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17年05月19日,为宣传、普及和保护古生物恐龙化石,中国邮政发行了2017-11【中国恐龙】特种邮票一套6枚和小型张1枚。邮票图案名称分别为:【青岛龙】【永川龙】【华阳龙】【中华龙鸟】【巨盗龙】【小盗龙】 小型张图案名称为:【马门溪龙(小型张)】。</p> <p class="ql-block">【青岛龙】棘鼻青岛龙,生存于距今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体长约7米,宽2.1米,高4.8米,重约1.5吨,植食恐龙。青岛龙头部有一个末端分叉的长长突起,用四肢行走,口呈扁平的鸭嘴状。它们的性格温顺,是一类群居恐龙。化石在中国山东莱阳被发现。</p> <p class="ql-block">对于杨钟健以“青岛龙”命名在莱阳发现的恐龙的原因,杨钟健的弟子、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董枝明教授,解释说:“当时杨教授发掘大本营就在青岛,在三个多月的发掘过程中,杨教授经常奔波在青岛与莱阳之间,他的一些研究工作则是放在青岛做的,展览也放在了青岛”,而且当时山东大学所在地也在青岛,杨钟健念周明镇博士等人首发之功,诸多因素使杨钟健将“莱阳龙”命名为“青岛龙”。</p><p class="ql-block">1950年春季,周明镇博士指导山东大学地矿系学生在莱阳吕格庄金岗口村将军顶与金岗口进行野外地质训练时,意外发掘到骨骼与蛋化石。1951年,中国古生物学奠基人、恐龙研究之父杨钟健与地质学者到莱阳和山东大学地质系合作,终于发掘出中国第一具最早、最完整的棘鼻恐龙化石骨架,他将其命名为“青岛龙”(“青岛龙”头上有荆鼻,所以又称为“青岛荆鼻龙”)。1958年,北京自然博物馆考古人员,在莱阳金岗口村西沟又发现一条完整的“青岛龙”骨架。</p> <p class="ql-block">2022年8月3日早上,从羊郡镇骑行出发,经高格庄、中荆、团旺到达吕格庄镇邮局,如愿以偿为青岛龙邮票盖上原地邮戳。</p> <p class="ql-block">离开邮局,北行1.9公里是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门票25元(目前半价),开放区域包括白垩纪地质博物馆和张和国际树化石林、恐龙峡谷三部分。</p> <p class="ql-block">焱焱夏日,在清凉的博物馆里了解莱阳恐龙的发掘历史,欣赏完整的恐龙骨架,享受的学习知识,这也是旅行与集邮的完美结合。</p><p class="ql-block">我,一个带着邮票去旅行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