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跟着总书记的脚步感受山沟沟里的大气魄

遇见

<p class="ql-block">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信念,听党话、跟党走,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p><p class="ql-block">榆林市公路局公路养护中心、榆林市通盛物资有限责任公司米脂公路段于2022年7月28日-29日,开展为期2天的基层党支部互学共建活动。</p> <p class="ql-block">迎着清风,伴着夕阳,第一站走进,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样本---米脂高西沟村,大家参观了高西沟水土保持治理馆,跟着高书记的讲解,了解到高西沟村发展的密码,从1953年起,高西沟三届领导班子,4代人,从“山上光秃秃、年年遭灾荒”到“层层梯田盘山头、片片林草盖坡洼”,旧貌和新颜对比鲜明。这些年,陕西绿色版图向北延伸了400多公里。高西沟村的成绩单也喜人:“60年来泥不下山,洪不出沟,不向黄河送泥沙。每次降雨量都比周边村子多两三毫米。”</p> <p class="ql-block">循着习总书记的脚步,登上龙头山,看到60年来,四任村班子带领村民坚持治山治沟、封山禁牧、综合治理,铺展开一幅美丽的绿色画卷,全村林草覆盖率目前已达70%,实现不向黄河输送一滴泥沙的诺言。</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走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的诞生地--米脂杨家沟</p><p class="ql-block">看到陕北窑洞建筑之瑰宝,世界窑洞建筑之典范的新院。</p> <p class="ql-block">在杨家沟纪念馆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鲜艳的党旗、铿锵的誓言涤荡着每一名党员的心灵,激励着每一个党员的初心。</p> <p class="ql-block">11月22日,毛主席来到何岔区杨家沟村。从事了巨大的理论研究工作,亲自主持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p><p class="ql-block">提出了曙光在前,我们应当努力,教导人民:要发扬民主作风,把土改搞好。1948年3月21日天气晴朗,春色宜人,毛主席告别了热情厚道的杨家沟人民。23日从吴堡川口渡过黄河,前往西柏坡。毛主席走下船后,站在岸边,向着北方深情地说:“陕北是个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走进绥德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感受百年名校的魅力,这所名校历经风雨,如今依然是培养人才的主力军。</p> <p class="ql-block">学员正在认真聆听讲解员的介绍,了解这所名校的辉煌璀璨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第四站,走进中共绥德地委旧址,中共绥德地委,在其存续的十九载岁月里,一代代地委领导人,始终秉持为绥德分区群众服务的根本宗旨,领导分区人民在这片红色土地上不畏艰险 坚持斗争、 艰苦创业 、造福人民、在分区人民心中树立起一面不朽的旗帜。</p> <p class="ql-block">第五站,走进绥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馆,感受绥德民俗文化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秦汉名邦历史悠久,天下名州人文荟萃。绥德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资源富集,是陕北黄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千百年来,绥德人民在这块土地上生生不息,不仅孕育出一代又一代的“绥德汉”,更是催生了石雕、剪纸、民歌、秧歌、唢呐等精彩纷呈的民间艺术。</p><p class="ql-block">图为学员正在参观</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站,走进红色郝家桥,各位学员深入了解把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屁股端端正正地坐在老百姓这一面。</p> <p class="ql-block">在郝家桥村革命历史纪念馆,大家认真聆听郝家桥村在革命战争年代的大生产运动时期、新时代脱贫攻坚时期取得的突出成绩,仔细观看了各个时期的历史文件、实物、相片,详细了解郝家村从“陕甘宁边区‘农村楷模’”到“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背后几代人始终听党话、跟党走的艰辛奋斗历程。</p> <p class="ql-block">最后所有学员一致表示,通过此次参观学习,启发了思路,开阔了视野,收获颇丰。所有学员表示下一步要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理想信念,继续发扬和传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脚踏实地、实干担当的精神,立足本职岗位,把本次活动中汲取的奋进力量,切实转化为工作中的动力,以优异的成绩喜迎二十大。</p>

绥德

杨家沟

学员

走进

听党

跟党走

西沟村

郝家桥

二十大

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