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袤翔/米花儿喷香——最美人间烟火气,隔梦犹忆爆米花

齐鲁老茂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米花儿喷香(散文)</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袁袤翔</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原载1984年1月1日《枣庄日报》)</p><p class="ql-block">我非常爱吃大米花儿。那白花花儿、脆酥酥、甜丝丝、香喷喷的大米花儿,含到嘴里就化,想起来,真叫人馋!然而,我更爱的,却是那爆米花儿时的场面——我新近在家乡才见到的一个场面。</p><p class="ql-block">一个背风向阳的处所,乡亲们说说笑笑地聚在那里。中间,一个满脸烟灰和汗渍的汉子,一手摇着风机,把炉火吹得旺红旺红;一手转动着那架躺在炉火上的大肚子爆花儿器。当气压表的指针指向正中的时候,那汉子猛地提起爆花儿器,麻利地将爆花儿口探进一个大木箱子,随手抄起一截钢管儿,准确地套在了开关阀上,用力往怀里一拉,嘭!一声轰响,一团白雾,一股扑鼻的芳香,顿时化作了一箱白云般的米花儿!随即,那充满甜意的欢声笑语在人群中轰然而起——</p><p class="ql-block">“大叔,快趁热吃,大米爆的,还加了糖精呢!”“五奶,这是给您的。又脆又香甜,不用嚼了!” “甜妮,叫姑姑,给你米花儿……” “嗬!米花儿好香呵!小心别连舌头一块儿咽到肚子里去!”……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在笑。笑声,杂揉着米花儿的芳香,弥漫在爆花儿场上,飘进座座农家小院。它对我来说,是那样的热烈,那样的新鲜,那样的醉人,那样的亲切,深深地嵌入我记忆的画廊。要是往年,往年,唉―― </p><p class="ql-block">那一年,村里也来了一位爆花儿匠。“爆米花儿喽――”一声喊,引出了孩子们的馋水:“我要吃爆米花儿呢――”“我要吃爆米花儿呢――”孩子们缠着家长苦苦地哀求着。声调,悲悲切切;样子,可怜巴巴。谁见了都会心酸的。但是,不少孩子却挨了家长的巴掌。是家长们不爱自己的孩子吗?不,他们着实地难呵!</p><p class="ql-block">那是干活“大呼咙”,分配“大锅饭”的年代,辛辛苦苦地干了一年,一人分了六七十斤稻子,日子该如何打发?再说,爆一锅米花儿,还要花一毛手工钱,实在是划不来呀!</p><p class="ql-block">不过,孩子们的哭闹多少有些灵验,不少家长还是咬咬牙爆上一锅。嘭地一声响,米花儿冲进了破木箱,由于板缝太大,地上散落了星星点点。孩子们看馋了,哄的一声扑上前去,“吱吱哇哇”地争抢着地上的米花儿。然后,悄悄地躲在一边,小心翼翼地、一颗一颗地,把抢到手的米花儿从手心里捏出来,慢慢地塞进小小的嘴唇,眯上眼睛,细细地品味着,嘴角不时地漾起甜甜的笑靥,直馋得后来的孩子歪着头,睨着眼,使劲地吸吮着手指,深深地咽上一口口水。更有“聪明”的孩子,匍匐于地,用手指蘸上唾沫,灵巧地粘着地上“满天星”样的米花屑,忘情地送到舌尖儿……</p><p class="ql-block">这一幕实在是令人难忘啊。想起来,真叫人心寒。其实,在我的记忆里,令人心寒的事情岂止于此!现在好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得到了恢复和发扬,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有了自主权,家家户户谁不闹他个粮食满仓、票子满把?大瓦房一处一处地建起来,新媳妇一房一房地娶进来,致富路一条一条地开出来……这串串喜事带来的是无尽的欢乐,令人心寒的时代早已成为过去,不然,爆米花儿场上的气氛为啥这样热烈?</p><p class="ql-block">我爱吃大米花儿。那白花花儿、脆酥酥、甜丝丝、香喷喷的大米花儿,真叫人吃不够。但是,我更爱的还是那爆米花儿时的热烈场面。那风机,那炉火,多像我们党的富民政策;那声声轰响、团团白雾、箱箱米花儿、股股芳香以及那阵阵欢笑,多像我们的时代,多像我们今天的生活!</p><p class="ql-block">是啊,我们今天的生活,正像这米花儿一样喷香,喷香……■</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转自中国文史出版社</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不敢忘却》/袁袤翔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余香浓郁飘心头</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评袁袤翔散文《米花儿喷香》</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孙卓龙</b></p><p class="ql-block">袁袤翔同志写的散文《米花儿喷香》(载《枣庄日报》元旦《山花》副刊),是一篇思想性、艺术性都很有特色的作品。读着她,真像吃了一捧“白花花儿、脆酥酥、甜丝丝、香喷喷的大米花儿”,余香浓郁,耐人寻味。</p><p class="ql-block">从寻常小事发掘深刻的主题,是《米花儿喷香》的成功之处。爆米花儿与吃米花儿,都是人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小事。然而,作者对这桩小事却有着独特的感受。作者从爆米花儿的“一个场面”生发开去,通过新颖的构思,生动形象地描述爆米花儿场上出现的两种不同的氛围,让读者透过这两组小镜头,来体察时代的变迁,认识农村的变化,从而,揭示了深刻的政治主题。“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作者笔下的寻常小事,不正是党的三中全会之后,农民由贫困走向富裕的一个真实的侧面,一个动人的缩影吗?</p><p class="ql-block">精细地观察和描写生活,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细心的读者不能不佩服作者对生活敏锐的观察力和精雕细刻的艺术笔法。前后两次爆米花儿的描写,有形、有色、有声、有味儿,尤其是对爆花儿汉子的一举一动,刻画得惟妙惟肖,细腻入微;对吃米花儿的儿童,描写得更是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精细的观察是采掘散文诗情画意的“钻头”,是联想丰富、描写真实的基础。试想,如果不是作者细心地观察和体验生活,又怎能写得如此准确、生动、传神、逼真?</p><p class="ql-block">构思精巧,穿插得体,是这篇作品的鲜明特色。创作叙事性散文,只有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紧密地结合起来,达到水乳交融的地步,才能深深地打动读者。从《米花儿喷香》可以看出,作者正是在这方面作了积极的尝试。从喜爱吃米花儿写到爆米花儿,从男女老少的欢笑声又联想到“难忘的一幕”,作者抓住一条主线,时而叙述,时而描写,时而议论,时而抒情,把事件、人物、场景交织在一起,并把自己的感想、情怀熔铸在字里行间。这样,尽管篇幅较短,但由于剪裁得当,使读者仍然感到内容贴切,感情丰满。特别是收尾简洁明快,寓意深长,给人一种余音绕梁、余香袅袅之感。</p><p class="ql-block">都来写这样文短情深的文章吧。</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原载1984年1月8日《枣庄日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