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囿麋鹿情怀

Kanqingli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八月的北京,烈日炎炎,在哪呆着都冒汗,干脆开车与朋友一起到南海子麋鹿苑转转。由于疫情闹的,南海子人不多。南海子位于大兴旧宫镇旧忠路,自古是辽、金、元、明、清五朝的皇家游猎场所。历史上是北京最大的湿地,到明、清两朝,发展成皇家苑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南海子作为皇家苑囿,正是形成规模于明初永乐年间。皇家由于经常在这里放鹰狩猎,为了防止野兔、野兽等逸出苑内,也防止一般百姓进入猎苑误伤,于是将南苑修起围墙,称之为囿。在明朝正德年间,内阁首辅、大学士李东阳在原有燕京八景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南囿秋风”、“东郊时雨”并为每景配诗一首,共赋《十景》诗,自此以后就有了“燕京十景”之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其中对“南囿秋风”的配诗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别苑临城辇路开,天风昨夜起官槐。秋随万马嘶空至,晓送千旓拂地来。落雁远惊云外浦,飞鹰欲下水边台。宸游睿藻年年事,况有长杨侍从才。”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经过几百年的历史变迁,南海子自盛变衰,又从衰变盛。自有了“南囿秋风”和“麋鹿苑”这两个招牌,成为人们郊野踏青、休闲的好去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进入南海子公园南门,坐上摆渡车,直奔麋鹿苑,在麋鹿苑大门口扫码预约门票后,扫健康宝,带好口罩进入苑区。首先进入眼帘的是“麋鹿还家”一个竖着的大碑。一看这个碑的四个大字,就知道有故事。果不其然,我的朋友号称他了解这段历史,给我讲了麋鹿还家的故事:“很早以前,南海子地处永定河流域,清澈的河水、丰茂的芦苇草,非常适合麋鹿的生存和繁衍。可是大概到1894年,永定河发大水,把皇家猎苑的围墙给冲垮了,加之皇家疏于管理,一部分麋鹿被饥民偷杀了充饥。1900年八国联军又疯狂劫掠,一些麋鹿流失、猎苑毁坏,麋鹿从此在中国绝迹。后来英国从欧洲一些动物园中收集到18头麋鹿,放养于乌邦寺公园,麋鹿群繁殖到600头。1985年英国乌邦寺公园塔维斯托克侯爵将20头麋鹿送还给中国,漂泊海外的麋鹿回归中国,引入到南海子故里。”听了朋友的讲述,也是感慨万千,麋鹿在海外能存活,八十五年后又回到故里,还真得托改革开放的福。</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走过了“麋鹿还家”碑后,就上了文化桥。文化桥的桥栏上都是历朝各代的名人骚客撰写关于南海子和麋鹿的诗文。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是满清刚刚入关,在顺治皇帝统治时期出生的纳兰性德,另一个是大清鼎盛时期的乾隆皇帝。</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据记载,“纳兰性德,字容若( 1655-1685),是清初最杰出的诗词代表人物。他自幼天资聪慧,读书过目不忘,十七岁入太学,十八岁中举,并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知堂经解》,受到康熙皇帝的赏识,授他一等御前侍卫,成为了康熙皇帝身边最亲近的御前扈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作为皇帝器重的随身御前侍卫,皇帝来南海子围猎、视察训练的羽林军,纳兰性德来南海子伴驾是必然的。具有御前侍卫和诗人双重身份的纳兰性德,在此期间,留下了多首为南海子所写的诗作。在此摘录桥栏的一首《南海子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红桥夹岸柳平分,雉兔年年不掩群。</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放飞何须烦海户,郊南新置羽林军。</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这首《双柳树》据说是乾隆皇帝在饮鹿池旁看有两棵柳树,于是写下了南海子古柳与麋鹿相关的诗篇。据有关资料记载,“ 在2014年,故宫的工作人员清理文物时发现了写着“乾隆诗稿”的两个箱子共装有乾隆诗稿2.8万余首,加上此前已存放的1.7万多首,共计4.5万余首,与此前曾推论乾隆皇帝一生作诗四万三千六百三十首较吻合。乾隆皇帝成为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写诗最多的人。”