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D2:阿克苏冰湖--阿克苏冰川--保龄球通道--老虎口3820m--白杨河东沟3500m--转山达坂3950m--白杨河西沟3380m。全程12.63公里。耗时10小时5分。</span></h3> <h3>第二天 七点左右,我们在伴着阿克苏雪水的潺潺声中醒耒,第一天的睡眠一般,迷迷糊糊不知睡了几个小时,但不防碍我照常的生物钟,钻出帐篷,霞光一点点点燃雪山,哇,曰照金山。记录下最美瞬间的凯哥,真棒👍</h3> <h3>中正哥的帅照</h3> <h3>小姐姐的雅照</h3> <h3>骚甜~</h3> <h3>莲子~雪莲花</h3> <h3>早餐时光</h3> <h3>八点三十分正式开拔。磨鞋路开始了,领队一边走不时停下看轨迹,因为无迹可寻。</h3> <h3>我们开始向冰川行进,要绕过阿克苏河。特别说下,早上出发不久后的两女生的折腾衣裤(早上的冷和一走的热),扒拉扒拉抓绒和紧身裤,(冲锋衣必穿,挡风)脱上衣还好,脱紧身裤好累人,雪套、护膝、笨重的登山鞋,上上下下,磨蹭好一会儿,被领队凶了,早说一件速干裤就可以。咋不听呢。教训啊,此后的几天不敢再造次了。</h3> <h3>千年的冰砾石滩,下面静静流淌的冰川水</h3> <h3>阿克苏冰川,我穿上了简易冰爪,(论装备的重要性,没多久,简易冰川在我的重压之下一只断了,细心的凯哥舍不得扔,直接装自己兜里,说不一定还能修复,好感动。直到第四天在黑沟西达坂下的营地才废弃掉。后面几天几乎是靠一只也还是压扁了的冰爪走完了全程冰川),就为了轻量化,把以前买的的一斤冰爪一百多大元搁在家里了。神山护佑,有惊无险。</h3> <h3>保龄球通道,保龄球通道的雪山在左边,近在咫尺,有一种想爬上去的冲动。</h3> <h3>在保龄球冰川上走了约摸二小时,右侧的老虎口硬生生的像一面巨大的屏障挡住了我们的去路。险又陡。在补充能量等待全员到齐的时候,我内心在滴沽,该怎么上去,然后目视另一前沿队伍怎样一块一块的翻上去。定一下神,吸一口气,整好装,对领队说,我要上去了。一块一块的翻,走Z字型,找大石块踩,激情、稳健又速度,许是我的表现让领队默许了,领队后来就不再目随我的身影了。因为怕落石。负责杆杆的领队。</h3> <h3>惊呼,老虎口峭壁上孤寂盛开的雪莲,我们看到了,一朵又一朵,石缝里,在阳光照耀下,透明的浅绿色的羽翼,我们的精神为之一振,可不许摘哦。再多辛苦值了。</h3> <h3>速决速决,不敢多留老虎口,好大的风,留影后直接下去了。</h3> <h3>有多难上去就有多难下。下到谷底,到达东沟营地,二点半,宿营太早,上3950米转山达坂怕到不了下一营地,踌躇再三,正立哥一声令下,爬,爬完转山达坂。转山达坂转死人,真的一点没差,当时忽风忽雨忽雪霰子又忽晴,天气不停变化,在横栏上风很大,稍不留神身体晃了一下,好险。他们穿上了雨衣,我和正立穿冲锋衣,有坚决爬到天黑的决心。我在中途也在后悔后怕,怕天气的恶劣,天神护佑,上到转山达坂顶,亮晃晃的太阳还在头顶,5点30分。(因为那边还是响午后)兴奋、满足感爆棚。下山虽陡,全是碎石坡,我的脚步尽量放轻松,磨鞋的碎石下坡不管了,有时蹭蹭直接顺势溜下去,直到踩稳,保持重心的靠后。六点半,到达白杨河西沟营地。</h3> <h3>转山达坂3950</h3> <h3>前面一队伍比我们早到一个半小时,年轻就是好。不过想想,他她们到我们这年纪还不一定如我们呢,又飘飘乎起来。</h3> <h3>用完餐后,他们早钻帐篷了,而我还饶有兴致地在黄昏之前秀一翻,不辜负自己一路辛苦背进耒的红长裙。</h3> <h3>好吧,希望今夜好眠。</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