山,自古以来就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天然屏障,把新疆从地理上分为南疆、北疆。为了巩固边防、加强战备,1964年4月9日,毛主席作出了“一定要搞活天山”的重要批示。从1964年到1974年,最早一批的筑路军民苦战十年,但由于当时国力不足,工具简陋,环境恶劣,公路仅修通了部分便道。1974年4月21日,国务院、中央军委下达《关于加快天山国防公路建设的命令》。至此,万余官兵、科研工作者从五湖四海汇聚到天山脚下,开始了新一个十年的筑路历程。独库公路沿线地形复杂,公路病害严重,碎落、滑坡、崩塌、泥石流、雪崩等地质灾害频发,而且气候恶劣。沿线最低气温达-46℃,年均气温-9.5℃,大雪封山长达半年多。公路一共要穿越四座平均海拔约为3000米的达坂,筑路官兵一共修建了3座雪山隧道,67座桥梁。从博物馆展柜中摆放的当年筑路官兵用过的手套、衣物、工具等实物,可以看到,在那个各方面条件比较落后的年代,筑路官兵发扬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精神,克服机械化程度低、兵力不足、施工期短等诸多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人间奇迹,先后有168名英雄献出了宝贵生命。1983年9月27日独库公路全线贯通,全长562.75公里的独库公路纵贯天山南北,从此南北疆车程缩短近一半,全程跨越草原、峡谷、雪山、湖泊、森林、寺院,以其独有的绰约风姿被《中国国家地理》誉为“纵贯天山脊梁的景观大道”。</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博物馆我们怀着满腔热情和敬意奔向了独库公路。我们沿着上山的路首先来到独山子大峡谷。独山子大峡谷是由天山雪水亿年冲刷而成,“仿佛大地突然断裂,垂直地下陷出一个宏伟的峡谷”,峡谷形貌高深险峻,河床两岸垂直断面被雪水常年冲刷形成条条沟壑被景区喻为“十万罗汉”,比较奇特。但开放的只是一小段看不出他的宏伟。景区内修建了一些游乐项目对于我们是不感兴趣的。景区周边是天然的游牧草场映衬着峡谷到也别有一番特色。</p> <p class="ql-block">从大峡谷出来再往前就慢慢进入了崎岖山路,陡峭、弯道多,还好我们去时没赶到旅游旺季车不多。(今年6月10号才通车,独库公路因气候原因每年只有6-10月才开放,每年通车时间根据天气情况而不同)。从大峡谷到乔尔玛短短120多公里的路途我们经历了夏秋冬春四季及十里不同天的感受。这段路山石陡峭、崖璧嶙峋、翻越雪山、穿过防雪长廊,过海拔3390的雪山达坂哈希勒根隧道,一路高峡盘旋,不同的山体衬出各种不同的颜色非常俊美。</p> <p class="ql-block">乔尔玛位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尼勒克县,地处独库公路与伊乔公路的交汇处,这里有著名的乔尔玛革命烈士陵园,是为了纪念修建天山独库公路而牺牲的168名烈士而建造的。我们在服务区稍着休息后没有继续沿G217独库公路南行,而是转向左沿s315进入伊犁尼勒克唐布拉大草原。</p> <p class="ql-block">我们把独库公路分了三段,第一段独山子—乔尔玛,第二段乔尔玛—那那提,第三段那那提—库车。中间一段景色不多我们就绕过了。</p><p class="ql-block">(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