</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这两位大清时期的代表人物,说明南囿麋鹿苑的风光无限。一位带刀侍卫兼诗人能文能武。跟随康熙大帝鞍前马后。一位是统领国家在位期间最长,诗文最多的皇帝。</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在文化桥上,右边是麋鹿的老巢,冬天的时候麋鹿都躲在巢穴里不出来。到了春天和初夏,就有少量的出来转。到了盛夏麋鹿就活跃起来了。有的坐在小溪边与野鸭和老等一起悠闲自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有的闲逛边吃草、边饮水。在文化桥上眺望远方,能看到远处两头麋鹿边吃草,边饮小溪里的流水。近处的白天鹅独自小溪饮水,野鸭群漫步草坪,真是各得其所!不远处的三孔小桥潺潺流水,好一派田园风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过了文化桥,沿着湿地边的道路一直走到观鹿台,到围栏杆前正好看到麋鹿们吃草、在泥塘打滚儿、戏水。于是和朋友一起仔细观察麋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这时朋友一边看一边又开始给我讲起了关于麋鹿的习性:“每年的六月至八月,对麋鹿来说是个躁动的季节。公鹿在这个季节要准备好一切进行鹿王争霸。母麋鹿要离开自己的小鹿,去找鹿王恋爱,在这个时间交配繁殖新的下一代。而小鹿们都离开自己的妈妈,大家组织在一起自由玩耍,开始独立生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鹿王争霸是一个重要的过程。想要争霸的公麋鹿都开始自己准备,身上、腿上都缠满草,让母麋鹿看着花枝招展。在泥塘里打滚儿,让自己的身体沾满泥巴,看着身体非常强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准备好后,霸王们开始较量,获得参与竞争的门坎,毕竟这是一场体力和耐力的较量,所以公麋鹿要长到足够大才有一战之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麋鹿争霸不是一上来就开始撕杀,而是先暗中较劲。性格温和的公麋鹿,通过吼叫来炫耀自己的地位,叫的次数越多,表明地位越高。而且通过吼叫还能宣示自己的领地,警告竞争者不要靠近,同时也是吸引母鹿的一个方法。最后如果有不服的,才开始撕杀。”看着离我们较近的公鹿,一心一意的吃草,好像是为了争霸在做准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朋友继续说:“在争霸中,如果公鹿自己败下阵来,就回到光棍群里养息,准备来年再战。另一些在光棍群里的公鹿并不安于现状,在暗地里窥视,为了成为霸王,利用一切机会对鹿王发起挑战,一场场激烈的争斗在所难免。也有一些公鹿不会与鹿王正面战斗,而是趁着鹿王不注意,悄悄接近在外出觅食的母鹿,偷偷与之交配。作为鹿王一边与挑战者战斗,一边防着离群的母鹿、有时还要交配,体力消耗很大。所以鹿王体重下降非常明显,当鹿王体力不行了就会被挑战者打败,胜利者成为新任鹿王,老鹿王只能回到光棍群中。”我们拍的这张照片看着都是公鹿,应该是“光棍群”。</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新霸王占领地盘后,所有的母鹿都围绕着它,和它一起生活。”这张照片就是一个公鹿霸主和其它的母鹿在一起戏水,有的公鹿远远的看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 麋鹿有“四不像”之称,其头脸细长似马脸,其角多叉似鹿角,其蹄两瓣儿厚实似牛蹄,其尾适中似驴尾。据研究,麋鹿的这些特点是生存环境中,丛林法则适者生存、弱肉强食的体现。麋鹿是典型的湿地物种,不像其它鹿种,生活在山区和丘陵地带。所以麋鹿的头脸长是方便吃水塘中的水草,蹄子宽大厚实使它在泥泞的沼泽能平稳行走,其尾巴适中一是用于驱赶蚊蝇,二是不会因太长而沾水。鹿角是鹿的战斗武器,鹿遇到危险时会用自己的鹿角与天敌进行战斗。鹿角通常只有公鹿有,母鹿一般是不会长的。公鹿长的鹿角除了战斗和自卫外,还与其繁殖能力有关,一般鹿角越长,分叉越多越复杂,这样的公鹿繁殖能力就越强,在鹿王争霸时能够吸引到更多的母鹿与之进行交配,所以鹿角还与繁殖后代有很大的联系的。在我国的古代文化中,麋鹿是吉祥的象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和朋友一起边看边聊,不知不觉时间过得很快。麋鹿们也都走向树林深处避暑去了。我们也准备打道回府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如今麋鹿苑恢复存在不仅仅是为了保护麋鹿,更多的是希望唤起人们对自然对生态的尊重。爱护动物,爱护自然,爱护世界和平。</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