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成都】 触摸世界的窗口——成都老影院

米瑞蓉

在小时候,我们对外来事物的认知是平面而黑白的,无论对是历史的了解还是对世界的当下判断,对于未来的一切更是无法预测。我们对帝国主义生活在水深火热深信不疑,总有一种长大后要奋不顾身地去解救他们的冲动。但是当我穿上丝绸做的“布拉吉”(连衣裙)时,我依然能联想起连环画里国外女人们拖地的长裙和束身后的婀娜多姿,美好生活和水深火热的距离变得模糊起来。 随着一天天长大,我也不太接受把对外面世界的理解锁定在《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凄惨遭遇里。好在我们的童年还有一个电影里的世界,它如同西洋镜一样,历史变得生动,未来变得可期。<div> 六十年代成都的电影院不太多,大概有三十家左右吧。比较熟悉的有四川电影院、和平电影院、青羊宫电影院、东风电影院、大华电影院、解放军影剧院、人民影剧院、新声剧场、四川剧场等等,我们常去看的也就这几家了。小时候总在搬家,好在相隔都不远,电影院也总在新家附近。小学时候家住在后子门附近的西御河沿街,后来又搬到了人民西路的市政府大院里,文革中又搬到了青年路,再后来又搬到了省财政厅。上学时离得最近的当属祠堂街路口的四川电影院,还有青羊宫电影院和解放军影剧院,后来哥哥下乡后介绍了一位他的朋友是东风电影院的职工,有时和朋友约着玩耍时专门会走到东风电影院门口去看看,如果他在门口检票,混进去看一场电影也是不成问题的。</div> 成都青羊宫电影院 六七十年代的电影也很单一,主要是国产片子,即便这样也是百看不厌,好多电影台词都背的滚瓜烂熟,《小兵张嘎》、《李双双》、《白毛女》、《铁道游击队》、《地雷战》、《地道战》、《永不消失的电波》,再后来就是革命样板戏《智取威虎山》、《红色娘子军》、《沙家浜》等等。在六十年代的电影票价格现在看来不贵,小孩子一毛钱,大人不过也是两毛钱多吧,但在当时也不是一般人能经常去消费的,对于孩子们来讲混票进去也是常有的事,在电影没开始之前,电影院背后和两侧的黑布帘子里经常藏着孩子,有事一不小心摸着还吓一跳,开始放映了,藏在布帘里的孩子就出来找个座位坐下看电影,要是被抓住了出来就好,工作人员也不会太难为,教育几句也就放他们回家了。 最熟悉的四川电影院 在西北中学上初中时,四川电影院便是我们同学们放学最爱去的地方。其实回家的路并不路过那里,绕到祠堂街口去看看电影院门口的招贴画也是一种享受。不知是什么原因,那时的电影院门口总有几级台阶,拾级而上仿佛才有一种庄严感,现在想来不过是因为影院要有一个坡度,后高前低,才能让所有人能够一览无余。那时要是买到一张票去看电影也是很骄傲的事,手里紧紧拽着票生怕被人抢了去,故意站在台阶之上的门口四下张望,不到电影院第一道铃声响起绝不进去,四下看看有没有熟人,远远地打个招呼,嘚瑟一下自己要去看场电影。<div> 那时的电影院简陋得很,没有皮制的沙发椅,木质的翻板椅子,看电影时最讨厌有人起身木椅打在架子上发出的声音,生怕没有听清电影台词。那时的电影院门口也没有爆米花和可乐卖,倒是门口总有老太太背着一个木箱子卖冰棍,水果味的四分钱一支,牛奶味的五分钱一支。付了钱老太太打开箱子里面捂了一层又一层,交给你时还不忘说一声“拿稳了!”因为到了下午,再怎么捂着冰糕都是要化掉些,有时候不小心一打开冰棍已经掉在地上了,遇到这种时候老太太一定会说:“我叫你拿稳了的。”明知自己吃亏了但也只能自认倒霉。没有掉地的朋友都会小心翼翼地接过冰棍撕开油纸,里面是橘子冰棍,色素太重,吃完以后舌头和嘴唇都是橘红色,不过也挺喜欢,就像打了口红一样。<br></div> 八十年代的电影院门口 那时的电影院放映机是用胶片卷放映的,一个影院有两台放映机,这样两台机器播放片子就是连贯的。各电影院的放映时间是要由电影公司编排的,你家放完这一卷就要赶紧送到下一家等着放映,这叫“跑片”。那时电影院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叫跑片员,他们骑着自行车到上一家电影院去取胶片,取回来就赶紧倒片然后放进另一台放映机里。那一台放映机一放完这边机器马上接上,这也是技术活儿,接的不好下面看电影的就会嘘声一片。当然最倒霉的事遇到没有接到上一家的胶片回来,机灵的放映员就会在屏幕上放映出字幕“送片未到,请稍等”,当然也会是嘘声一片。 露天电影 后来我下乡当了知青,公社偶尔也会放电影,当然是露天电影。早早的就会发一个广播:XX日,县里轮流放映厅送文化下乡,播放电影:XXX。接连好几天各生产队的人们就会欢呼雀跃,年轻人们就会悄悄地约起来,尤其是有相爱意思的年轻人,他们会约着几点那里见面,然后大胆地出现在公社的院子里。夏季天黑的晚,即便是这样,生产队那天也会早早地收工,让村民们回家做饭,晚饭后还要走上十多里路去公社院子里看电影。 阿尔巴尼亚电影《宁死不屈》 七十年代初,渐渐放开了原有的禁忌,机关单位开始包场播放国外历史题材电影,好多都是苏联拍的二战片《攻克柏林》、《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山本五十六》、《啊、海军》等等,我们那时经常在四川省人民艺术院的四川影剧院去看这些片子,让我们知道了更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br> 要说那时最让人痛哭流涕的电影莫过于朝鲜电影《卖花姑娘》;最让人感动的莫过于印度电影《流浪者》;最让人愤慨的莫过于阿尔巴尼亚《宁死不屈》,我们看到了更多国家的艺术作品,也渐渐知道了更多的国外的生活和我们的差异。到今天也能记得朝鲜电影《摘苹果的时候》里那位满月脸姑娘和那句经典台词:看她的脸蛋就知道一年能挣600个工分...... 电影《小兵张嘎》 渐渐地,这些电影院都消失了,它们被埋葬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取而代之的是现代的影院,它们也不再是单一的放映厅,观看的舒适度也更加提升,看到的影片有很多也是和世界同步首映的。<div> 不容否定,现代影院给我们带来的视觉上的冲击和多元艺术的享受是当年的电影院无法实现的,即便这样老成都影院的记忆在我们心里也是无法替代的。</div>