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8月5日上午,蓝园小学<span style="font-size:18px;">小记者们到码头镇铺前土楼进行参观学习,了解一个少数民族——畲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铺前土楼为方形,土楼正面开大门,左右两侧各开一侧门。大门石匾上镌刻“石门诒燕”四个大字,土楼修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在经历了近300年的风风雨雨后,仍美观而坚固。该土楼被打造成一个具有畲族特色的“泉州市畲族文化展馆”。</p> <p class="ql-block"> 畲族是我国典型的散居民族,自称“山哈”,意为山里客人,元代以来,“畲民”逐渐被作为畲族的专有名称,普遍出现在汉文史书上,新中国成立后正式把畲族确立为统一的民族名称,1956年确认畲族为少数民族。</p> <p class="ql-block"> 活动中,小记者们怀着期待而激动的心情到达目的地。小记者们先参观展馆的底楼,底楼主要展示古时生产、生活日常用具,其中有明朝时的矛和盾,道光年间的风鼓车,清朝末年的蒸笼、摇篮等。小记者们被眼前的物件深深吸引着,不禁赞叹古代人的智慧!</p><p class="ql-block"> 随后,小记者们来到了二楼,二楼展示的主要内容是畲族渊源及其分布、泉州市十五个畲族村简介、畲族服饰与风情、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展柜中收藏展示的有历代族谱家乘、契约文书、器皿物件等等,各式各样的物件令孩子们眼花缭乱、沉浸其中。</p> <p class="ql-block"> 土楼不土,它很时尚!此次研学活动,小记者们个个收获满满。不仅开阔了眼界,更丰富了假期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