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行(59)20171024 张家界金鞭溪

刘燕云

<p class="ql-block">金鞭溪,是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最早开发的景区之一,它发源于张家界的土地垭,由南向北,蜿蜒曲折,随山转移,迂回穿行在峰峦山谷之间,最后在水绕四门与龙尾溪、鸳鸯溪、矿洞溪汇聚。“奇峰三千、秀水八百”,把张家界的山水发挥到了淋漓尽致,有着“千年长旱不断流,万年连雨水碧青”的美誉;文学家沈从文先生赞誉它是 “张家界的少女”,当年张家界的宣传者、画家吴冠中先生赞叹它是 “ 一片童话般的世界 ”。金鞭溪全长7.5公里,因金鞭岩而得名,是武陵源风景最美的地界,穿行在峰峦幽谷间,溪水明净,跌宕多姿,小鱼游弋其中;溪畔花草鲜美,鸟鸣莺啼,沿溪览胜行,胜似画中游,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峡谷之一”。</p> <p class="ql-block">醉罗汉,高200余米,上下一般粗壮,峰体浑圆,色赤,整座石峰向金鞭溪呈70度倾斜,形似一醉酒罗汉,欲倒不倒,似醉非醉,诙谐幽默,发人情趣。自峰下向上仰望,但觉云移峰晃,感觉随时都要崩塌之感。 清嘉庆年间学士彭之 臣在峰壁书写一“忠”字。清道光四年(1824),贡生彭之运作《壁忠记》一文以彰其胜。风雨沧桑,“忠”字因山石崩塌遭毁。</p> <p class="ql-block">双龟探溪,绿树丛中,一直径约10米、高 约25米的孤立石柱,在绿树的簇拥下似鹤立鸡群;石柱的顶端,重叠着两块龟状石块,背略拱,上附斑纹,探头伸足,头朝向金鞭溪,实乃大自然的神工巧作,恰似一对乌龟把头伸得老长,正在探索溪水的秘密。两个乌龟一上一下呈重叠状,似母子,又若情人。</p> <p class="ql-block">千里相会,沿溪东下,绕过一道山弯,溪东南错落的群峰中,有两峰峙立,恰如久别重逢的夫妻含情脉脉地相互凝视。丈夫身材魁伟,戴盔披甲,腰佩长剑;似从远地归来,腰略躬,头微俯,正在慰藉着妻子,妻子身段匀称,体态丰盈,蓄长发,富风韵,左手挽着丈夫腰,面微仰,两人含情脉脉,紧相依偎似窃窃私语,倾诉离情。俨然千里相会的一对久别夫妻。</p> <p class="ql-block">长寿泉。</p> <p class="ql-block">写生绘画。</p> <p class="ql-block">文星岩,一峰矗立,上部恰似人面浮雕,面向东北,面容清瘦,宽额短髭,颧骨突出,鼻隆唇厚,仰首苍穹,酷似文豪鲁迅在静静构思。</p> <p class="ql-block">《西游记》外景拍摄地。</p> <p class="ql-block">西天取经,金鞭岩东侧幽谷中,大小石峰林体错落。右一峰突出如长嘴似猪八戒;其后两峰并列,大者似沙僧;伟岸、肃穆者似唐僧。远处石崖一峰曲体似孙悟空;其下一群小石峰似猴。</p> <p class="ql-block">这次有幸遇到了“猴哥”,只是脾气还是蛮大的哩,投其所好则相安无事,稍有不恭不敬,立马拉下脸来,对着我就是一通呲牙咧嘴的噗嗤着气,摆出开战的架势,哈哈,有点意思。</p> <p class="ql-block">金鞭岩,高约400米,孤标直立,雄奇挺拔的奇峰,直冲霄汉,雄伟异常。岩峰三面如刀切,壁面线条笔直, 棱角分明。相传秦始皇持鞭赶山填海至此,遗金鞭于此化为岩。峰色一日数变:拂晓,峰在烟云缭绕下,呈暗褐色;午时阳光直射, 金辉熠熠;傍晚夕阳涂抹,峰面火红;晴夜月郎时分,,峰体银光闪烁。 清乾隆年间《永定县志》称其“上插霄汉,晴辉雪积,最擅奇观 ”。 是武陵源的著名景点,峰体上细下粗,四棱分明。棱面布满节理横纹,形成鞭节,浑如一根竖插大地的长鞭。每当夕阳晚照,鞭身涂金,熠熠闪光、瑰丽夺目,构成一幅奇特壮美的“夕阳金鞭图”。可惜的是,这几天都是阴天,没能看到光照下的种种奇观。</p> <p class="ql-block">神鹰护鞭,紧靠金鞭岩左侧,有一座与金鞭平齐的峰岩,形似一只山鹰,头高昂,勾嘴,双翅半展,利吻微张,试振双翅, 成俯冲之势,紧紧守护着金鞭,似欲与来犯金鞭者搏击,其形态气势,惟妙惟肖,故有“神鹰护鞭”之誉。</p> <p class="ql-block">猪八戒背媳妇,为天然的一座石英砂岩山峰,因酷似《西游记》中的猪八戒背媳妇而得名。