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雾里看花

<p class="ql-block">  今年的七夕,进入脑海的信息量竟是南唐后主李煜。</p><p class="ql-block">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句子张口就来,但没有记住这是李煜的词作。 </p><p class="ql-block"> 李煜生于农历七夕,也死在农历七夕,仅仅42岁。但他不是病死的,而是被毒死的。 </p><p class="ql-block"> 在北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这一天是李煜42岁的生日。转眼间他已过了三年屈辱的生活。因这一天的特殊性,宋太宗破例让李煜与几位旧臣小聚。旧日君臣相对,惟有泪千行。酒过三巡,李煜思绪飞扬,将自己的所有悔恨与痛苦融入笔墨中,写下了一首《虞美人》</p><p class="ql-block">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楼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p><p class="ql-block"> 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美好的事物无穷无尽,岁月不断更替,过去的事情还能记得多少?身为阶下囚的李煜,不堪回首往日。身居囚室,听着春风,愁绪万千,夜不能寐。一个“又”字表明此情此景多次出现,这精神的痛苦让人难以接受,“又”点明了春花秋月的时序变化。词人降宋又苟活了一年,加重了上两句流露的愁绪,也许引出了词人对故国往事的回忆。是“不堪回首” ,“雕楼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物是人非,通过自然的永恒和人世的沧桑的强烈的对比,把蕴蓄在胸中的悲愁悔恨曲折有致地倾泻出来,凝成最后的千古绝唱“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用发人深思的设问点明抽象的本体“愁”,接着用生动的喻体“奔流的江水”作答,用满江的春水比喻满腹的愁恨。不仅显示了愁恨的悠长深远,而且显示了愁恨的汹涌翻腾。</p><p class="ql-block"> 李煜写下这首词后,还觉不够尽兴,便换来歌妓,奏乐鼓笙,唱了出来。院外监视他的人报告给宋太宗,宋太宗勃然大怒,于是赐给李煜一样生日礼物,一杯有牵机药的毒酒。据说服用牵机药会全身抽搐,最后头部和足部相接而死。不难想象,李煜死前遭受了多大的折磨。</p><p class="ql-block"> 把愁绪比作向东流去的春水,那种很抽象的情绪,难以把握的心情就变得非常具体。每一个人都能够懂得。这样人们就很容易从中取得某种心灵上的呼应。并借用他来抒发自己类似的情感。因为人们的愁事虽然内涵各异,但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的外部形态。由于“形象往往大于思想”,此句便能产生共鸣而得以千古传诵。</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李煜是被当皇帝耽误了的词人。若是他出生平凡人家,可以写出更多的词。在我看来却不尽然,若没有经受亡国之痛,他不可能感受到“雕楼玉砌”、“朱颜改”。他的词是用记忆、经历、泪与别、爱与恨滋养出来的。命运是公平的,他总要拿走些什么,在赋予我们些什么。从苦难里开出的花,往往才是最动人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