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 第二篇,从农场调入林业局

张弘(高歌猛进)

<p class="ql-block">  林业需要大批干部,要从部队转业军官中选拔,1963年3月,张习之被组织安排到了鸡西市林业局兰岭林场,先后任兰岭公社新立大队林业中心站政治助理员、林业局政治处宣传干事;张习之携家带口,举家搬迁到鸡西市兰岭公社新立大队,被安排居住在姓段的农村老乡家,住在段家的对面屋,后又调到市林业局工作了二年,又一次调回兰岭林场,家从兰岭公社新立大队又搬迁到兰岭公社河北大队,与另一转业军人家庭居住在一个毛草房的对面屋。</p><p class="ql-block"> 无论是在农场和林场期间,张习之在极其艰苦的工作和生活中以豁达、乐观的态度对待工作和生活中的一切困难。他把青春奉献给了开垦建设北大荒事业和林业工作,他为祖国边疆开垦和建设、为林业工作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从1964年社教到1967年,年仅三十出头充满革命热情、年轻的张习之也卷入了轰轰烈烈的运动之中。 </p><p class="ql-block"> 他在兰岭林场工作站当负责人,是兰岭公社革委会班子成员,还兼任鸡西市第十七中学任副校长职务(兰岭)。在任鸡西市第十七中学副校长时,他主抓教育工作,反对停课,主张学生应以学为主兼学别样;他追回了被一些学生擅自拿走的学校学习桌椅、乐器,体育器械等公用财产。</p><p class="ql-block"> 1968年至1969年期间,张习之从兰岭公社后又调回鸡西市林业局局机关,需要回市区工作。正逢林业局要抽出一部分干部去支援煤矿工作!张习之带头去滴道煤矿工作,亲自下井体验煤矿工人劳动生活,于煤矿工人们共同劳动半年之久!</p><p class="ql-block"> 1970年,三十多岁的张习之被组织调到黑龙江省鸡西市林业局大同林场任一把手。当时的大同林场办公条件和职工住房条件很差!基本都是破旧的毛草房,为了改善大同林场面貌,改善全体干部职工住房条件、生活水平、文化生活,同时增加林场干部职工家庭收入,张习之除主持林场正常工作外,还带领的大同林场党支部还搞起了创业:成立大同林场基建队、白灰窑、小木工加工厂、办了托儿所、子弟学校,职工业余宣传队、种植了林场果树园等。</p><p class="ql-block"> 张习之主抓林场基建队工作,亲自率领林场基建队的干部职工利用下班的业余时间烧砖烧瓦,基建队在连续几年内,将大同林场干部职工和林场下属林业站职工住房全部改建成朝向正南的新砖瓦结构房子,除此之外,基建队还建造、扩建、修缮了林场场部办公室、林场职工宿舍、林场会议室、小卖店、库房、3个公共厕所;在林场还修了一条宽敞的大道并安装了路灯;使多年夜间一片漆黑的大同林场晚上灯火通明,整个林场的面貌焕然一新!在此期间,林场打了多口水井,解决了林场职工多年以来去远处挑水吃的困难局面。</p><p class="ql-block"> 大同林场在张习之的带领下把林场职工家属组织起来,成立了独立核算的三化队,使家庭妇女们走出家门,参加社会生产和社会劳动。三化队开办了为职工生活服务的豆腐房,种植了大量蔬菜,秋后三化队还帮助大家储存蔬菜,解决了大同林场蔬菜供应困难和蔬菜储存困难的问题,解除了林场干部职工的后顾之忧,增加了三化队员个人家庭收入。</p><p class="ql-block"> 短短几年内,大同林场在以张习之为首的班子带领下发生了巨大变化!受到了鸡西市林业局的表彰和周边单位及居民的一致赞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