小山峰后面娇小的是他老婆,前面嘴巴嘟的老长的就是人见人爱的猪八戒了。传说唐僧师徒西天取经回来,路经武陵源时,八戒看中了当地一名女子,也迷上了这里的青山绿水。猪八戒成婚违背佛规要受罚,八戒背着媳妇连夜躲避,至金鞭溪化身一座Y字形山峰。因峰顶植被茂盛,常有人笑话八戒戴的是绿帽子,背的是小老婆。由于十分形象,又处于金鞭溪黄金游览线,景点备受游客的青睐。</p> <p class="ql-block">母子峰,左岸一座约100米高的细瘦石峰,形似一怀抱婴儿的中年女性侧面像,头、腰轮廓分明,五官依稀能辨,显得慈祥端庄,面向东南引颈而望,似在盼夫回归。一小峰依偎其前,面对其母,稚气可掬。</p> <p class="ql-block">水绕四门,地处武陵源的中心,是张家界森林公园的东大门、索溪峪风景区的西大门。因金鞭溪、矿洞溪、鸳鸯溪、龙尾溪四条溪流在这块不足200平方米的山谷盆地里盘绕汇流而得名。四周峰岩奇秀,溪流潺潺,竹茂树繁,花香鸟语,奇峰石壁间有一个芳草萋萋的绿洲,几条山溪切割出东南西北四道山门,人称水绕四门。置身其中,但见“水在山间流,人似水中游”,可称天下绝景。</p><p class="ql-block">关于水绕四门的来历,还有两个传说:西汉初年,开国元老张良见吕后掌权后乱杀忠臣,便辞官不做,随赤松子遍游名山,寻访隐居佳境。他们经长江,过洞庭,溯澧水,得知武陵源青岩山灵秀绝佳,来后见这里中有盆地奇峰环抱,山回水转,势阔气爽;又有茂林修竹,乃难得的福地洞天,两人决定就在这里隐居,因此叫做止马塌。第二个传说是,当年向大王在这里举旗造反,有纸人纸马相助,自称天子,因此称为天子洲,也称纸马塌。</p> <p class="ql-block">在入口处,立有“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题字,署名:高德占,题于1991年元月。高德占是原国家林业部部长,他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渊源也非同一般。这个题字的背后有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家开发的第一个森林公园,成立于1982年,在此之前,它被叫做张家界林场。据说,在开发前,有个香港人想花7个亿买下张家界林场,要知道,在80年代,7个亿可是想都不敢想的数字。因为数额巨大,人们不敢擅自作出决定,便决定上报给国家。当年,高德占是林业部部长,他派人前来张家界考察,这一考察可不得了,发现张家界林场太值钱了,里面的矿产可谓无价之宝。正是他,作了一个英明的决定:林场绝不能卖,也不能私有,而应该保护。可以说,他的决定影响了张家界林场的命运,最终林场在1982年被开发为国家森林公园,利国利民,影响可谓千秋万代。1989的一份林业报上,有高德占亲自书写的一篇报道,其中写道:从1949年到1989年的40年时间里,我国森林面积从13.4亿亩增加到了18.69亿亩,但中国依然是个少林的国家,森林覆盖率仅有12.98%。正是因为有“前人植树,后人乘凉”,我们现在所享受到的康养生活,都隐藏着老一辈人的心血。</p> <p class="ql-block">1979年,中国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吴冠中先生来到湖南湘西,当地人告诉他,有个叫张家界的林场很美,非常值得一去。吴先生来到张家界,当看到眼前的景象,简直被惊呆了,感觉这里的风景甚至要比武夷山、青城山、雁荡山、峨眉山还要壮丽。回去后,他写下了《养在深闺人未识——张家界是一颗风景明珠》的文章。从此,人们提起“ 养在深闺无人识”,便会想起张家界,来到张家界,便会提到“ 养在深闺无人识” 和吴冠中先生。吴先生的文章发表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得到了开发,进而被世界发现,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这幅《张家界写生》是吴冠中1979年的作品。那一年,他前往湘西写生,听人说张家界林场很美,一到就被罕见的的壮美山川所吸引,于是,停下脚步拿起了画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